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別人的空氣劉海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你的空氣劉海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頭髮危機越來越嚴重

第一批00後都開始注意了!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杏林君告訴你

脫髮其實分為三種

脾胃濕熱型脫髮

血熱風燥型脫髮

肝腎不足型脫髮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中醫帶你辨證施膳

還你一頭濃密秀髮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供稿來源:深圳市中醫院營養科 曾瑤池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脾胃濕熱型脫髮的特徵

平素恣食肥甘厚味,頭髮潮濕,狀如擦油或水浸,甚則數根頭髮彼此粘在一起,鱗屑油膩呈橘黃色,周圍很緊,難滌除,舌質紅,舌苔黃微膩,脈濡數。

治法:健脾祛濕,清熱護髮。

葯膳舉例

⑴ 地黃桂心酒

配方:乾地黃、桂心、乾薑、商陸根、澤瀉、川椒各100克,白酒3000毫升。

製作:上藥與酒同置鍋內,蓋嚴,文火蒸20-30分鐘,濾出藥渣,儲存備用。

功效:澤瀉健脾利水;商陸瀉下利水,消腫散結;乾地黃清熱涼血滋陰;乾薑、川椒溫中健脾化飲。諸葯合用健脾利濕。

用法:每日2次,每次溫服15-20毫升。

⑵ 龍膽瀉肝酒

配方:龍膽草50克,澤瀉、木通、車前子各15克,當歸、甘草各10克,生地30克,柴胡15克,黃芩、山梔子各20克,白酒1600毫升。

製作:上藥放入酒內,密閉儲存10-15天即成。

功效:龍膽草、黃芩、山梔子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澤瀉、木通、車前子利水滲濕;當歸補血活血;生地清熱涼血;柴胡疏肝解郁。諸葯合用清熱利濕散郁。

用法:每日10-15毫升,連服15-20天。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血熱風燥型脫髮的特徵

頭髮乾枯,略有焦黃,均勻而稀疏脫落,搔之則白屑飛揚,落之又生,自覺頭部烘熱,頭髮瘙癢,舌質紅,舌苔淡黃,脈細數。

治法:涼血消風,潤燥護髮。

葯膳舉例

⑴ 涼血生髮酒

配方:生地、當歸、赤芍、白芍、女貞子、牡丹皮、秦艽各30克,側柏葉、玄參、山梔子、威靈仙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製作:上藥浸泡於酒中,封蓋10即可。

功效:生地、側柏葉、玄參、山梔子清熱涼血;赤芍、牡丹皮清熱活血;白芍、當歸滋陰養血,滋陰潤燥。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

⑵ 石斛浸酒

配方:石斛240克,炙黃芪、人蔘、枸杞子、防風各15克,丹參、炒細辛各10克,牛膝、生薑、天冬各30克,炒杜仲、茯苓、山萸肉、山藥各20克,炒薏苡仁50克,黃酒5000毫升。

製作:上藥與白酒一同放入煎鍋中,文火煮沸,涼後放入凈瓶中備用。

功效:石斛、天冬、枸杞降火潤燥滋陰,防風、生薑、細辛祛風解表,牛膝,杜仲、山茱萸補益肝腎,人蔘、黃芪益氣固表,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丹參活血涼血,諸葯合用滋陰潤燥,涼血祛風,益氣健脾。

用法:每日2-3次,每次溫服20-30毫升。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肝腎不足型脫髮的特徵

平素頭髮乾枯焦黃,發病時頭髮常常大片而均勻脫落,伴有面色蒼白,肢冷畏寒,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舌質淡紅,舌苔少或無苔,脈沉細無力。

治法:滋肝補腎。

葯膳舉例

⑴ 紅燒龜肉

配方:龜1隻(250-500克),菜油60克,黃酒20克,花椒5克,冰糖50克,醬油適量,生薑、蔥白各15克。

製作:活龜放入盤中,加熱水,使尿排盡,宰去頭足,剖開,去龜殼、內臟,洗凈,龜肉切塊。菜油入鍋燒熟後,放入龜肉,反覆翻炒,加調料和適量水,文火煨燉,至龜肉爛即可。

功效:龜肉滋陰補血,祛濕解毒,可防止頭髮脫落。

用法:適量佐餐食用。

⑵ 烏髮湯

配方:核桃仁1000克,桑葚子500克,黑芝麻250克,蜂蜜2500克。

製作:前三味共為末,加蜂蜜拌勻。

功效:核桃仁、黑芝麻補益肝腎,桑葚子滋陰補血。合用平補精血,可用於脂溢性脫髮。

用法:每次30克,開水沖服,每日服2次。

⑶烏髮糖

配方:核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紅糖500克。

製作:紅糖加水置火上熬化,加入炒香的黑芝麻、核桃拌勻,倒入塗有熟油的搪瓷盤中,攤平、晾涼,用刀劃成0.5×1.5×2的小塊,裝盒備用。

功效:核桃仁、黑芝麻補益肝腎,紅糖補血益陰,合用健腦補腎,烏髮生髮。

用法:早晚各服3塊。

終於可以「抬頭做人」了

害怕脫髮?中醫教你吃出濃密秀髮!

【來源:深圳市中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立冬來了,最適合做這事養生,養腎防寒又壯陽氣!
靈芝這樣搭配,補氣養血、寧心安神、生津止渴!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