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57不是殲-20對手!一旦換髮渦扇-15將是全方位碾壓

蘇-57不是殲-20對手!一旦換髮渦扇-15將是全方位碾壓

原標題:蘇-57不是殲-20對手!一旦換髮渦扇-15將是全方位碾壓


殲20在珠海航展的表現讓以中國空軍師傅自居的俄羅斯很嫉妒,但低頭顯然不是戰鬥民族的風格,很快,俄方公布了紀錄片《從T50到蘇57》,內容涵蓋了蘇57從定項到服役的過程,同時公布了蘇57編隊飛行的視頻,這有些和殲20較勁的味道。


蘇57編隊飛行照片被公布,它也被戲稱為被拍扁的蘇27


作為中俄現階段戰機的巔峰之作,殲20和蘇57幾乎同時段試飛,儘管兩者現在的服役進度有了很大差別,但對於它們性能對比的討論一直存在於國內外軍迷團體。



外國模擬的蘇57(左)和殲20(右)隱身性能對比,顏色越淺代表雷達波越弱,也就意味著隱身性能更好

殲20基本實現了雷達天線和艙蓋框架全部內置,同時採用一體化座艙蓋和可有效遮擋進氣道內壁的DSI進氣道,進氣道的鼓包與進氣道唇口有大面積吸波材料覆蓋。鴨翼與腹鰭上鋸齒狀的吸波材料也很多,可改變邊緣散射的角度。此外,殲20還可以通過取消腹鰭,改裝矩形橫截面噴管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側後方隱身性能。據稱,殲20的正向RCS面積已至少不亞於F22,即小於0.0001平方米!



蘇57的進氣道對隱身性能帶來巨大負作用,和殲20的DSI進氣道相差甚遠


蘇57的設計強調高速飛行與亞音速持續機動性能,它的進氣道採用直通式,肉眼都可以看到內里的扇葉,被戲稱為小鳥的盲腸。雷達波更能直接接觸渦輪葉片,然後在內壁形成多次反射,迅速增強反射源。此外其可動邊條前緣設計的邊條翼前段、分離式座艙蓋、進氣道與機身的附面層隔道也會很不利於隱身。這使得它的正向RCS面積甚至超過0.4平方米,甚至不如部分隱性化改裝的三代機!


蘇57的機身工藝也十分不利於隱身的實現,俄空軍甚至考慮放棄訂購該機



殲20的機身如此平滑,都要歸功於最新式的機器人加工技術


在工藝方面,兩者同樣差距巨大。蘇57外觀的接縫部位很寬,還在採用十字螺栓(正常四代機是採用特殊高精度內六角螺栓),蒙皮也不夠平整光滑。秉承了蘇制戰鬥機差工藝高維護性的特點,作為四代機,這無異於自尋死路。殲20卻有極為光滑平整的外表,更採用世界最高級的一體成型技術,即整塊鈦鋁合金用數控車床掏空加工成一個機身。連蒙皮都採用機器人進行自動化的成型和裁邊,先做成貼片再貼到機身,貼片之間的鋸齒兼顧了隱身和便利的維護。


成為我國空軍頭號殺手鐧的殲20不但有大後掠角機翼,還具備龍勃透鏡


在F22和殲20身上都能找到的龍勃透鏡,而蘇57身上卻不見蹤影。這種球形多面折射透鏡可以作為雷達反射器,釋放干擾信息或假目標體讓外界無法獲得戰機真實的雷達信號特徵,令隱身戰機如虎添翼。在超視距信息化空戰時代,這種設備必不可少,而蘇57這點無疑也是重大缺陷。



蘇57座艙模擬,可想而知其電子設備的水平,也難怪印度鬧著撤資


殲20的模擬座艙,攝於珠海航展。其體系化的電子設備絕非蘇57可比


殲20的1475型雷達採用了1856個砷化鎵T/R組件,探測距離在187~227千米之間。蘇57機頭的前視有源相控陣雷達N036包含1552個T/R組件,比中國的1475型雷達更少。俄方曾表示,N036最大探測距離350-400千米。但N036的功率與蘇35的雪豹-E比都不如,2017年蘇35的雷達甚至在美軍F22跟蹤自己許久都無法發現對方。由此可見,N036雷達對隱身戰機的效率很讓人懷疑。雖然蘇57配備了世界首款實用化的側視雷達N036B-1-01 X,但殲20也即將配備代號三面陣的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國產側視雷達陣列的天線尺寸明顯大於N036B-1-01 X,在集成的T/R單元數量、探測威力、有效作用距離等性能指標上,都大幅度領先。而且殲-20機載航電系統還包括光電瞄準系統、寬屏彩色液晶顯示器、頭盔目標指示系統。這些對於航電系統,對於蘇57而言無疑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殲20珠海「亮劍」!它的寶劍還可以更加鋒利



殲20的側面彈艙設計水平甚至讓美國軍事專家都為之讚歎


蘇57的機腹內置彈艙為前後兩個獨立的串列布局,所以複雜程度要高於單一大型彈艙。而且由於夾在進氣道中間,對內部空間的利用率也不夠好,攜帶4枚空空導彈已經是極限了。更不要說,蘇57沒有側面彈艙!如果攜帶更多彈藥,就必須考慮掛架方式攜帶,但這必然大大增加了自身暴露的可能性。另外,遠程小型精確制導武器方面,俄羅斯幾乎空白,R77這員老將還要被迫上陣。曾有外媒認為殲20隻有2枚近距空空導彈和4枚中距空空導彈,武備貧弱,但F35也只有2個內置彈倉,和殲20的彈艙位置及導彈數量基本一致,但殲20有空間在不影響發動機的前提下再增設彈倉。殲20如果攜帶和美國AIM-120D同級別的霹靂12時,就可以帶6枚。同時,殲20側面彈艙具有導彈掛架伸出後關閉彈艙的能力,不但快速鎖定目標,還能保持隱身性能和氣動外形完整,這是世界性的獨特首創,蘇57望塵莫及。另外,殲20的新型反輻射導彈在中距發射後可以採用被動或者第三方引導,進一步提高了安靜性。



殲20大迎角狀態中氣流分離,使機翼機身被霧水籠罩產生絢麗震撼的效果。



新型矢量動力噴管將和新型發動機一道,讓殲20徹底沒有死角


發動機曾是殲20的軟肋,但航展上殲20的垂直快速爬升,就是戰備重量下完成的,這說明它有著有著極好的超音速減阻設計和加速力,升力係數世界第一,其高速迴旋能力也體現了良好的指向性和瞬盤速度(這一點的重要性超過了迴旋半徑),說明殲20現階段機動性就已如此逆天。其實蘇57的117S發動機也存在問題,後續原型機開始換裝新一代發動機,而新型發動機結構布局和推力與117S差異較大,必然導致蘇57整個設計進行調整,而且新發動機和蘇-57的磨合也需要時間。而我國的WS15發動機已即將成熟,WS15對能量做到了精細化控制,尾焰可大可小,完全做到收放自如。據最新消息,專門為其準備的矢量噴管已經完成,一旦換裝矢量動力,殲20的機動性將更上一層樓。當然,隨著外國發動機的進步,殲20這方面的改裝努力也需要跟進重視。



蘇57機炮安裝測試場地幾乎寒酸如廢品收購站,給其命運投向了一抹陰影


可以看出,殲20在多數性能上都具備優勢,問鼎世界巔峰基本指日可待。而蘇57的前途也和性能一樣,開始步入黑暗,甚至可能步米格1.44等試驗機的後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美國潛艇部隊對酒依賴堪比戰鬥民族,急眼了直接喝魚雷燃料
日本海軍陸軍曾互罵「蠢貨」 打敗仗要慶祝連天皇都管不了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