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九重天上的梵音,菩提樹下的交響——著名音樂人譚盾《慈悲頌》全球驚艷亮相

九重天上的梵音,菩提樹下的交響——著名音樂人譚盾《慈悲頌》全球驚艷亮相

素材來源|自然的恩典

交響壁畫 中華故事

改革開放 東方智慧

絲路文化 世界文明

譚盾《慈悲頌》預告片

視頻為三維超感立體聲,強烈建議戴上耳機觀看!

- 譚盾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榮譽藝術總監

因《卧虎藏龍》《英雄》而被大家熟知

是唯一斬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的華人

屢次獲得格萊美音樂獎、巴赫獎

以及義大利金獅終身成就獎

作為一名中國藝術家

他的音樂既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

又給世界文化藝術帶來創新

如今以《慈悲頌》再次震動世界

當地時間11月2日、3日晚,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攜新作歌劇《慈悲頌》(Buddha Passion)在香港文化中心成功舉行亞洲首演。

《慈悲頌》為作曲家譚盾歷時5年的嘔心力作,取材於絲綢之路上的敦煌石窟壁畫,用西方交響樂生動地展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厚重、博大之美。

整部歌劇重現敦煌遺音,堪稱音樂史上前無古人的又一壯舉。

如此非凡巨作亞洲首演使得樂壇震動,更是有樂評人評價:西有「歡樂頌」,東有「慈悲頌」, 兩頌齊驅,古今相遇,界限消融,民心相通。

演出謝幕,掌聲熱烈不斷,觀眾紛紛湧上前,久久不願離去。

此前《慈悲頌》已經在歐洲與澳洲首演,場場爆滿,德國首演時1800多名觀眾全場起立向來自於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音樂大師們致敬,雷鳴般的鼓掌和歡呼長達十五分鐘之久。

由譚盾指揮,譚維維、杭蓋樂隊巴圖巴根、沈洋、朱慧玲、王亢、瑪利亞·基佐尼領銜演唱,包括絲路國際合唱學院、香港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等來自19個國家的二百多人龐大陣容。

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藝術家, 匯聚一處共同用中文齊唱《心經》的場面,令人震撼。

點擊視頻觀看

古代東方樂器與現代西方樂器同聲齊鳴,不僅如此,在演出現場還能看到依照敦煌壁畫中復原的反彈琵琶、奚琴等古樂器,並將中國傳統樂器缽、木魚、引罄等穿插在樂曲之中。

文化的分野在音樂大師手上,造就了前所未見的獨特景觀,展現出海納百川的浩瀚氣魄。

作曲家譚盾在「慈悲頌」中借鑒了大量唐樂,為觀眾展現了一幅盛唐畫卷,讓聽眾隨著音樂暢遊「絲綢之路」,在這富有西域特色的古道上體味唐朝藝術鼎盛時期的大國風貌。

音樂取材於絲綢之路上敦煌壁畫中的故事。

全劇分為「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六幕。

每一幕都蘊含著深厚的哲理,用音樂與文化、歷史、心靈對話,引導人們向善,「人與萬物要和,人與眾生要愛」,倡導誠信、平等、奉獻、慈悲……譚盾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文化要跟全世界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精神平台和信仰橋樑。

在創作過程中,譚盾對壁畫故事中的諸多細節進行了改寫與重新編排,提煉齣劇中人物的人性面 。

中國的傳統文化很有感召力,比如對慈悲善良的信仰,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處。我創作《慈悲頌》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不要有戰爭,喚起所有人去追尋我們共同的目標,愛大自然,愛人類自己。」

五年來,為創作《慈悲頌》,譚盾曾十幾次親訪敦煌採風,於深藏石窟的絕美畫卷中尋找靈感,他還跑遍藏有莫高窟經典古籍的博物館,嘗試透過還原古籍中所載古譜。

譚盾在大英圖書館追蹤到唐代10世紀的心經古樂譜和舞譜

譚盾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研究的敦煌古譜

為達到最佳效果,還請來「原生態」歌手穿插梵文唱誦,讓一切原始的、寶貴的、很可能被遺忘的文化命脈得以傳揚。

透過六幕故事傳遞普世價值「愛與和平」,並透過劇情與人物展現的自覺與頓悟,帶給聽眾精神上的富足。

音樂是共通的。

無論在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慈悲頌》里表達的對人類苦難的理解和同情、對善良和悲憫的讚美,以及對生命的終極思考,都是共通的。

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 —— 譚盾老師用既宏偉又細膩的音樂展現了對生命的熱愛與禪宗的智慧,我很榮幸自己能成為如此音樂的一部分。

——男高音歌唱家 王亢

《慈悲頌》是每個人心的歷程,探索心底的力量和慈悲。

——男中音歌唱家 沈洋

《慈悲頌》里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對眾生的慈悲,對平等的追求。和它在一起,我體會到無限正念的能量,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歸零的洗禮。

——原生態女高音 譚維維

絲路敦煌壁畫故事,再現世界舞台

《慈悲頌》像詩、像歌劇、又像電影,整個格局共分六幕,每幕相互獨立,看似並不存在直接的關聯,但同時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繫,道出了從「因果」到「涅槃」這一過程的深刻思考。

【第一幕:菩提樹下】經典唱詞

「在這個世上,從細小的螞蟻,到巨大的恐龍,生命,都平等。人與萬物要和,人與眾生要愛。」

【第二幕:九色鹿】經典唱詞

「恩人永遠不能背叛,朋友永遠不要棄放;沒有嫉妒,只有讚歌,沒有自私,只有分享,沒有貪婪,只有捨得,沒有傷害,只有和歡。」

敦煌莫高窟 第3窟

【第六幕:涅槃】經典唱詞

弟子:「您是神嗎?」

佛陀:「不是!」

弟子:「您是神的兒子嗎?」

佛陀:「也不是。」

弟子:「您是神派來的嗎?」

佛陀:「更不是!」

弟子:「那您到底是什麼?」

佛陀:「我是……覺者……

敦煌莫高窟 第158窟

我把對生命的理想放進了《慈悲頌》里,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譚盾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Copyright 2018 Ciyuanhai

Powered by: 慈願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91歲星雲大師:我一生與病為友
成功的人寥若星辰,但我們仍可做那一顆星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