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授銜時曾有人反對此人做元帥,最終因總理堅持而封帥

授銜時曾有人反對此人做元帥,最終因總理堅持而封帥

原標題:授銜時曾有人反對此人做元帥,最終因總理堅持而封帥


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也開始效仿蘇聯,實行了軍銜制度。那些曾經在戰爭和革命中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們,革命家們都將受到人民的愛戴,和中央組織的嘉獎。當時就由中央評定這些軍人們的功績,而來決定是否授予軍銜或是授予怎樣的軍銜。後來也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等軍銜,但是大家卻不知道軍銜評定卻是一件不那麼簡單的事情。


要知道當時在革命中立下功勞的人可是非常多的,要為這些人一一評定軍銜,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事情。按照規定來說,無論是當時的總理還是副主席都是應該能被評定為元帥的,只是當時有規定,在授銜時扔在軍隊工作的才能被授銜。所以當時的總理和副主席因為參與了政務工作,所以沒能夠授予軍銜。


而當時的十大元帥中,有一位元帥,曾最早不被納入元帥的行列,他就是陳毅。



要知道,以陳毅的資歷也是完全可以評定為元帥的,早年他就曾經參與過多次著名的戰役,為了祖國事業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功績十分的顯赫。在軍中的地位,陳毅可以說是最高的。毛主席曾經就誇讚過陳毅是一位經得起考驗的軍人,也是一名重要的指揮人。


只不過當時陳毅正擔任著國家的副總理一職,主要也是從事內政的工作。所以最開始就有人反對將陳毅封帥,大家認為,陳毅已經作為國家的副總理不應該再被授予軍銜。所以當時並非是十大元帥,而是九大元帥。


只不過後來在會議上,周總理卻一直堅持要給陳毅授予元帥軍銜。當時的周總理說:「給陳毅同志授予了軍銜,也不會給他的工作帶來影響,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穿上軍裝,平時便可不穿。」不僅是如此,周總理還舉了例子:」蘇聯的布爾加寧同志就曾被蘇聯授予了元帥軍銜,後來他做了部長會議主席以後的工作中也就不穿軍裝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嘛!「


最終大家被周總理的一番話說服,在討論了一番以後,最終決定授予陳毅同志以元帥的頭銜,就此九大元帥成為了十大元帥。如果說,當時沒有周總理的堅持,恐怕如今大家所熟知的開國元帥那就不是十個,而是九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道士進宮與宮女私通 瘋子都能進到太和殿 明清宮禁混亂超出想像
巧合還是蓄意?揭秦亡三件怪事真相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