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石油市場將發生重大變革

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石油市場將發生重大變革

原標題: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石油市場將發生重大變革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法媒稱,國際能源署在13日發布的年度報告中提出,需要等到2040年,才能觀察到石油消耗的下降。在此之前,需求將會增長12%,並在22年之後達到每天1.06億桶。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1月17日報道,這比之前的預測稍有提高,主要是因為國際能源署今年考慮到了特朗普宣布放鬆對美國汽車製造商的碳排放標準。

報道稱,如果說需求的增長不可阻擋,那麼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國和產油國則會逐漸改變。


直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年增長速度將是每日增加100萬桶。之後增長速度會變慢,為日需求量增加25萬桶。


但在這種普遍增長的背後,隱藏著發展不平衡現象。事實上,發達國家的石油消耗量將會下降,在2040年之前,每年的降幅約為每日40萬桶。這主要是得益於能源經濟的努力。


報道稱,北美、歐盟和中國佔據石油消耗前三強的時代過去了。

歐盟的石油消耗降幅很大。今後22年間,歐盟石油消耗量將縮減42.3%,降至每日640萬桶。美國的石油消耗同樣將縮水,需求量降低16%,雖然仍將留在「領獎台」上,但從2035年起將退至第二位,將「冠軍」讓與中國。


報道稱,西方石油消耗的減少在很大程度上將由中國、印度和中東石油消耗的持續快速增長來彌補。中國的石油消耗速度將達到每日1580萬桶,比現在提高28.5%。中東的需求將增長43%,佔據第三名位置,領先於印度——印度的石油消耗量將相當於歐盟與俄羅斯之和。


最後,非洲的石油需求也將強勁增長,到2040年日耗油量約為600萬桶。這主要是因為公路交通的發展:從2017年到2040年,非洲的汽車數量將提高一倍以上。


於是出現了一個問題:石油供應能跟上需求嗎?到2040年,預計全球產油量為每日1.03億桶,因而低於消費者的需求。


直到2025年,將近60%的石油產量將由歐佩克之外的國家來保證,例如美國、俄羅斯、阿根廷或者巴西。但是逐漸地,它們的市場份額將縮減5個百分點。美國以16%的全球產油量仍將維持最大產油國的地位。

與之相反,歐佩克國家將擴大勢力,到2040年,其產油量將佔全球的45%。在歐佩克內部,中東將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這對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利比亞以及安哥拉等國不利。


作為全球第二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的產量到2040年將增加10.8%,而美國的增幅為22%。藉助於頁岩油,美國產油量將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頁岩油將經歷異乎尋常的發展,到2040年佔據美國產油量的40%。

報道稱,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評論道:「全球超過70%的能源投資將由政府推動。因此,傳遞出的信息很明確:全球能源的命運依賴於政府所做出的決策和政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難以置信!日本高官負責網路安全卻沒碰過電腦 連U盤都沒概念
銳參考| 「娘炮」之爭,韓國人終於站出來說話了……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