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前P2P平台的困局與出路:如何斷臂求生?

當前P2P平台的困局與出路:如何斷臂求生?

網貸之家專欄頻道

700+互金意見領袖、投資達人入駐

10000+原創投稿

授權網貸之家發布

作者 |薛洪言

(蘇寧金融研究院 高級研究員)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8年3季度網貸行業交易額3748億元,環比下降29.48%,同比下降49.24%。進入10月份以來,成交量繼續萎縮,當月成交1023億元,環比下降7.65%。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行業數據低迷的背後,是一個個單一平台在經營上遇到困局。本文將從頭部平台的業務數據著手,以點及面,剖析P2P行業當前的困局,以及困局之中,如何斷臂求生?如何破局?

1

從頭部平台看P2P行業的發展困局

以截止2018年10月末待還餘額排序,本文選擇陸金服、玖富普惠、宜人貸、人人貸、愛錢進、拍拍貸、微貸網、你我貸、團貸網和51人品等10家平台(下稱「前10大平台」)作為頭部平台代表,進行如下分析。

首先,當前的行業環境下,頭部平台的市場地位在提升。2018年6月-10月,行業待還餘額從10292億元降至8323億元,降幅為19.14%;前10大平台則實現了待還餘額的基本穩定,微增22億元,市場集中度從34.33%提升至42.72%,4個月內提高了8.39個百分點。

不過,儘管頭部平台還能保持待還餘額的微弱增長,但受潛在資金流出壓力影響,各家均放緩了新增貸款的發放節奏。

從數據上看,除陸金服之外,6月份以來,幾家頭部平台的月度放貸金額呈下降態勢,9月份是個例外,放貸數據出現了回暖跡象,其中微貸網當月放款量更是從41億元驟增至215億元,不過進入10月份,平台放貸量重新回歸下降趨勢。2018年10月,前10大平台合計發放貸款386億元,環比下降200億元,較6月減少112億元。

頭部平台尚且如此,行業數據更不必說。2018年6-10月,P2P行業月度借款人和出借人降幅分別為39.57%和44.32%。在整個消費金融行業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借款人數量的快速下降並非源於外部因素,而是P2P平台主動限流的結果,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作為信息撮合中介,出借人規模決定了P2P平台的放貸資金規模,出借人數量的持續下降於P2P平台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持續削弱平台的發展根基。

一是放貸能力下降,核心業務萎縮。出借人數量下降直接帶來資金凈流出的局面,此時,有限的資金往往被優先用於債轉項目,以確保出借人的順利退出,緩解出借人的恐慌情緒。借款人的新增需求優先順序延後,得不到滿足,必然湧向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機構。一出一進之間,P2P在消費金融行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會持續下降。

二是發展根基被削弱,平台元氣大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借款人是P2P平台的衣食父母,放貸能力的下降直接帶來營收能力下降,為了活下去,平台傾向於壓降成本,降薪、裁員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並伴隨著核心人才流失,動搖了發展的根基。即便平台能夠緩過來,最終拿到備案,也已經元氣大傷了。

三是平台營收能力的下降,反過來會進一步削弱出借人信心,導致出借人加速出逃,形成惡性循環。

種種跡象顯示,市場中不少P2P平台已經陷入上述惡性循環的漩渦之中,業務下降、人才流失、出借人出逃……

2

以空間換時間:

輸出資產,斷臂自救

該怎麼辦呢?

首要的一點是積極配合備案檢查,拿到備案,才能有效挽回出借人信心,中斷整個惡性循環的鏈條。

問題是,時間恐怕不夠。根據2018年8月全國P2P網貸整治辦下發的《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備案工作大致分為三步:

一是歷經自查、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等三輪核查,以2018年12月底為截止日期;

二是符合條件的平台獲准接入信息披露和產品登記系統,試運行一段時間,具體時長未知;

三是條件成熟的機構按要求申請備案。

最樂觀估計,上述步驟走完,至少還要大半年的時間。於平台而言,需要和時間賽跑,在拿到備案前要想方設法保住平台持續經營的基本盤面,即借款人、出借人等用戶基礎和相對穩定的員工隊伍。

出借人的流失是必須接受的客觀趨勢,可以延緩但難以扭轉。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吸引新用戶的成本大增,留住老用戶相對容易,不斷提高老用戶的復投率就成為重點工作。

據微貸網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2018年上半年,復投出借人貢獻了95%的放貸資金,某種程度上表明新用戶獲取之難。2018年下半年,新用戶獲取難度進一步加大,老用戶的貢獻率預計進一步提升。

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取決於營收的穩定性,而營收的來源則是借款人。既然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借款人需求,平台還可效仿金融科技開放平台,將借款人撮合給各類資金充足的持牌機構,即發掘B端資金。以小贏科技為例,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投資者和機構融資夥伴貢獻了15.8%的資金。

問題是,2018年6月份以來,B端資金在紛紛遠離P2P平台。不難理解,爆雷潮後,P2P平台不確定性大增,B端資金追求安全第一,並不如個人資金那般穩定,雖然個人資金也受情緒影響。B端資金的「逃離」,說明市場對於P2P平台的機構信用缺乏信心,此時,拓展B端資金,難度要遠遠高於個人資金。

於P2P平台而言,籌不到資金,資產能力萎縮。與其任由借款人自然流失,倒不如主動把借款人導流給持牌金融機構,賺個流量費。借款人是P2P平台的核心資產,如此操作,難免有飲鴆止渴之嫌,不過在需要以空間換時間的特定時期,未嘗不是一種斷臂求生的活命方法。

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入有實力的股東,以股權換時間。2018年下半年以來,不少P2P平台選擇帶血IPO上市,某種程度上,也有這個效果。

3

前景展望

凡事都有兩面,困境尤其如此,過不了這個坎,是側畔沉舟,過了這個坎,便是柳暗花明。

自2007年國內成立了第一家P2P平台,在短短十年時間內,P2P行業起起伏伏,不乏大起大落,算是見過不少大世面。騙子們自不必提,對意欲長遠發展的從業者而言,P2P一直缺乏一個「合規」的身份,可能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遺憾。

P2P爆雷潮的出現,於平台正常經營而言,是一種暴擊;於平台獲得合規身份(備案)而言,也是一個催化劑和加速器。這大概可以算爆雷潮送給P2P平台的禮物和饋贈。

只是,誰能得到這種饋贈呢?

作者:薛洪言

簡介:蘇寧金融研究院 高級研究員。

版權聲明:文章系作者原創作品,已授權網貸之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並註明原作者。

來源 | 網貸之家專欄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

之家。

精彩爆文

點亮網貸之家「星標」,就差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貸之家 的精彩文章:

清華教授:中國經濟不是衰退期,大家不要緊張

TAG:網貸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