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耐克鞋子售價高達7000元,新門店變身健身房、DIY工廠

耐克鞋子售價高達7000元,新門店變身健身房、DIY工廠

這些年,電商的快速崛起,讓我們體驗了不出門就能買到心儀物品的樂趣。

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點:產品質感全靠官方宣傳圖自行盲猜。很多時候,導致拿到手的產品常常與我們的預期有些出入。

享受便利的同時,卻也增添了不少麻煩。

而被它狠狠衝擊的門店,恰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衣服、鞋子、家居等生活家居,其他大件商品。只看產品圖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還得切身體驗後,才能get它的魅力點。

因此,很多品牌越來越致力將門店打造成高級體驗店

所謂體驗店,便是以用戶為中心,旨在給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一些新奇的玩法吸引用戶。

所以,好玩的門店開始成為人們打卡的地點。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耐克上海001了。

2018年10月4號,上海南京路,耐克第一家概念新店開業,全名為「House of Innovation耐克上海001」。

恰逢國慶長假,新門店人滿為患。

僅從街邊望著新耐克,便被外觀獨特的玻璃吸引。

每一塊玻璃的斜角與耐克標誌方向一致,凸起的玻璃曲線,在夜晚與燈光相映生輝,還能在關鍵時候配合品牌活動。

這面玻璃官方賦予「創新之窗」之名。設計靈感來源於建築,然而最開始耐克卻將其應用在鞋子的氣墊上,現在是「物歸原主」。

魔幻具有未來主義的外觀是001的第一個亮點,門店內,還有很多彩蛋。

耐克主場 Nike Arena & 獨門獨滬

001一共有四層,從「創新之窗」進入,是首層的耐克主場Nike Arena

這裡是耐克的品牌展示區,有NBA Pack、Nike Tech Pack、最新款Jordan等,還有刷新世界紀錄的埃魯德·基普喬格,以及他穿的跑鞋,通過複製方式展示於此。

穿過主場的另一側,是耐克上海001的主題區「獨門獨滬」。

耐克向來擅長把產品與故事結合,賦予不一樣的生命力。

以 「立足上海,服務上海」為宗旨,打造本土化產品,以定期限量方式發售。

推出首個上海系列「耐克野路子」,融入當地地方特色和11月馬拉松長跑元素,印有「跑上海」T恤在此展出,極具地方特色,將上海大都市的風情盡情體現。


CENTER COURT 核心中場

耐克上海001最最最核心部分:數字化。

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耐克將數字充分發揮,通過數字驅動升級品牌服務,向用戶提供多樣化選擇。

這部分,從負一樓貫穿四層樓 LED 記分牌一目了然。

採用互動式體驗,讓用戶參與觸地跳躍、極速快步、敏捷折返三種遊戲,測出用戶的身體機能數據,以此為基礎更精準為客戶挑選合適產品。

而記分牌實時更新用戶排名,又是另一種玩樂方式。

如果與朋友前行,二人進行遊戲PK。使出吃奶力氣,只為榜上有名,亦拍照留念發票圈炫耀~

除此之外,耐克在動態屏放映產品的一些創新靈感故事,供用戶了解背後故事,樹立品牌文化、形象。

又是一波好故事秀的...


女性專場:浪漫、細心

女性愛美之心,人人皆知。

這幾年,女性們越來越注重自我形象。投身運動中不斷塑造形體之美,同時也為品牌們提供市場。

如何討得歡心,耐克做足了功夫。

位於二樓的女性專場,可以說,將女性朋友的需求全方位、全方面考慮。

諾大的試衣間,藍色、紫色、白色三色燈光相間,柔和且浪漫。

試衣間外是大空間的休息室,提供常溫或冰鎮的礦泉水,都知道女性逛起街來有多瘋狂,特地準備了水,只管慢慢挑,只到挑到合適為止。

太體貼,犯規了啊。


SNEAKERLAB 耐克鞋會

如果說,之前部分是為了大眾打造,那耐克鞋會便是升級服務。

走進這部分區域,拒絕整面牆全是同款不同色鞋子的擺放。取而代之的,以性能、類型分類,並且款式只有一兩雙,避免千篇一律的「批發市場」,高級感滿滿。

稍微抬頭,這波鞋子運輸軌道,吸精極了。

為對應前面的升級服務,耐克向會員提供定製服務 ,還是一對一的那種。

通過微信小程序「耐克上海001」預約,從鞋子的款式、配色等等全按照個人喜好來,並在現場參與制作。

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全面貫徹,製造出來的鞋子全球僅此一雙,就寫著你的名字,你說能不吸引人?!

當然!價格方面嘛,一切好商量。人名幣7000元一雙,大概一個腎吧。

客官拿去拿去別客氣!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首家啟用移動支付,用戶無需排隊,選購完產品直接交給店員,由店員使用移動設備快速付款。

一切盡在人意中,完美!

就算買不起定製鞋,去門店逛一波也是收穫滿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際網路速報 的精彩文章:

血賺!售價萬元的全球首款全息屏手機跳票,官方承諾買一送一!
調侃友商碰瓷榮耀Magic2後,趙明再開炮:5G只是營銷噱頭

TAG:網際網路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