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狄仁傑紙扇斷案(民間故事)

狄仁傑紙扇斷案(民間故事)

唐朝某日,細雨蒙蒙,潤物如酥。夜幕籠罩著長安城。忽然,從沉沉黑夜中刺出一道閃光,只聽見從一間民宅里傳出一個女人的凄厲地叫聲。人們尋聲趕去,只見這家房門大開,屋子裡一片黑漆。點燈一照,人們不由得嚇了一大跳:地上赫然躺著一具血淋淋的女屍。

死者是這家媳婦賀氏,年約二十八歲。因丈夫范小山常年在外販賣毛筆,所以家中只剩下她一人獨守空房。今夜因何被殺?兇手到底是誰?有人清醒過來,慌忙報知知府大人。經過現場查看,差役在門後小院中發現一把小扇,報與知府大人。知府大人細細看了看小扇,只見上面題詩一首,字跡清晰秀美。下有一行小字,寫的是「蜚卿吳兄指正。」落款是「王晟。」這條重要線索立刻牽動了知府的注意力。可是王晟是誰?問遍差役卻無人知曉。扇子主人吳蜚卿這個名字大家都十分耳熟。他是長安城有名的富家子弟。此人平日里行為放蕩,舉止輕狂。所以知府便認定是吳蜚卿殺人無疑。

於是,知府命人逮捕了吳蜚卿。幾次審問,他都拒不承認。那知府大怒,嚴刑拷打,可憐吳蜚卿熬不過板子屈打成招,招認了殺人的罪名。吳蜚卿料到自己必被處死,便囑咐他的妻子將家中所有的錢財,都用來救濟社會上孤獨無靠的人。凡是到他門前念上一千遍「阿彌陀佛」的,就贈送他一條棉褲。念一萬遍的,贈給他一件棉襖。於是,一時間乞丐滿門,念佛的聲音傳到十幾里以外。因而吳家很快變得貧困不堪,只有靠不斷變賣田產來支撐門戶。吳蜚卿暗地裡在獄中賄賂監獄看守,幫他購買毒藥,準備一死。

一天夜裡,吳蜚卿夢見神人對他說:「你不要死,自有賢人來救你。」他被驚醒之後,很久不能人睡。剛一閉上眼睛,神人又出現在面前,耳邊還是這句話。他感到其中定有些奧妙,便不想尋死了。

過了不久,狄仁傑擔任了長安知府。一天,他正在衙中審閱判過的案件,當看到吳蜚卿的殺人案卷時,引起了他的思索。他向左右問道:

「吳蜚卿殺人有什麼確鑿的證據?」左右告之有扇為證,便拿出在現場拾到的那把扇子。狄仁傑接過扇子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問道:

「王晟是什麼人?」

堂下都說不知道。他又把案件審理的全部記錄細細看了一遍,立刻下令為吳蜚卿去掉死囚犯的刑具,把他從死牢轉移到一座庫房裡。范小山聞之不服上堂爭辯。狄仁傑怒問道:

「你是想隨便殺一個人了事呢,還是想找出原凶報殺妻之仇呢?」

大家懷疑狄仁傑偏袒吳蜚卿,但都不敢講話。只見狄仁傑又發出一支傳訊犯人的竹籤,立刻拘捕了南門外杏花酒樓的老闆。老闆十分恐慌,他不知自己犯了什麼罪,戰戰兢兢地跪在堂前。狄仁傑問道:

「在你酒樓牆壁上有城內李秀的題詩。我來問你,這李秀是什麼人?他是什麼時候到你酒樓里來的?」

老闆回答說:

「去年秋天,有三位秀才在本店喝酒,醉後在牆上題了一首詩,但不知他們住在哪裡。誰叫李秀,小人也不知道。」

狄仁傑立刻派差役拘捕李秀。幾天後,把李秀押到府衙。狄仁傑一拍驚堂木,怒氣沖沖地喝道。

「李秀,你身為秀才,為什麼要蓄意殺人?」

李秀一聽十分驚詫,連連叩頭說:

「大人,萬萬沒有此事。」

狄仁傑把扇子扔到堂下,叫李秀自己去看。並質問道:

「這詩明明是你所寫,為什麼假冒王晟之名?」

李秀仔細看完詩扇,回答說:

「大人,此詩確實是小人所作,但這字實在不是小人所寫。」狄仁傑說:

「能知道你這首詩的,必然是你的朋友,你仔細看看,是你哪個朋友寫的?」李秀又拿起扇子細細看了一會兒,回答說:

「大人,看筆跡好像是王佐寫的。那天他也在酒樓同我一起喝酒。」

於是,狄仁傑立即派差役逮捕了王佐。捉到之後,狄仁傑又像審問李秀一樣,將王佐從頭到尾細細審問了一遍。王佐當即供出一條新的線索,他說:

「這字是城內皮貨商人張成求我寫的。他說王晟是他的表哥。」

聽到這裡,狄仁傑不由得心頭一動:「兇手就是張成!」立刻將張成押到,升堂一審,在人證物證面前,他只好低頭認罪。於是,這起強姦未遂殺人案,到此終於真相大白。

原來,三月前的一天,張成到巷內找人,偶然看見賀氏。見她容貌俊美,舉止風流,不由垂涎三尺。有心上前挑逗,又怕女子不從。回家之後,心生一計:不如借吳蜚卿輕薄之名,達到佔有美女賀氏的目的。於是,他買了一把小扇,求王佐在扇上題詩一首。再用後面的一行落款,造成扇主人是吳蜚卿的假相。一切準備妥當,張成暗想,帶著這把小扇去找賀氏,如果勾搭成了,就自報真名;如果不成,就冒充吳蜚卿。當時他並未打算殺害賀氏。主意拿定之後,再尋一個陰雨連綿的夜晚,他帶著小扇,翻牆進入范家。賀氏剛剛睡下,聽到聲音立刻爬起來。因為丈夫經常不在家,所以她身邊準備了一把短刀以便防身。聽到聲音,她帶著短刀去開門。開門後見不是丈夫,又見張成不懷好意,便用左手抓住張成的衣服,右手操刀自衛。張成見此情況,心裡害怕,連忙伸手奪刀。賀氏一邊死死抓住張成不放,一邊大聲呼救。張成見勢不好,更加慌亂,拚命奪過短刀,一刀殺了賀氏。然後,扔掉扇子匆匆逃走。

如今,這個夜闖民宅的殺人兇手終於落網了!屈打成招,一朝昭雪。長安百姓,無不稱讚狄大人的英明。這時,吳蜚卿才悟出夢中神人所說的。然而,人們始終不解狄仁傑破案的奧妙。後來,有一位士紳找個機會向狄仁傑請教此事。狄仁傑笑了笑,說:

「這件冤案很容易弄清。仔細查閱原來的審訊記錄,可以看到賀氏被殺的時間是四月上旬。那天夜裡陰雨連綿,天氣還有些寒冷,根本用不著扇子。何況他是偷偷摸摸來做歹事,又怎能在緊張匆忙的時刻,反倒帶上這種東西來自找麻煩呢?可見,殺人兇手是想用這把扇子嫁禍於人,這是其一。扇子上的書畫題款,一般上款只題名字,不寫姓。而這把扇子,連名帶姓全部題在上邊,這分明是有意轉移視線,以假亂真,這是其二。我來長安那天,曾在南門外杏花酒樓避雨,偶然看見了牆上的題詩。這次見扇面上的題詩與酒樓上的詩十分相似,所以我猜想此事與李秀有關,這是其三。果然,順藤摸瓜找到了原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世紀童話 的精彩文章:

好奇的貝貝(幽默故事)
我們這些人(民間故事)

TAG:半世紀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