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架殲20實彈亮相,首次公開彈艙有何玄機?

兩架殲20實彈亮相,首次公開彈艙有何玄機?

珠海航展閉幕日,中國空軍派出了4架殲-20隱身戰鬥機給自己69歲生日獻禮。這次空中試飛,其中2架殲-20隱身戰鬥機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全部的機腹彈艙和側彈艙。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到,其內部掛載的2枚霹靂-10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和4枚霹靂-15中遠距攔射空空導彈。

在殲-20隱身戰鬥機首次公開自己的內部彈艙以後,不少軍迷表示失望。因為殲-20隱身戰鬥機對標的是美國的F-22A隱身戰鬥機,而F-22A隱身戰鬥機機腹主彈艙就可以懸掛6枚AIM-120中遠距攔射空空導彈。殲-20的體積和機身長度都大於F-22A,懸掛的導彈數卻小於F-22A,所以很多人擔憂其戰鬥力不行。其實這是誤解,戰鬥力的強弱與懸掛導彈數並沒有直接關係,最根本的還要從機艙內部設計說起。F-22A是一個主彈艙配兩個側彈艙的布局設計,作為第一款成功研發出的第四代隱形戰機,自然成為各國爭相效仿的範本。殲-20也不例外,它的主彈艙設計就和F-22A很相似,分彈艙都是各自獨立,主彈艙的艙門也都是兩端摺疊設計。

不過美國軍事核心技術靠錢是買不來的,化緣也化不來。我們再怎麼模仿也只能是表面,最核心的技術還是要自己摸索。在具體設計和一些細節上,兩者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首先,殲-20和F-22A的前機身長度和進氣道設計就明顯不同。F-22A前機身較短,採用常規進氣道設計,進氣道在初始階段就能進行180度偏轉,給主側彈艙讓出空間,所以F-22A可以用較小的體積裝置更多的彈藥。殲-20前機身較長,其進氣道內側的三維鼓包要深入到進氣道內,所以側彈艙和機腹主彈艙位置只能向後延長,相應的殲-20機身彈艙和進氣道中心更接近,在機身迅速移動時,操作的穩定性更好。

此外殲-20的側艙設計也是別有特點,與F-22A有很大差異。側艙導彈一般是兩架戰機近距離擦身而過時使用的,F-22A側艙在發射時需要打開機艙,但是由於短兵相接的時候雙方的動作很快,鎖定的目標可能偏離,這樣就要把導彈收回機艙,再次鎖定目標是才能發射。這一設計的缺陷比較明顯,就是需要反覆鎖定目標才能發射。殲-20射擊就避免了這一點,其旋轉掛架射擊可以讓空空導彈保持在機身外側,在追蹤敵機時,可以持續鎖定打擊目標。

不過在實戰中,敵我雙方的較量更是整個戰鬥系統的比拼。殲敵機只是作為開路先鋒,發現目標後傳到給後方的海基打擊平台。即使只有一架飛機,也可以從後方的打擊平台對敵方的機群進行猛烈打擊,所以大家不必太憂心殲-20的攜彈數量少的問題了。當然這樣強大的殲擊網路平台建成並不容易,在實踐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沸點 的精彩文章:

此國艦載機剛上艦,又在夜空測試起降,國產航母得抓緊了
美軍上將稱要幫中國造航母?事實公開後,美國指責:不合法

TAG:軍事沸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