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分析中國書畫發展的變化,從篆書書體開始

分析中國書畫發展的變化,從篆書書體開始

篆 書,在我國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書中,位居首位,充分說明了它與其他四種書體的關係。亦即是說,其他四種書體均由篆書衍變而來,從中可看出篆書在中國書體發生、發展中的首要地位。趙孟頫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可見篆籀用筆與傳統繪畫密不可分。因此,要分析中國書畫發展變化,首先應該對篆書書體的來朧去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

起收簡凈

篆書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書體,不像楷體字有「永字八法」的變化,其基本組字的方法,僅有「點、直、弧」三者。大多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2

形體勻稱

篆書結字多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3

中鋒書寫

厚重古樸的圓筆直管中鋒,運筆時管在前行,毫在後隨,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訓練中鋒為其他書體打下很好的基礎。 篆書的基本筆法以中鋒為主,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畫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因為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凝練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

4

畫法之本

篆書對中國畫用筆影響最為直接。 中國寫意畫的本質是——意,賦予寫意畫之靈魂,其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靠書法凝聚,統領,和導引。

中國寫意畫的筆法直接運用了書法的筆法,在線條和形式上是相同的。看似簡單的線,書法運筆變化多端,而繪畫的用筆也是豐富多采。「筆墨」二字被當作中國字畫技法的總稱,成為塑造形象的手段且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漢字是最概括最抽象的畫,其概括和抽象規律性對於寫意畫的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篆書中有象形類,造字與繪畫相同。歷代寫意畫大師,無不從書法,特別是篆書中汲其營養。

轉自:月雅書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奮鬥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