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要做被孩子寵壞的父母

不要做被孩子寵壞的父母

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會有人心裡的那根弦撲通一聲,因為工作的忙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然而等到自己真正有時間的時候,孩子不知不覺長大了,代溝產生了。

在現實當中,很多媽媽都是獨自承擔著教育孩子的責任,而父親的教育卻是缺乏的。央視這則公益廣告告訴我們:父親的陪伴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某節目(我們暫且成為節目A)中談到了婚姻家庭中的孩子教育,討論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周不夠陪孩子 12 個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節目組首先採訪了幾個孩子。先問孩子心目中爸爸的樣子,有吐槽,也有溫情。

不要做被孩子寵壞的父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隨後讓每個孩子挑了最喜歡的玩具,問他們:玩具和爸爸陪你一天,你選哪個?他們是這樣說的:

不要做被孩子寵壞的父母

聽到孩子的回答,爸爸們都沉默地低下了頭了。最後節目組把問題給到孩子:一周陪伴不足 12 小時,你就不叫他爸爸了,你願意嗎?

答案異常一致:不願意。

理由是:

不要做被孩子寵壞的父母

因為他是我的爸爸呀。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爸爸工作辛苦,太不容易了。

孩子對父母天生忠誠,總有著滿心的喜歡,甚至特別能體貼父母,讓人不由得心疼。有網友扎心評論:「這些爸爸估計難過一下,然後就忘記了吧」。

孩子等著父親的愛,卻無法得到回應;孩子需要父親的在場,卻常常被遠離。在節目A中,嘉賓問了自己的孩子,是否支持這個決定(陪伴不到12小時取消爸爸稱號),孩子說:我不支持,因為我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沒有爸爸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父母甚至被乖孩子寵壞了,享受「爸爸很辛苦」的背後,忽略了孩子其實更想說「爸爸我需要你」。

比起孩子的理解和妥協,也請爸爸在孩子還愛你,想親近你,需要你的時候,再靠近一點吧。

陪伴才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大人,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趙旭 來源:知行3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誰在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把「心」留下來,讓「愛」圓滿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