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產手機活化石沒落:曾力壓華為OV,今遭圍攻討債老闆房子凍結

國產手機活化石沒落:曾力壓華為OV,今遭圍攻討債老闆房子凍結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梁夜

在手機屆,金立老闆劉立榮獨愛圍棋。金立業績無論好壞,從沒斷過對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贊助。這很不容易,圍棋行業缺錢,即便是「圍棋第一人」柯潔也曾上微博討薪。但今年4月,柯潔和AlphaGo人機大戰的時候,劉立榮親自去現場加油,人們才發現金立一直是柯潔的個人贊助商。金立花了錢,但不聲張,這是劉立榮的驕傲。

劉立榮有身家15億元,2009年做到線下手機第一。相比別的大佬,圍棋不算是個花錢的愛好。下棋多年,他水平業餘六段,「面對專業棋手,讓三子不輸,讓兩子各有勝負。」這個肯花錢的大老闆,在圍棋界也是一段佳話。

但2018年,中國圍棋甲級聯賽變成了「華為杯」。金立確實拿不出錢了。2017年,金立手機出貨2700萬部,距離5000萬部的目標甚遠,是華為的1/6。據賽諾統計,2018年上半年,金立僅出貨373萬部。第一財經報道稱,金立在2017年底總資產201.2億元,總負債281.7億元,已經資不抵債。

還有供應商對界面新聞稱,劉立榮已經滯留香港多月,是副總裁俞雷在主持金立的重組。對此,俞雷在今年4月發微博懇請媒體不要落井下石。「金立在積極生產自救。金立歷史上有過不少危機,每一次都挺過來了。」然而在10月底,俞雷也辭職了。

這幾乎是向供應商宣布重組失敗。10月底,金立的「16金立債」到期未能對付,共涉及金額5.45億元,公告稱劉立榮也無法履行代償義務。

早在今年1月,劉立榮所持的41.4%公司股權就被法院凍結,劉立榮和妻子的個人財產也在凍結之列。2月,供應商歐菲科技去索要欠款,卻被金立告知沒有還款計劃,此時它已被拖欠6201.76萬元,賬齡短於半年。一氣之下,歐菲科技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並停止對金立供貨。這讓金立的生產雪上加霜。劉立榮回應道,歐菲科技斷供45天影響了至少30億元貨款回籠,目前對歐菲科技的債務暫不處理。

證券日報發現,金立拖欠貨款至少牽連了10家上市公司。重組遙遙無期,有供應商表示,「已經沒有時間,很多企業等不到了。」

劉立榮對媒體表示,必要時可以放棄金立控制權。他算了筆賬,如果把持有的微眾銀行股份、金立大廈資產出售,預計可以回籠70億元資金,再加上南粵銀行股權,價值接近20億元。

曾躋身「金華OV」(金立、華為、OPPO和vivo)線下四巨頭、2016年出貨4000萬部的金立,是怎麼走到賣樓求生這一步的?沒有掌舵人的它,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嗎?

段永平的精神信徒

金立發家的秘訣在渠道立身,像陳明永、沈煒,小霸王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94年,劉立榮從中南大學畢業,開始闖蕩。他是個不安分的人,先後離開了有色金屬研究所、日本YKK拉鏈公司。1996年,劉立榮進入小霸王。當時段永平剛走,小霸王已是年產值10億元的巨頭,段永平的成功給小霸王留下了兩條經驗:

第一,不要吝惜廣告。在20世紀90年代,小霸王曾砸重金請成龍、李連杰在央視打廣告,一句「望子成龍小霸王」敲開了無數家庭的大門。後來做步步高、做OV,段永平的兩個門徒深得此道,屢次拿下央視廣告標王,贊助熱門綜藝。

第二,給經銷商分錢。小霸王返點很高,經銷商願賣力推銷。後來段永平創立步步高,經銷商隨他倒戈。這一優秀傳統被延續到了OV,使他們在線下門店戰無不勝。

劉立榮進小霸王時,新上任的總經理楊明貴很賞識他,將他提拔成生產管理部長。1997年,楊明貴也出走,帶上了劉立榮,讓他出任金正集團的常務副總裁。後來因為一起走私案,劉立榮自立門戶,取名「金立」。

金立原本做DVD,後來被經銷商勸說,開始做手機。當時功能機當道,缺乏差異化,金立就主打超長待機。2003年,金立銷售額8億元,2004年翻番。2005年起,金立請了劉德華代言,到2009年已是線下渠道第一,是國內除了三星、諾基亞以外的最大品牌。除了線下,電視直銷節目中的「只要998,金立語音王帶回家」也給金立貢獻良多。

後來有人問,金立的核心是什麼?劉立榮想了想回答說:是代理體系吧。當時,他憑藉段永平的絕招,比段永平的兩個門徒走得更遠。

在手機屆,金立堪稱活化石。波導、夏新陸續掉隊,諾基亞、HTC、MOTO下場各異,唯有金立還一直在做手機。劉立榮強調,「金立是市場上唯一從早期存活至今的手機品牌」。從這點說,活下來已是最大的勝利。

金立不死,卻已掉隊

金立第一次顯出敗象,是在智能機大潮來臨時。金立並未迅速清掉庫存,all in智能機,經銷商也只能幹著急。

除了手機,劉立榮還有了新的興趣。2014年,金立斥資7.1億元買下深圳前海的一塊地,用來蓋金立大廈。據網易科技報道,蓋樓又花了10多億元。此外,金立還花9000萬元入股了騰訊微眾銀行。據劉立榮說,這些投資三年翻了三倍,如今已價值70億元。

2017年,金立資金緊張之際,它又花12.18億元買下南粵銀行9.3%股權,相當於用掉2016年全年利潤。在宜賓、重慶投資建廠也被提上日程。

但金立真正的命門,還是手機的潰敗。這讓看上它資產的人們一擁而上,恨不得分而食之。

2015年12月,半隱退的劉立榮重現金立工業園。此前,金立的雙品牌戰略ELIFE、IUNI希望討好年輕人,做互聯網手機,卻遭遇慘敗。劉立榮重出江湖。但他定下的戰略仍是主打「續航」和「安全」。

劉立榮對台下說道:「金立13年來從來沒有光鮮過,但是我們一直堅強地存在。大家都知道,只要金立不死,就是中國手機行業裡面活得最長的。」

隨後,金立開始了代言人的「大躍進」時期:它既請薛之謙、劉濤、余文樂討好年輕人,也請吳剛、馮小剛夫婦討好中年人。有業內人士對」娛樂資本論」稱,金立本質上是單品牌,代言人混亂,無法建立一致的品牌形象。真正要命的是,這些營銷在2016年、2017年花去了60多億元資金。有業內人士感嘆,60多億元都夠塑造一個新的手機品牌了。

不計投入的結果是,金立迎來了最後的迴光返照:2016年出貨4000萬部,僅比第四名小米少200萬部。

草莽時代的句號

2017年,金立的出貨下滑到2700萬部,遠不及目標5000萬部。正如雷軍所說,(除了小米)全球沒有一家手機出貨量下滑後還能成功逆襲的。劉立榮也表示:「金立這個樣子,全球做到1億部年銷量規模才安全。」

他的對策是,一口氣發布8款手機,包括M、S、P、金剛四個系列。這對於單品牌廠商無異於定位崩塌,飲鳩止渴。在場媒體這樣描述:「舞台上的劉立榮語速平緩,鎮定自若,彷彿在對外宣誓:金立一切正常。一段冗長而沉悶的發言後,燈光熄滅,他迅速消失在了黑暗中。」

金立的年輕化,只換來嘲諷。在王自如的訪談中,劉立榮沒有一丁點「產品經理范兒」,說話慢條斯理,如同老幹部。很難想像,手機發燒友或都市女性,看了它還會投奔金立的懷抱。

金立的商務范兒,也因品牌崩塌一敗塗地。有媒體統計,金立M2017上市3個月就降價1000元,上市半年在京東旗艦店只收穫幾百個評價。

外界認為,此時回款不利的金立,已處於資金鏈斷裂邊緣。2016年,金立集團就沒發年終獎。2017年,原本計劃投入使用的金立大廈,也沒完成幕牆建設。後來劉立榮對證券時報坦承:「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加上近三年對外投資的30多億元,近100億元的投入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這也導致了金立近來資金鏈危機的出現。」

這被媒體解讀為「花了60億打廣告」。俞雷在2018年4月不得不澄清:60億是綜合的營銷費用,金立的資金鏈斷裂是突發性的。「銀行再有錢,擠兌也會倒閉。」有業內人士認可這一說法:如果不是資金鏈突然斷裂,100億對金立並不算什麼。

最後一根稻草,是傳聞「金立老闆澳門豪賭十幾億」。2018年1月起,歐菲科技等供應商輪番向法院申請保全財產,將金立的微眾銀行、南粵銀行股份相繼凍結。更要命的是,他們拒絕再給金立供貨,迫使金立無法生產自救。在劉立榮的發言里,他對歐菲科技等供應商頗不高興,拒絕談及還債時間表。但他又反覆拿金立可供變賣的資產安慰供應商,勸他們繼續合作。

最終,劉立榮夫妻的個人資產也被法院凍結。三年期10億元的「16金立債」到期,金立卻無法回購,被認為主持重組的副總裁俞雷,在最後一天撒手不幹了。

金立還能東山再起嗎?外界並不看好。今年3月,根據工信部報告,國產手機出貨量下滑27.9%,這意味著國產手機的增長紅利已經結束,排名很難再有變動。而2018上半年,金立僅出貨373萬部,這個尷尬的數字幾乎很難讓其找到重組的資金。

縱觀歷史,金立是個奇蹟:它用第一批手機廠商的經驗,活過了整個紅利時代。如果及早功成身退,劉立榮憑藉投資微眾銀行、金立大廈的眼光,也許結局並不會如此難堪。伴隨著金立的遠去,那個國產手機的草莽時代,也將划上一個句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疫苗風波93天,長生生物吃91億罰單,受害死亡者每人賠65萬
網易丁磊:網易雲音樂的同事匠心都做過頭了,要學會收放自如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