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故意念錯一個字,拯救了近千人性命!

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故意念錯一個字,拯救了近千人性命!

導語:時間的軌跡如同車輪滾滾,向前跑著,但卻留下了一地的痕迹,我們將跨越時間的距離,去找尋那歷史的痕迹,探究美麗山河的塵封記憶,追逐那時間長河中美麗的一剎那,用文字跟語言去記錄已經消散於天地中的一點痕迹,去探究歷史背後的故事,秦始皇陵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何到現在仍然沒有大規模開挖?是時機不成熟,還是不敢去挖;乾隆皇帝古人到底如何評價?是否真的如同電視中演繹的那樣,是一個明君,後宮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關注我吧,更多歷史真相為你解開!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皇帝,皇帝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和管理者。不知道大家知道金口玉言的含義么,其實是形容當時的皇帝的,金口就是皇帝的口,玉言就是皇帝說出來的話語。皇帝的聖旨是由身邊比較信任的人宣讀的,這個就是代表了皇帝。

皇帝身邊還有一類人,就是太監,在電視中有的太監可是非常厲害的人物,有時候掌管了很多事情,有些人經常會討好這個太監,然後讓他在皇帝面前說些好話,感覺這都是不好的,但是在歷史上有一位這樣的太監,非常的好,在宣讀皇帝的聖旨的時候故意讀錯了一個字,然後就這樣拯救了上千人生命,到底是誰呢?

這個人是唐朝的一個太監,叫做張居翰,和大家所想的太監一樣,張居翰在宮中是個有較高地位的角色。但是他卻不像其他太監一樣非常的壞,他是個好的太監。他幫助了當時的晉王登位然後又輔佐了晉王的兒子成為皇帝,可以說一路都在輔佐著這兩人。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其實在後唐建立的時候,之前的一個帝王,因為自己的實力沒有唐庄宗強,所以很自覺的投降了。但是唐庄宗並沒有乖乖接受,而且用自己疑心病來告訴自己,前蜀的帝王絕對有問題。所以就打算將前蜀帝王的族人全部殺光,一個人也不放過。當他下完聖旨後,去宣讀聖旨的人正是張居翰,張居翰知道唐庄宗這次殺人的數目非常多,而他是個善良的人,所以在讀聖旨的時候,故意讀錯了一個字。也就是聖旨中的一行人讀做了一家人。

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兩個字的區別,一行人的數量更為龐大,而一家人只是一些有血緣關係的族人。所以就這一個字,拯救了上千人,包括了非皇族的嫡系子孫還有一些宮女和其他人等等。在宣讀完聖旨後,張居翰也沒有被唐庄宗追究責任,到現在也不知道原因,就在唐明宗當皇帝的時候,張居翰就辭職了,準備告老還鄉。這個皇帝也答應了,最後張居翰在長安去世,一共活了七十一歲,也是非常的長壽了,可能善人有善報吧。

最後,小編想說,張居翰真的是很善良的一個太監了,他從不爭名奪利,不和其他太監勾心鬥角。甚至在宣讀聖旨的時候不害怕自己被皇帝降罪而選擇讀錯一個字,最後拯救了千人的生命。其實仔細想想和我們現實的社會還是比較像的,在有必要的時候需要一隻手來幫助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月照亮清怡 的精彩文章:

馬未都:戰場上哪種人最容易活下來?我爹告訴我,是文人!

TAG:秋月照亮清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