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後資管新規時代:私人銀行業務的進化與蝶變

後資管新規時代:私人銀行業務的進化與蝶變

資管新規正式發布以來,配套的實施細則正漸次落地,大資管行業的銀行理財、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私募正面臨著一場巨大而深遠的變局與重構。資產管理是藥材,財富管理是藥方,私人銀行是「御醫」。藥材行業競合格局的改變需要「御醫」加快轉型。與此同時,老齡化時代高凈值人群的需求已經出現理財恐慌與傳承焦慮並存的現象。監管規制、行業洗牌、需求升級都在催促私人銀行業與從業者加快自我進化與凈化,實現轉型與蝶變。

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們認為最近二十年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的邊界趨於模糊。一方面,「前店後廠」或「廠店合營」,即資產管理產品的研發提供與產品銷售及配置的結合,逐漸成為大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私人銀行服務高凈值客戶的通行模式。另一方面,產品組合與資產配置的價值依然彌足珍貴,「御醫」的藥方需要博採眾長的好藥材。無論是傳統的人與人深度溝通的信任託付,還是新興的人工智慧投資顧問,私人銀行服務的內在邏輯需要從賣產品向賣組合、出方案升級,從提供選項向全權委託資產管理轉型,從服務財富的保值增值邁向追求財富與人的和諧傳承

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起源於證券公司的探索突破,萌生於對抗通脹「跑贏劉翔」的樸素願望,推廣於銀行零售業務的去儲蓄化,發展於基金、信託等主體的共同參與,融合於銀行等客戶渠道大平台。後資管新規時代,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正迎來差異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的新時代,跨界融合正在重塑財富管理行業格局。新規之後的監管跨界、產品跨界和科技跨界將深刻改變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面貌,助推中國私人銀行業在第二個十年走向成熟。

首先,監管部門與財富管理機構在擁抱科技的方向上達成共識。新近出台的銀保監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配套規定取消「首購網點面簽」的限制,充分展現了監管當局對新科技和媒介的尊重。其次,以私人銀行為代表的財富管理行業已形成互利共贏的「立體式生態圈」,各機構之間產品的交叉投資越來越深入,沒有哪家機構在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時可以只提供自己的產品。最後,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創新,正在將金融行業推向金融科技化的新時代

我們認為,後資管新規時代,得高凈值客群者得天下,私人銀行勢必成為泛資管行業私募產品的主要代銷渠道。在心懷樂觀願景的同時,我們必須保持理性和穩健,構建謀篇長遠的資產配置服務。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需要規模化運營高凈值客戶服務和精細化深耕家族財富管理業務的「雙輪驅動」,依靠金融科技和專業隊伍打造投資顧問型的私人銀行服務模式。一手推動防範資產泡沫和資產輪動周期風險的產品供應和配置方案,另一手構建財富傳承與家庭規劃的全周期價值鏈並配套相關諮詢方案服務。

關於高凈值客戶服務的規模化運營,中國私人銀行業已經積累十幾年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時至今日,私人財富管理在中國的廣度與深度已遠遠超出2007年行業發軔之時。中資銀行對私人銀行業務模式的認識雖有反覆,但也已形成共識:不能走外資同行激進銷售、急於求成的老路,也不能走所謂事業部模式自立門戶、以鄰為壑的邪路。在資產配置與資產管理方面,後資管新規時代的私人銀行從業者要踐行一套以方案設計為宗旨的服務哲學,從私人到法人、從搖籃到天堂;要構建一條圍繞家族需求的生態鏈,涵蓋生活與生意、金融與非金融之需;要構建一個開放式、順勢而為、逆勢布局的資產配置平台,遵循財富管理的「鐵律」;要打造一支有專心更有恆心的專業化隊伍,開闊眼界、提高境界、把守邊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必須承認,在資產配置價值鏈上,商業銀行私人銀行等體制內金融機構並未成為最高附加值的獲取者,過去十年私人銀行及銀行理財服務過度依賴了「剛性兌付」的影子。我們認為,未來銀行私人銀行業務面臨財富管理關係重構,權重頗大的銀行理財「代銷化」,法律關係的邊界消解「剛性兌付」的結界。在大資管行業從影子銀行向真資管、主動管理轉型的過程中,中資銀行私人銀行部門應該厚植主動管理的投研能力,提升資產配置的標準化和訂製化水準,逐步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領先的大類資產配置FOF及MOM管理人。

關於金融科技賦能私人銀行服務,既要著眼新科技、新媒介、新路徑對70後到90後私人銀行客戶的新行為塑造,也應深化智能投顧和機器人客戶經理對私人銀行業務流程的優化。金融科技通過利用新興技術對傳統金融進行改造、革新乃至顛覆,機器人客戶經理、智能投顧等新技術將改變新生代私人銀行客戶的金融行為。社會變遷和代際傳承使精英人群生活理念為之改變,對於財富幸福感的追求方式和需求層次都在提升,國際化醫養、後代教育、品質生活、終極關懷和家族傳承成為私人銀行整合服務的主要資源鏈條。

在資產配置方面,智能投顧存在四點局限性:一是環境切換之惑,類似「分段函數」模型難以準確判斷市場是否以及何時進行環境切換;二是正交資產樣本的有限性,選擇盡量多相互正交的資產面臨諸多現實困難;三是智能投顧模型求解的障礙,模型如何結合具體實際情況中的約束條件來獲得持續有效的方案是一大難點;四是另類資產的融入困境,目前智能投顧主要是用流動性較好的ETF或公募基金等標準化產品進行投資組合,難以兼顧PE及開放周期不規則的私募等另類產品。由此,在個性化環節仍然需要持續的、有溫度的互動溝通和專業介入,中國第一代私人銀行家們需要堅定信心、「人機攜手」,幫助客戶實現對財富增值和傳承的美好嚮往。

關於家族財富管理業務的精細化深耕,在加強科技賦能的同時,面對超高凈值客戶創富、守富、傳富「三位一體」的需求,私人銀行業需要打造立體式私人財富管理體系。信任託付、陪伴改革開放以來的財富人群(尤其是企業家)傳承,是中國第一代私人銀行從業者的歷史使命。傳承家業和企業家精神需要行業同仁操持金融為術、法治為本、文化為魂的理念,在修身治業的家國情懷中去實踐家族財富管理的「供給側革新」。四十年芳華過後,中國民營企業家客群的需求主要圍繞投融資一體化、高端資產配置、家族財富管理、跨境金融以及家業治理整體方案。為企業家提供包括投融資和家族財富管理在內的綜合服務,需要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提供「五個金手指」的全方位服務,即高端保險、在岸與離岸家族信託、海外資產配置、PE股權配置、授信融資,唯如此方能打造立體化、全周期的私人銀行財富管理體系。

首先,中資銀行需要在家族辦公室業務領域嘗試體制機制創新的頂層設計。其次,私人銀行從業者要持之以恆地向客戶輸出值得信任的正能量。家族財富管理是金融、法律、文化的集大成者,只有誠信、專業並從長期甚至長遠世代真正為客戶考慮,才會贏得家族幾代人的認同併產生可持續的價值。在浮躁的環境下,家族財富管理從業者需要「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再次,要旗幟鮮明地拋棄剛兌,擁抱價值投資。家族財富管理的資產配置邏輯是有耐心的資本、有長情的投資、有深度的傳富。家族傳承「三生三世」的美好嚮往顯然不能寄望於信託公司等自我感覺「保剛兌」。最後,要把家族治理作為家族財富管理的頂層設計。家族信託、全權委託資產管理、家族辦公室服務三位一體運用於從私人到家族、從家族到家業的無邊界服務,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那些已經三代共治或四世同堂家族的深切需求。需要統籌考慮的不僅是家族決策規則,更是世襲罔替的家業制度。因此,規劃家族治理、設計家族憲章是私人銀行家的本職。

「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私人銀行業務未來仍然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一片藍海。中國私人銀行從業者必將在行業進化與自我凈化的歷史中收穫閃閃發光的人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研究觀點。作者孔慶龍系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銀行部總裁;聶俊峰系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銀行部總經理。)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家族辦公室案例集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