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三增上學 最勝差別

《瑜伽師地論》三增上學 最勝差別

《瑜伽師地論》三增上學(10)

最勝差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二、二、最勝差別

二、二、一、三根

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上):「建立三根中,謂約彼十根在三位中前後建立。言十根者,謂信等五根意根憂喜樂舍。此之十根若在七方便中及在見道十五心時名未知當知根,若在方便未能正知諦理將欲正知故名未知當知,若在十五心時未能重知將欲重知名未知當知,至第十六心已去即名已知根。已見理盡無有未知當更知義,乃至離欲未盡已來仍有十根為已知根。然若已離欲即除憂根唯餘九根為已知根,無學位中如此九根為具知根。然依決擇說三轉十二行法輪,三轉即說此三根。謂佛說菩薩時初知苦等即說未知根,為盡余漏故復當知苦所集等名已知根,得成佛時我已知苦已斷於集已證滅已修道等名具知根。」

「復有三根」這是標數。三根是那三根?「一是未知欲知根。二是已知根。三是具知根。」這是列出來名字。

云何建立如是三根?

佛是怎麼樣來安立這三種根呢?「根」是當「增上義」來講,就是有強大的力量,就是對於得聖道有強大的助力,若成就了這樣的根,能得聖道!

怎麼樣建立這三根呢?

二、二、一、一、未知欲知根

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

「謂於諸諦未現觀者」謂於苦集滅道四諦,於四聖諦還沒有成就現觀。精進的用功加行,修學四聖諦的現觀。依止勤修諸諦現觀來建立未知欲知根。

二、二、一、二、已知根

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

「若於諸諦」若是這位修行人,努力的「若於諸諦」努力的修止觀,忽然間見到聖諦了,見到這個寂滅相了,斷除了我執了。「已得現觀」成就了無漏的無我智慧了。「而居有學」這個時候只是初果、二果、三果在這個境界的時候,功德還沒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叫做「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這個時候真實知道是苦、是集、是滅、是道了,見到寂滅相了,依止有學建立已知根。

二、二、一、三、具知根

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若阿羅漢」由初果二果三果,得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所作已辦」,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了,無我的智慧圓滿成就了。阿羅漢不但是分別我執消除了,俱生的我執也沒有了,也沒有高慢心。「住無學位」他安住在無為的真理上面,再也沒有可學習的了。「依此建立具知根」具足的通達了真諦的道理涅槃的寂靜,這叫做「具知根」。

延伸閱讀:

三根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七:

幾根得預流果?答:九。

謂意、舍、信等五、未知當知、已知根。未知當知根為無間道,已知根為解脫道。

幾根得一來果?答: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九。如預流說。

若從預流果得一來果者,世俗道七,無漏道八。

七者,謂意、舍、信等五根;八者,謂前七及已知根。

幾根得不還果?答: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九。

謂意根,樂、喜、舍根隨一,依地別故,信等五、未知當知、已知根。

未知當知根為無間道,已知根為解脫道。

若從一來果得不還果者,世俗道七,無漏道八。

七及八如一來說,此依多分;若入根本或八,或九。

幾根得阿羅漢果?答:十一。

謂意、樂、喜、舍、信等五、已知、具知根。已知根為無間道,具知根為解脫道。

問:此說十一為以用故?為以有故?若以用者,無有一時三受並用,如何說十一?

若以有者,得不還果亦有三受,何故不說?

答:此以用故,不以有故。

問:無有一時三受並用,云何說十一耶?

答:依一相續作用而說,故無有過。謂容有一補特伽羅先以樂根得阿羅漢,退已用,復退用;或初退用,後退用。如先以,如是先、先隨應亦爾。

證不還果,無如是事,若以此根先得彼果,退已還用此根,而得此根者即舍根以喜、樂得,無退義故

2、《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

【經】「三根 :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論】

未欲知根者,無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於見諦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信等五根,喜、樂、舍根,意根。

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

無學道中,是九根名知已根。

問曰:何以故於二十二根中,但取是三根?

答曰:利解了了自在相,是名為根;餘十九根,根相不具足,故不取。是三根利,能直入至涅槃,諸有為法中主故,得自在,能勝諸根。

複次,十根但有漏自得,無所利益故;九根不定,或有漏,或無漏,故不說菩薩應具足。

問曰:十想亦有漏、亦無漏,何以故說應具足?

答曰:十想皆是助道求涅槃法,信等五根雖是善法,不盡求涅槃。如阿毘曇中說:「誰成就信等五根?不斷善根者」。

複次,若五根清凈變為無漏,三根中已攝。是三根中必有意根,三受中必有一受;以是故但說三根。

複次,二十二根,有善有不善、有無記雜,是故不說應具足。

3、《大智度論》卷第第四十八:複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者根。1.云何名未知欲知根?諸學人未得果,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未知欲知根。2.云何名知根?諸學人得果,信根乃至慧根,是名知根。3.云何名知者根?諸無學人,若阿羅漢,若辟支佛,諸佛,信根乃至慧根,是名知者根。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4、《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復有三種一切行向住果者根:一、未知欲知根,是行預流果向者根。二、已知根,是預流果已上乃至行阿羅漢果向者根。三、具知根,是住阿羅漢果者根。

5、《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三根者:謂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此中顯示順決擇分所攝方便道,及見道十五剎那所有諸根,是未知欲知根體。言諸根者:謂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等地所依差別故,如其所應有樂喜憂舍根隨一。憂根者:謂方便道時順決擇分後,於上解脫希求欲證愁慼所攝。如是十根先未知真,為欲得知修習轉故,名未知欲知根。

已知根者: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已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是已知根體。所以者何?即前十根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於如是有學道中,未有所應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

具知根者:謂於無學道所有諸根。言諸根者:即前所說九根除憂根。於無學道中說名具知根。具知者,謂阿羅漢等,此所有根名具知根,無學身中無有憂根所應學無故。

二十二根: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一:「二十二根者: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舍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七、《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四、《阿毘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一、《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十四。

2、《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如是已說處非處善巧。根善巧,我今當說。」

二、二、二、三解脫門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上):「就定學立三解脫中,謂於所知境有二,有及非有。有中復二,有為無為。緣五取蘊境立無願,緣無為立無相,緣我有情等非有法故立空。以此文即說緣空、無我、行立空門。緣苦、無常、集、下四行立無願。滅下四行立無相。非有祈願者簡無相,非無祈願者簡無願。如其非有知為非有立空解脫。以道下四行非三解脫門。廣辨余門,相攝如前。」

「復有三解脫門」這是標數。「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這是「標列名」。

云何建立三解脫門?

這「三解脫門」是怎麼「建立」的呢?這「解脫」就是「涅槃」,為涅槃做門,所以叫做「三解脫門」,從這裡能夠入涅槃。

二、二、二、一、舉所知境

謂所知境略有二種。

「云何建立三解脫門?謂所知境略有二種」,建立三解脫門是有道理的。什麼道理呢?「謂所知境」謂這個修學聖道的人,於知境作觀察時候,所觀察的境界簡略的來說有二種不同。

有及非有。

「所知境有二種」是那二種呢?一個是「有」,一個是「非有」這是二個境界。

二、二、二、一、一、有

有有二種。

這個所知境的有,有二種不同。

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一個是「有為」,第二個是「無為」。有為也是有,無為也是有,這兩種有。「有為」一切因緣生法都是有為,「無為」,這是一切因緣生法息滅了沒有因緣所生法,不生、不住、不滅那個境界是「無為」的境界。

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系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

這是加以解釋,「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系五蘊」有為法有二種:有漏的有為,無漏的有為。佛所說的一切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這也都是有為,但是出世間的無漏的有為法不在內。但這裡不說那麼廣,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以內的。「所系五蘊」就是系屬於三界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欲界的五蘊,乃至色界的五蘊,無色界的四蘊,這叫做「有為」。「於無為中,且說涅槃」無為也有多種,現在只說涅槃無為,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有為也是有,無為也是有,合在一起名之為有。

二、二、二、一、二、非有

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

什麼叫做非有呢?「若說於我」,若是外道這一切凡夫補特伽羅,執著有一個我,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我,是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作用的這個我。「或說有情」或是說這個我是屬於有情,眼耳鼻舌身意是有情,我的體性是有情。「命者」色受想行識、生命體,我是命的主體。「生者等」也還是指我說的,我能生出來一切事,或者是上天或者下地獄,一切善惡事都是由我來創造的,這叫做「生者等」。總而言之,這些不同的名字、意義都是指我說的。「是名非有」說我實在是沒有我,在色受想行識里沒有我可得,這叫做「非有」。「非有」指無我說的。我是沒有,所以叫做「非有」。

二、二、二、二、辨相差別

二、二、二、二、一、無願

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

前面「舉所知境」所知境有二種:一個是有、一個非有。現在辨相差別,辨三解脫門的差別。「於有為中見過失故」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色受想行識的有為法,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能看見五蘊中有過失,貪瞋痴各式各樣煩惱,這是過失。「見過患故」見到有過失有過患的因果,「無所祈願」對於有過患有過失的色受想行識心裏面不歡喜,不希望有這種有苦惱的色受想行識的蘊。「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因為心裡不祈求這些東西,不祈求所以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

二、二、二、二、二、無相

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

解釋「無相」解脫門的差別。「於有為中無祈願故」於三界有為的果報當中沒有祈求希願。「便於涅槃深生祈願」對於無為法、涅槃的境界深深的生起願樂的心情,就是希望得涅槃,有出離的願。「見極寂靜」,看見涅槃的境界,沒有生死的流動,沒有這生滅變化的苦惱境界,它是極寂靜的。「見甚微妙」,看見寂靜的境界是特別微妙。「見永出離」在這奢摩他里深入的觀察一切法的寂滅相,是永久地能解脫生死的流轉了。「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這永久是解脫一切苦惱的境界,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了,這個時候就是「建立無相解脫門」。因為這裡面沒有相,沒有貪瞋痴相,也沒有眼耳鼻舌身相、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不可得,就是「涅槃」,叫做「無相解脫門」。

二、二、二、二、三、空

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

這是「空解脫門」。「於其非有」觀察我不可得,我是「無所有」的。「非有祈願」心裏面對於這個我的無所有,因為根本沒有我,談不上這樣的分別。有祈願、無祈願都沒有。「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如所執著的我是沒有的,也就還他本來面目。也就是這樣知道他是無,我不可得。「見為非有」這就是在禪定裡面做如是觀,這個「見」是肯定的,而不是猶疑不決的,看見我是不可得。「依此建立空解脫門」,這叫做「空解脫門」。

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三解脫門」是這麼「建立」的。這樣子要修無我觀那就是「空解脫門」,修不凈觀、修無常觀、修苦觀就是「無願解脫門」。修無相觀是「無相解脫門」。三解脫門是這樣建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昏沉」?
藥師經札記 經文 80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