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創紀錄低溫即將來臨,熟茶的春天也如約而至?

創紀錄低溫即將來臨,熟茶的春天也如約而至?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出警告,漫長的寒冷「冬季」即將在幾個月內襲擊大氣層表面,並帶來創紀錄的低溫。具體來說,因為太陽黑子活動的減弱,地球表面的大氣層正在失去熱能。NASA的衛星監測到大氣層表面的紅外輻射有所降低,也就是說大氣層頂部正在降溫,這會導致大氣半徑變小,也意味著太空垃圾的自然衰變會被延遲,從而導致地球近地軌道附近的環境更加混亂。

NASA表示,他們檢測到了330億瓦的紅外輻射功率,這比太陽活躍時期的的功率要小上10倍。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知名的明朝小冰河時期)。蒙德極小期是公元1645~1715年太陽活動非常衰微的時期,持續時間長達70年,此時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河期。

創紀錄的低溫即將來臨,那麼普洱茶消費市場上,很多茶商茶友預判的熟茶的春天,是否也能隨著這個寒潮如約而至呢?

自2007年普洱茶市場重新洗牌以來,名山古樹生茶被茶友和資本越捧越熱,其中最有名的班章、冰島、曼松等茶王、茶後紛紛賣到了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一公斤,價格貴過黃金,發展勢頭雖然迅猛無比,但很多嗅覺靈敏的茶企、茶商和茶客,都預判古樹純料生茶的市場前景,目前已經到達了頂點,後期風險越來越大。加上當前市場上以次充好、魚龍混雜,使得古樹純料市場的後期預判很難有一個好的上升空間。

隨著古樹純料的逐步降溫,普洱茶消費市場上對熟茶特別是好熟茶的消費期待和消費數量都在快速回暖。這在近兩年的雙十一普洱茶銷售數量上,也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證。近幾年不論是線上線下的銷售,普洱熟茶,以及柑普茶等茶品大為暢銷,已經成功的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和市場資本的極大關注。

如果追本溯源的話,產自上世紀70年代的普洱熟茶,是通過人工發酵這一環節,減除普洱生茶中的苦澀味,促使普洱茶滋味變得醇和,使得發酵好的「普洱熟茶」具有老生茶的某些口感,方便人們提早飲用!也就是說,當初普洱熟茶的面世,主要是為了解決了市場需要現喝的問題。因其口感醇厚順滑,相比生茶更為甜潤,對胃的刺激性也更小,也更容易被初次接觸普洱茶的茶友們所接受,所以熟茶一度成為剛接觸普洱茶的茶友口中普洱茶的代名詞,曾經在消費市場上大展身手,銷量極為可觀,也湧現出了大益、瀾滄、老同志、廚心、合和昌、潤元昌等一大批善做熟茶的茶企,並在市場上積累了數不清的優秀熟茶產品。

熟茶雖然容易上手,但往往很多茶友喝著喝著,便慢慢的從主喝熟茶轉向了生熟兼顧、以生為主的品飲格局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熟茶對很多老茶友的吸引力不夠大,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三點。

一是市面上大部分熟茶的品質不夠好。

由於普洱茶熟茶的製作工藝是渥堆發酵,一般起大堆要用茶一頓以上,就算現在採用新工藝了,一般也是數百公斤起做,就算是經驗老到的發酵師傅來做,由於發酵周期長,又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因而製作上有一定的風險。一直以來,對很多茶廠來說,發酵普洱熟茶便成為一項「不求最好,但求不犯錯」的工作。各大茶廠為了防範風險,往往選擇用劣質原料、烘青原料以及夏季雨季採摘的原料,用來發酵熟茶,這就使得市面上大部分熟茶的品質都不如同檔次的生茶品質,以至於很多消費者會產生熟茶不如生茶的片面認知。

二是熟茶的口感問題。

我們茶友之間聚會喝茶,聊到普洱茶的滋味,大多數茶友都會認為普洱生茶是一山一味、千變萬化,而普洱熟茶雖然在香氣上有的帶有荷香、樟香、陳香等不明顯的區別,但茶湯的口感往往只有好喝和不好喝的簡單區別,絕大多數茶友都很難對熟茶的口感再進行細緻區別。同時普洱熟茶經過渥堆發酵後,有個很明顯的弱點,就是不可避免的有堆味。所以有些注重品質的普洱茶企往往會把渥堆發酵後的熟茶先倉儲個一年左右後再壓餅,壓好餅後再過一年左右時間才上市,加上前期渥堆發酵的時間,整個生產、存儲和出貨流程,前後加一起要三年左右的時間,目的就是為了散味去燥,讓口感更加醇厚順滑。但就算是存過三五年之後,有的熟茶還是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堆味,對品飲的影響比較大。

三是熟茶後期的存儲升值空間總體上不如生茶大。

普洱熟茶雖然廣為消費者所接受,但在後期存儲上,它並沒有多少優勢。因為經過渥堆發酵後,茶葉的內含物質得以在短期內快速的發生變化,使得普洱茶內含物質大量的被轉化。普洱熟茶發酵程度越高,在發酵過程中其內含物質轉化程度就越大。而茶葉中內含物質含量是固定而有限的,洒水渥堆發酵中轉化的越多,後期能夠轉化的自然越少,能夠轉化的物質越少,後期存儲轉化的空間自然也就越小了。因此,一般熟茶的後期存儲轉化,主要是為了讓茶性由發酵完成後的熱性轉化為存儲之後的溫性,以及在發酵中形成的渥堆味的消散,還有導致茶香改變的一些芳香物質的轉化。就滋味而言,普洱熟茶在後期存儲轉化中更為穩定。而生茶的後期存儲轉化,是茶葉內氧化酶為主導的,加之微生物、自然緩慢氧化為輔助,轉化更為複雜多變,在後期存儲轉化中也會表現出更為豐富多變的滋味,也更有存儲價值。

通過上面的三點分析可見,要想讓熟茶市場真正迎來春天,受到廣大消費者和市場資本的追捧,前提肯定是要有大量的好熟茶。而要想把熟茶做好,離不開上面分析的原料、工藝和存儲價值等方面的質的飛躍。

首先,是熟茶原料的篩選上。製作優質普洱熟茶,不僅不能選用比同檔次的生茶質量低的原料,甚至還要比生茶選料更為嚴格,更加優選,只有發酵原料過關了,才有機會發酵出一款好熟茶來。同時,好熟茶不僅要選用優質古樹茶、大樹茶的春茶來做,而且在原料的拼配上,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拼配,以實現最好的品飲和存儲價值!

其次,在熟茶製作工藝上要求專業。只有更加專業才能提升熟茶的品質。大多數企業為了減小發酵的風險,因循守舊沿用老工藝,追求不犯錯而不敢創新。這樣始終都沒有機會進步、發展。要成就一款好熟茶,需要不斷提高工藝水平,優化熟茶的香氣、滋味、口感,做出高品質的熟茶產品,讓消費者學會品鑒熟茶,從而發現熟茶之美。像大益的黑馬技術、潤元昌的潤活發酵等等,都是很好的嘗試和探索。

最後,還要給熟茶的存儲價值預留足夠的空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茶企開始重新採用輕發酵或適度發酵技術來製作熟茶。主要是因為輕發酵或適度發酵的普洱茶,其回甘、生津、喉韻都很好,在整體品飲口感上較好的結合了生茶和熟茶的一些優點,而且相比重發酵的普洱茶而言,輕發酵普洱茶的存儲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也是近些年來輕發酵熟茶越來越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普洱茶和其他商品一樣,其市場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一定會有自己的不同熱點。比如說名山古樹純料、老生茶、中期茶、小罐茶、柑普茶等等,都曾「各領風騷數百年」!如今的「熟茶熱」不僅僅是因為熟茶站到了市場的風口,更主要的還是因為熟茶價值的回歸,是普洱茶未來長期發展的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好的普洱熟茶必將憑藉其優秀的即時品飲價值、優質的市場流通性和後期存儲升值空間,創造其應有的巨大的市場價值。(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投稿文章;作者:漂洋過海;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想過一個特效滿滿的月餅節?戳介里!
如何養好一把壺?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