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BMJ刊文指出,中國95%診斷標準來源於西方發達國家

BMJ刊文指出,中國95%診斷標準來源於西方發達國家

BMJ刊文指出,中國95%診斷標準來源於西方發達國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近日,《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臨床指南:解決利益衝突和吸納患者參與」的特約文章。

文中稱,中國95%的診斷標準來源於西方發達國家,這可能會導致對中國患者的不恰當診斷和治療。

國外指南中對藥物劑量和療程的推薦並不一定適用於中國的患者。

例如,美國和歐洲的指南均推薦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使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100 mg持續輸注2 h方案。

然而,來自中國本土高質量的臨床研究證據顯示,對於中國的患者,50 mg持續輸注2 h方案療效相似,而且安全性更好。

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文化背景,中國患者的偏好和價值觀可能與其他國家有所差異。

譬如,針灸在中國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對於單純性肥胖的患者,中國指南在進行了患者偏好與價值觀調查的基礎上,推薦進行針灸治療。而美國指南則推薦進行藥物治療聯合生活方式的調整。

1993年至2010年間,中國共有256個不同的指南制訂小組在115種醫學期刊上發布了269部指南。此後指南的數量仍然在快速增長,有近1/3的指南與中醫藥相關。

BMJ刊文指出,中國95%診斷標準來源於西方發達國家

調查顯示,中國指南的平均參考文獻為36篇/部,而歐美指南平均近400篇/部。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每年還發表了大量的專家共識。一項研究發現,在心血管領域,有186部專家共識,但指南卻僅有14部。

文章作者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詹思延教授,《英國醫學雜誌》編輯尹道馨,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唐金陵教授。

詹思延指出,中國需要少而精的、可靠的臨床實踐指南。但是,制定無偏、獨立、透明且嚴謹的指南,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安貞研究團隊發現,一半急性心梗患者合併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阜外醫院經驗:女性冠脈介入治療選經橈動脈路徑更安全,可顯著降低嚴重出血和穿刺點併發症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