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大買辦唐廷樞為何改投門戶?原因是:洋老闆不信任中國人!

晚清大買辦唐廷樞為何改投門戶?原因是:洋老闆不信任中國人!

作者:金滿樓

晚清時期,隨著五口通商大變局的到來,廣東、上海等地也出現了很多知名買辦人物,如首任總理唐紹儀之族叔唐廷樞,即為其中之一。

唐廷樞早年受過很好的西式教育,英文極佳(曾自編英漢字典)。後來,唐廷樞隨族人到上海,並進入怡和洋行服務,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儘管買辦是為洋人生意服務,但唐廷樞本身也是個極為精明的生意人。

早年在港英政府擔任翻譯期間,唐廷樞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商業活動和資本積累,其中就包括對兩家當鋪的投資。

到上海後,由於棉花貿易行情看漲,唐廷樞隨後又設立了一家修華號棉花行並主要為外國洋行收買棉花,而其客戶就包括了怡和洋行。

擔任怡和洋行買辦後,隨著人脈關係的不斷拓展,唐廷樞的商業活動也隨之不斷擴大。

晚清大買辦唐廷樞為何改投門戶?原因是:洋老闆不信任中國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當時,除了服務於怡和洋行外,唐廷樞也有自己的生意,他先後與人合夥開了3家茶莊,而因為收購茶葉的需要,他又陸續投資了3家錢莊,以周轉其資金。

與此同時,唐廷樞又與其他買辦如徐潤等人在上海創立了絲業、茶業及洋藥局三個同業公所,以促進買辦業務和自營商業的共同發展。

隨著自身經濟實力的增強,唐廷樞也開始參加外國在華企業的附股活動。

如在進入怡和洋行第5年時,他就附股於諫當保險行。諫當保險行又名「廣州保險社」,由怡和洋行與寶順洋行於1805年共同發起成立,這也是中國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

此外,在怡和洋行屬下的華海輪船公司中,唐廷樞也是最大的股東之一。

在該公司的首期股本中,唐廷樞一人獨佔400股,占公司股本的近四分之一。由此,唐廷樞不僅是華海輪船公司的董事成員,而且還擔任了公司的襄理(副經理)。

晚清大買辦唐廷樞為何改投門戶?原因是:洋老闆不信任中國人!

事實上,唐廷樞的附股活動也僅不限於怡和洋行的所屬企業,譬如 1867年成立的公正輪船公司和1868年成立的北清輪船公司,還有美國瓊記洋行的蘇晏拿打號輪船及馬立司洋行、美記洋行的船隊,其中都有唐廷樞的股份。

對於唐廷樞在怡和洋行之外的商業活動,怡和方面並不反對。因為唐廷樞能為洋行聚攏各行業的人脈與其他商人的資本,可以最大可能地擴大怡和的生意。

如怡和老闆說的,「唐景星簡直成了怡和獲得華商支持的保證」。而對於其他洋行來說,唐廷樞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對手,如美國旗昌洋行老闆說的:

唐廷樞「在取得情報和兜攬中國人的生意方面,……都能把我們打得一敗塗地。」

服務怡和的十年時間裡,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唐廷樞也逐漸成為上海灘上的華商領袖之一。

他的商業成就,就像怡和洋行內部出版的小冊子中評價的:「唐廷樞是中國第一位現代買辦。」這一評價,不可謂之不高了。

然而,身為怡和洋行的高層,唐廷樞也未必事事順心順意。

晚清大買辦唐廷樞為何改投門戶?原因是:洋老闆不信任中國人!

事實上,洋人老闆對中國買辦仍心存疑懼,而後者的貪污挪用、捲款事件也確實時有發生。在此期間,針對唐廷樞的查賬及限制其款項支出的事件,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類似的不信任事件,說白了還是洋人對華人的某種歧視。如唐廷樞曾說過這樣一件事:

某次他乘坐怡和洋行的輪船由滬返港時,途中遇到風浪而耽擱行程。為避免飲水不繼,洋人船主給每位中國旅客一鐵殼水(約重一磅),飲用、洗面均在內;而船上裝載的一百多頭羊,卻滿桶水任其飲用。

「人不如羊」的侮辱與刺激,令唐廷樞大為憤恨,其深切地感受到:

自己再富足、在洋行地位再高,也不過是寄人籬下、為外人做嫁衣裳;國民的地位由其國家的強弱決定,國家貧弱令國民失去了基本的尊嚴。

從某種程度上說,唐廷樞最終離開怡和洋行並投身於李鴻章的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諸多洋務事業,大概也是由此觸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坑爹史冊 的精彩文章:

清帝退位當晚,袁世凱命人剪去辮子後笑了一晚上,這是為何?
身為民國大收藏家,袁克文為何癖好收藏中外秘戲圖?

TAG:坑爹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