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任職一年多,馮國璋擔任代理大總統都做了哪些事?

任職一年多,馮國璋擔任代理大總統都做了哪些事?

原標題:任職一年多,馮國璋擔任代理大總統都做了哪些事?


作者:彭秀良,獨立學者,研究方向為民國史、社會工作,著作有《守望與開新:近代中國的社會工作》、《王士珍傳》、《段祺瑞傳》等。


自1917年8月正式代理總統職務到1918年10月卸任,馮國璋擔任中華民國代理大總統前後不過一年零兩個月,期間他究竟做了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地梳理一遍。

首先,完成了對德宣戰的手續。段祺瑞將宣戰案於8月4日提交國務會議通過,14日以總統命令正式公布,令雲: 我中華民國政府,前以德國施行潛水艇計劃,違背國際公法,危害中立國人民生命財產,曾於本年二月九日向德政府提出抗議,並聲明萬一抗議無效,不得已將與德國斷絕外交關係等語。不意抗議之後,其潛水艇計劃曾不少變,中立國之船隻,交戰國之商船橫被轟毀,日增其數,我國人民之被害,亦復甚眾。我國政府不能不視抗議之無效,雖欲忍痛偷安,非惟無以對尚義知恥之國人,亦且無以謝當仁不讓之與國。中外共憤,詢謀僉同,遂於三月十四日,向德政府宣告斷絕外交關係,並將經過情形宣示中外。



段祺瑞


我中華民國政府所希冀者和平,所尊重者公法,所保護者我本國人民之生命財產。初非有仇於德國,設令德政府有悔禍之心,怵於公憤,改其戰略,實我政府之所禱企,不忍遽視為公敵者也。乃自絕交以後,歷時五月,潛艇之攻擊如故。非特德國而已,即與德國取同一政策之奧國,亦始終未改其度。既背公法,復傷害吾人民,我政府責善之深心至是實已絕望。爰自中華民國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時起,對德國、奧國宣告立於戰爭地位,所有以前我國與德奧兩國訂立之條約、合同、協約及其他國際條款、國際協議,屬於中德、中奧間之關係者,悉依據國際公法及慣例一律廢止。我中華民國政府仍遵守海牙和平會條約,及其他國際條約。

關於戰時文明行動之條款罔敢逾越,宣戰主旨在乎阻遏戰禍,促進和局。凡我國民宜喻此意,當此國變初平,瘡痍未復,遭逢不幸,有此釁端。本大總統眷念民生,能無心惻,非當萬無苟免之機,決不為是一息爭存之舉,公法之莊嚴不能自我失之,國際之地位不能自我絕之,世界友邦之平和幸福更不能自我而遲悟之。所願舉國人民,奮發淬厲,同履艱貞,為我中華民國保此悠久無疆之國命而光大之,以立於國際團體之中,共享其樂利也。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中國選擇在8月14日對德奧宣戰,也是有深意的。十七年前(1900年)的8月14日,有德奧兩國參加的、而後以德國伯爵瓦德西為總司令的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那一年的6月2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前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途中,被清軍士兵開槍打死,故《辛丑條約》中有要求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擊斃處修建克林德碑以作紀念的條款。大戰結束後,克林德碑被改為「公理戰勝」牌坊,移入現在的中山公園(當時叫中央公園)內。曹汝霖回憶說:「迨第一次戰勝德國,我國亦參戰國之一,始將該牌坊移置中央公園,改題公理戰勝四字,由段合肥親自奠基,以為參戰之紀念,使遊園之人,一進園門,皆可望見,從此國恥碑,變為戰勝碑矣!」對德宣戰是中國主動加入國際體系的第一步,也是收回近代喪失主權的第一步,可惜對這段歷史的研究遠遠不夠,限制了人們對民國前期歷史的深入了解。


其次,履行法律規定的大總統職權。馮國璋代理大總統依據的是《臨時約法》和《大總統選舉法》,他也要履行這些法律所規定的職權。根據具體的考察結果,馮國璋行使的總統權力事例主要包括:


一、批准中外友好條約之權。1918年7月2日,他批准了《中瑞通好條約》,且對於該條約「本大總統親加核閱,特予批准,並署名用璽,以昭信守」。


「一戰」勝利後在倫敦舉行了大閱兵,這是中國軍事代表團


二、批准、公布實行重要經濟、金融政策之權。1918年8月5日,批准實行關於人民、親族、繼承、財產的法律。8月10日,明令公布《金券條例》、《幣制局條例》,總統令文說,「幣製為國家要政,關係民生尤為密切」,並命令財政部統一發行金券,組織金券之貿易機關。


三、批准、發布實行官制、官等、官俸之權。如曾批准、公布


《司法官官等條例》、《司法官官俸條例》、《海軍總司令公署編製令》、《海軍艦隊司令初編製令》、《法院書記官官等條例》、《法院書記官官俸條例》等


四、裁決變更地方官員名稱、品秩及行政區劃的權力。1918年2月23日,批准新疆省呼圖壁縣縣佐改升縣缺。該縣東界昌吉,西界綏來,南接焉耆,北接阿爾泰,東西80公里,南北將近500公里,戶口8000多人,糧額2000餘石。自1904年設縣佐以來,人口增繁,地方多故,屢經民間請求設治,現由該省省長楊增新呈北京政府總統,並分咨內務、財政兩部,請改升三等縣缺。經兩部核議後,曾呈總統擬請照準。本日獲得總統批准。3月25日, 批准山西省增設方山縣;6月26日,批准奉天省通遼鎮改為通遼縣;8月21日,批准黑龍江省添設林甸縣。

再次,力圖實現國家的統一。1917年9月10日,護法軍政府在廣州宣告成立,孫中山被舉為大元帥。自此,南北兩個政權對立的局面開始出現,一直到1928年12月28日東北宣布易幟,國民政府統一中國為止。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堪稱悲哀的一段時期,因為南北政府的對立影響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合法地位,為外敵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


《馮國璋傳》,中華書局2018年版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馬巧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璽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我們應該如何回顧甲午戰爭?
慈禧太后為什麼對維多利亞女王「嗤之以鼻」

TAG:璽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