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9.2變8.2,新垣結衣變下跪老好人,其實它是近期最被低估劇

9.2變8.2,新垣結衣變下跪老好人,其實它是近期最被低估劇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有一種好人,我們不喜歡。

有一種疾病,我們不把它當作病。

什麼人?

老好人。

什麼病?

討好型人格。

Sir今天想跟你們聊聊這種「病人」,當然,還是從影視劇說起——

《我們無法成為野獸》

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

老婆新垣結衣主演,10集(目前播到第6集)。

堪稱近期最爭議熱門劇。

Sir是親眼見證它一步步降溫的,從9.2分降到8.2分,從全網狂推到無人問津。

不過一個月時間。

它當真越來越難看么?

恰恰相反,它越來越扎心了。

三流的影視劇讓你在別人的故事中照見自己,而一流的影視劇,則是通過種種情節的碎片,拼湊出一個你不願面對的自己。

《我們無法成為野獸》太討厭了。

因為它的反派,就是你一部分自己。

1、這部劇里,每個人都很討厭

開始前,我們不妨來玩一個人格測試的小遊戲:

1. 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同事:

你在休假,她要你回來幫忙,說自己搞不定,求求你啦。但你回來後,發現她吃著零食等你,優哉游哉。

你會不會發火?

如果你「不會」,小心,你有討好人格型傾向。

2. 如果你有這樣一個老闆:

每天下班後,他都簡訊轟炸你,要你準備雜七雜八的東西,你半小時不回,他就瘋似的打你電話。

他真的需要你嗎,不,他只是不想管理公司,把別人不會弄/弄不好的事都丟給你,讓你擦完屁股後,還到處說:「你就是個普通員工而已」。

你會不會「老子不幹了」?

如果到這裡,你還選了「不會」,嗯,你大概率是討好型人格。

接下來更殘忍。

如果你有這樣一個男朋友:

他跟前女友分手四年,卻還和她同居。不光同居,還供她養她,讓她天天宅家玩網遊。

或者,你的男朋友,只是因為和你吵了一架,就跟別的女人睡覺。

你會不會甩了他?

還是——

我什麼都沒聽說

如果以上題目你都「不會」。恭喜,100%討好型人格無疑。

《我們無法成為野獸》為我們呈現的正是這樣一位重度老好人患者。

因為她從來都不生氣,讓人特別生氣!

女主深海晶(新垣結衣 飾),她「討好」到什麼地步,連對一塊玻璃都小心翼翼,不敢得罪。

地鐵里,深海晶被人擠到車門邊,不小心,臉在玻璃上印下一個水痕,深海她馬上拉起衣袖,仔仔細細擦掉它……

前5集,我們看到深海晶最擅長的就是委屈自己,傷害自己。

從酗酒到試圖輕生,無論喪到什麼地步,她都不會把負能量傳遞給別人。

深海晶不是沒有想過改變。

第一集結尾,她終於決定不再卑微。她穿著職業的「野獸裝」,氣呼呼地把一堆工作條件甩到那個經常騎在她頭上的老闆面前,說給對方,也說給自己聽,「今後,我再也不要做老好人!」

她成功了嗎?

呵呵。

當然沒有。

為什麼?

因為成為「老好人」,是會上癮的。

2、討好,戒不掉的癮

《野獸》只用不到半集就戳破了深海晶玫瑰色的幻想。

第二集,深海晶來到前公司的部門聚會。

一面對老同事,她的慣性反應又來了——

明明10分鐘前還叫囂著「我要成為野獸」,一來到這樣的場合,她就又雙叒叕無意識地……成為乖寵。

下個鏡頭,就是她一個人站在烤爐前,吭哧吭哧為所有人烤肉。

討好,早已統治她的身心。

《野獸》沒有過多介紹深海的過往。

我們只在她一次不經意的敘述中知道,「爸爸是個暴力的人,總是打媽媽,偶爾也打我」。

說這話的深海語氣很輕,輕到這像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悲劇,甚至,這根本不是一個悲劇。

但。

這怎麼可能不是悲劇呢?

一個會打人的爸爸,誰都想逃。但因為彼此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也許還有母親的懦弱),深海逃不掉。

她只能說服自己,爸爸本質也不是壞人,只是偶爾會發火,那我們不要惹他生氣就好。

就好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只是因為父親很少笑,發現做鬼臉會讓爸爸笑,於是,松子就把鬼臉從小做到大。

而對深海來說,如果主動道歉(下跪)可以換來不挨打。

那就下跪好了。

別打我,跪。

別怪我,跪。

別不喜歡我,跪。

久而久之,下跪成為她的生存手段。

有一次,一個客戶刁難深海,情緒激動之下,他脫口而出「跪下吧」。

客戶其實是「開玩笑的」。

但深海怎麼做?

她幾乎毫不猶豫,當場就跪下了。

那個客戶呢,一看見她跪,也就放過她了。

並不是問題得到解決,是製造問題的人已經縮在地上,這時候,如果還踩上一腳,會不會太無情了。

這也是討好型人格樂此不疲獻上膝蓋的原因。

藉助卑微施加壓力,利用道歉迴避問題,這狂熱的諂媚,是不是也是狂熱的綁架?

《野獸》男主恆星(松田龍平 飾)就看穿了這種伎倆。

與深海處處在乎別人完全相反,他從來只關注自己。

第一次見面,他就「看死」她了——

那個女人很噁心

她是很好看 但是不覺得有點虛偽嗎

那張完美的笑臉讓人感覺很不爽

他不光不想當老好人,甚至,討厭老好人。

一次,他面對一個客戶,這客戶公司快倒閉了,急需恆星出手幫忙。

好巧不巧,這客戶也喜歡下跪。

恆星當然不吃這套。

他拒絕了。

你這也太卑鄙了吧。

好像我倒成了壞人了。

但客戶不依不饒。

跪一次,跪兩次,跪三次,一次比一次用力,一次比一次動情……

我有保護我的家人和公司的義務。

這是我一輩子的心血。

最終,恆星還是「妥協」了。

他出手相救。

為什麼看似鐵石心腸的恆星也被軟化了。

因為——

3、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這句話是馬東在《奇葩大會2》說的。

說這話前,蔣方舟剛剛結束了她的演講,演講題目是《我如何戰勝了討好型人格》。

在Sir印象中,這應該是討好型人格第一次被一檔娛樂綜藝節目擺上檯面。

在這場演講中,蔣方舟提到,「在日常和朋友相處中,我發現我不會表達自己的不滿,我不會展示自己的很憤怒的一面。」

「在做什麼事之前,我都會去想別人的反應,以及我做這件事情是不是在迎合他人的一種期待,我有沒有符合他人的期待。」

但。

當一個人如此忍氣吞聲地消化掉所有負能量。

對於別人來說,也是最大的負能量。

因為愧疚。

換位思考一下,你喜歡聽人一直道歉么?

明明沒有那麼多的情感欠費,卻一直被轟炸「對不起」;明明沒有那麼重的道德包袱,卻一直被施壓「勸你善良」。

面對如此低眉順眼的「求可憐」,我們該不該反應出人類該有的同情?

《野獸》對人性之丑的逼視不止如此。

在敲碎了討好型人格無價值的下跪後,它進一步瓦解了通過下跪換來的同情和憐憫。

它冷冰冰地指著一堆下跪換來的原諒和憐憫說,看,它們也是輕飄飄的。

還記得深海跪過的那個客戶么?

沒錯,當時確實放過深海了。

但之後,他不停向人重訴「深海向他跪了」的細節,在炫耀中體驗征服的權力感,乃至於,把這種權力感伸向女主。

一次,他喝醉了,打電話給深海,約她出來吃飯。

話里音間,全是調戲。

下次我請你吃好吃的吧 就當作道歉

小晶醬~

你想吃什麼呢?

小晶醬~ 你喜歡吃肉,還是魚……

看到沒。

虛偽換來的只能是虛偽。

雞賊騙取的只能是雞賊。

為什麼我們反感無節制地被討好,因為在成年人的價值體系中,一個人要想活得尊重的唯一途徑,在於你是誰。

「像」,太不真實了。

今天你可以像他,明天你是不是可以像她,後天,你是不是可以為了好處,變成它。

這就是《我們無法成為野獸》最露骨的負能量,也是它口碑滑坡的最大原因。

只有10集的《我們無法成為野獸》,前4集一點都沒有發糖。

這足以說明它根本不想給你廉價的安慰。

它要的,就是戳穿了我們每個人內心那一點點試圖逃避的小陰暗,小幻覺。

過分的謙卑其實是懦弱。

過分的懦弱其實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如何擺脫在自輕自賤中原地打轉。

或許,你可以試著和真實的自己對話開始。

4、和野獸對話

深海什麼時候才能不討好(面對真實的自己)啊?

(堅持)看《野獸》的我們,幾乎每一集都會問這個問題。

其實,答案早就出現在第一集。

那是她特別喪的時候,在酒吧,她撞見毒舌男,恆星。

(深海vs恆星,這名字根本就是天生一對嘛)

一如既往地,深海對一個陌生人獻媚。

但這次,她發現那個混蛋一點不領情。恆星不僅沒有回饋她期待的「反應」,還說她的笑容很噁心。

行。

既然討好無用。

那老娘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吧。

不繼續胡說八道嗎

從此,只要在他身邊,深海就放出心裡那隻一直關在籠子里的野獸。

她那張「完美的,虛假的臉」上,開始出現各種不該出現的表情。

嫌棄。

白眼。

甚至,粗口——

你們一個兩個的

別以為道個歉就完事了啊

在新垣結衣的字典里,這就是粗口

有趣的是。

恆星這種毒舌鬼,也在和深海的相處中,溫柔起來。

有時主動幫她出頭。

有時不那麼霸道。

有時還說起了善意的謊言。

嗯。

一個好人,一個惡人,兩人多年苦苦經營的那層刺蝟皮,因為互相吸引,互相靠近,開始鬆動,收斂,進而袒露各自最最脆弱的肚皮。

好人,惡人,慢慢回歸到人。

這,真是一次狼狽而真實的勝利。

所以,請別天真地以為,《我們無法成為野獸》又是那種「愛情大過天」的甜寵劇,它講的不是一個人因為遇到另一個人就圓滿的童話,它的本質,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只有接受了自己的缺陷,才值得被喜歡的人性寫照。

就像蔣方舟在那場演講中提到的「深刻教訓」:

被人喜歡,它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你會發現,這個被人喜歡的自己,經常會覆蓋一個真實的自己。

在Sir看來,劇名,《我們無法成為野獸》,真是一語雙關。

「野獸」在我們的認知里,是原始的,低級的,應該被嫌棄的。

因為大部分「野獸」沒有情感,沒有思想,沒有自我,它能且只能,不斷重複幾千萬年來被寫進基因的生理反應,咀嚼,排泄,繁殖……

問題是,當一個人,被各種進步,繁複的現代文明束縛,馴服到失去自由意志的時候,這時候的TA,還是他(她)嗎?

他(她)和野獸又有何異?

等等。

不用急著回答Sir。

去看《我們無法成為野獸》。

去感受裡面一次次被當作口頭禪的「是的」,「對不起」,「算了吧」的沉鬱。

去思考那些過度失真的「好」與「惡」背後對應的更隱秘的慾望。

你會有一個更有尊嚴的答案。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裝逼的時候到了,看過這些冷門佳片夠你吹一年
這韓國新片太敏感,說它請用代號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