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飽腹感:來自腸道激素對褐色脂肪的作用

飽腹感:來自腸道激素對褐色脂肪的作用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來自德國和芬蘭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體內,所謂的「褐色」脂肪與小鼠的腸激素分泌素相互作用,在進食期間向大腦傳遞飽腹感信號。該研究於11月15日發表在《Cell》上,它加強了我們對長期以來被懷疑的褐色脂肪組織(BAT)作用的理解。BAT是一種脂肪組織,它能在動物感覺寒冷的時候產生熱量,控制食物攝取。

該研究第一作者、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分子營養醫學主席Martin Klingenspor說:「我們證明了腸道、大腦與褐色脂肪組織之間的聯繫,發現了這個控制能量平衡的複雜調節系統過去不為人知的一面。過去認為褐色脂肪只是一種加熱器官的觀點應該得到糾正,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它在控制飢餓和飽腹感方面的作用。」

在進食期間,腸道激素編碼的信號會通過血液或在小腸中被激活的神經到達大腦。Klingenspor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分泌素這種腸道激素(於1902年被首次發現,能夠刺激胰腺分泌碳酸氫鹽以幫助腸道中和酸性物質和消化大量的營養素)在飽腹感中的作用沒有得到重視。

在他們的研究中,注射分泌素的小鼠的食慾被抑制了。對小鼠注射分泌素還能夠使BAT產生的熱量增多。然而,具有滅活褐色脂肪組織的小鼠在注射激素時並沒有經歷相同的食慾抑制,這表明分泌素對BAT的作用導致了飽腹感。

飽腹感的分泌素信號通路。圖片來源: Li et al. / Cell

除了研究分泌素對小鼠褐色脂肪的影響,他們還測量了17名人類志願者的分泌素水平。在芬蘭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志願者們在整夜禁食的情況下和餐後30至40分鐘時血液中的褐色脂肪組織耗氧量和脂肪酸攝入情況。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的分泌素水平更高與褐色脂肪代謝活性更強之間存在相關性。

Klingenspor說,在未來,我們能夠充分理解分泌素與褐色脂肪之間的關係,從而通過食用特定的食物來刺激分泌素的產生。他說:「任何激活褐色脂肪生熱作用的刺激源都可能誘發飽腹感。分泌素對營養素很敏感,因此食用正確的開胃菜有助於促進飽腹感,從而減少飯量和熱量攝入。」

他相信,褐色脂肪在控制飢餓和飽腹感方面有重要作用,所以它非常適合作為肥胖治療研究的新靶標。通過分泌素靶向褐色脂肪為治療肥胖和代謝疾病的營養學和藥理學干預手段帶來了希望。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遺傳發育所揭示DNA甲基化在大豆馴化改良中的變異機制
論文造假是世界性問題,但不是中國學術界的遮羞布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