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誇他老實,善終的功臣,智略堪比劉伯溫,九字方針一統天下

朱元璋誇他老實,善終的功臣,智略堪比劉伯溫,九字方針一統天下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農曆四月

時任戶部侍郎郭恆被御史告發,稱其勾結同僚,謀吞稅賦。時值朱元璋整飭吏治,明太祖下令追贓的同時,實行法外施刑,將涉案的官吏,從六部到地方牽連人數多達幾萬人,不分青紅皂白一併處決。

當時剛赴任僅月余的禮部右侍郎朱同,被人誣告,也牽連其中,按律當斬。但明太祖念其父為國操勞半生,曾在退隱前曾向他討要「免死金牌」,留給兒子朱同。於是朱元璋開恩,賜朱同自盡,讓其非常體面的離開人世。

朱同的父親,不是別人,正是為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戰略方針,幫助朱元璋逐鹿中原,定鼎天下的大學士朱升。

朱升

朱升,表字允生,生於安徽休寧,因其誕生於太陽初升之時,其父對其寄予厚望,便為其取名為朱升。少年時代的朱升,便投名師訪高友,學富五車,深諳治國之道,後來回鄉開館講學。雖然朱升曾經擔任元廷官職,在池州路擔任學正,但朱升自知元廷時日無多,於是辭官還鄉。但此時池州經常被捲入戰亂之中,並不太平,於是朱升遷居歙州石門,在那裡教書講學。

1357年,時年29歲,剛剛當上主帥的朱元璋率軍攻破徽州,部將鄧愈向其推薦隱士朱升,稱其博學多聞,而且在這一地區聲望很高。年輕的朱元璋前去拜會朱升,當時朱升已有58歲,他建議這位年輕的軍事統帥,秘密擴張自己的軍事勢力,並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三條九字戰略方針,而朱元璋聽從朱升的意見,並將其請到軍中。

古代軍隊

之前朱元璋因為聽從李善長等人的建議,已經攻克集慶(現在的南京),並改名為應天府,此地經濟富庶,雄踞江東,成為朱元璋問鼎天下的根據地。儘管此時朱元璋麾下擁有十萬雄兵,但周圍強敵環飼,不僅有元廷的殘餘勢力伺機反撲,而且周邊的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地方實力派對其也是虎視眈眈。

何冰飾演的劉伯溫

朱元璋命麾下眾將,為其開疆拓土,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讓朱元璋在今後的作戰中,進退自如(高築牆)。而且朱元璋下令,恢復境內的農業生產,開墾荒地,將休養生息和發展經濟作為頭等大事。畢竟糧食是穩定人心的基礎,而且生活富足了,自然有大量百姓前來歸附(廣積糧)。

朱元璋

而壯大實力的朱元璋,要克服驕傲自滿的心理,不要貿然稱王稱帝,留給敵人進攻自己的口實。而且朱元璋在跟對手們交鋒時,也是避其鋒芒,批亢搗虛或是蠶食分化敵軍陣營,暗中壯大自己的實力。在競爭對手們陳友諒、張士誠稱王稱帝的時候,朱元璋也僅自稱「吳國公」。直到消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北伐蒙元的時候,朱元璋才在南京登基坐殿。主席對朱元璋身邊這位謀士特別推崇,認為朱升是「九字國策定江山」。

朱升作為謀士,為朱元璋出謀劃策,盡職盡責,後來擔任翰林學士,負責制誥和編修國史。朱元璋對其也頗為讚賞,稱其「為人老實,是耆哲之英傑」。但天下初定後,很多功臣良將沉迷於榮華富貴的迷夢時,朱升卻選擇功成身退,告老還鄉。這一舉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連極富智謀的李善長、劉伯溫、宋濂等人都不解其意。

朱元璋和謀臣

七十一歲的朱升執意還鄉隱居,雖然朱元璋多次挽留,但朱升還是執意請辭,朱元璋無法,只能放還。但次子朱同因在朝為官,朱升為了保住孩子性命,向皇帝討要免死券,但沒想到的是,朱同還是死於非命。而朱升辭官後,沒有回到老家休寧,也沒有去歙縣石門,可能是看透朱元璋將來的作為,朱升為了避禍,而是帶著妻子輾轉多處,在鹽城南龍港定居,第二年在此病逝。

朱升墓

雖然朱升沒有李善長、劉伯溫那種安邦定國的才能,但此人可以說是最早看透朱元璋為人的功臣,寧可葬身於鄉野,也不願亡命於兵刃之下,也許這就是朱升比李善長、劉伯溫(相傳被胡惟庸毒害身故)的高明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衣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波蘭翼騎兵,小國的精銳王牌,戰鬥力強裝備精良,曾改寫歐洲歷史
曹操的心腹保鏢,比典韋許褚厲害,文武雙全,跟趙雲陳到一樣低調

TAG:錦衣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