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上佳盆景,更須古雅之盆、奇峭之石為佐

上佳盆景,更須古雅之盆、奇峭之石為佐


上佳盆景,更須古雅之盆、奇峭之石為佐

盆景微雜誌

中國盆景自宋代發展至今, 歷經變化, 但有一個根本的追求不變, 這就是對古拙的追求。中國盆景尚古拙的傳統是在兩宋之際就確立的。兩宋時流行的古松、古梅、石菖蒲等, 無不崇尚古拙。明人屠隆說:「盆景以几案可置者為佳, 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 高可盈尺, 本大如臂, 針毛短簇……令人六月忘暑。」 他認為古松有一種古淡幽雅的美。配盆等也要追求古雅, 好的盆樹「 更須古雅之盆、奇峭之石為佐」 。

明文震亨說:「 古梅蒼蘚, 鱗皴苔須垂滿, 含花吐葉, 歷久不敗者矣, 亦古。」 13松要古淡, 梅也要奇古, 古梅蒼蘚, 大有拙意。清人金農有詩詠古梅道:「 老梅愈老愈精神, 水店山樓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滿把, 始知明月是前身。」這位晚年極愛畫古梅的畫家最愛梅花古拙蒼莽的韻味。

唐代以來, 文人有養石菖蒲的風習。石菖蒲是菖蒲和石相依偎的藝術, 一盆案間的石菖蒲, 微波淡淡, 綠意盈盈, 真是清泉碧缶, 古趣盎然。蘇軾說:「 石菖蒲並石取之, 濯去泥土, 漬以清水, 置盆中, 可數十年不枯。雖不甚茂, 而節葉堅瘦, 根須聯絡, 蒼然於几案間, 久而益可喜也。」 14張耒描寫他案頭的石菖蒲說:「 爰有瓦缶, 置水斗許, 間以小石, 有草郁然, 俯窺其根, 與石相結絡沒, 其生意暢遂, 顏色茂好。」 15人們愛石菖蒲, 愛它在古趣中透出的生機。

中國盆景藝術在發展中形成很多流派, 如揚派、蘇派、嶺南派、徽派、閔派等, 流派紛呈, 但有一個共同點, 都表現出對古拙風格的摯愛。如蘇州的樹樁盆景很有特色, 樹榦多枯拙, 小枝必虯曲,枝葉參差, 頗見嶙峋之態。蘇派利用榔榆所做的盆景, 也多體現出拙態。揚派的盆景多選怪石老木, 追求枯潤之美。徽派的古梅頗著名, 追求古傲蒼勁的風韻。福建盛產榕樹, 所以閩派盆景也多在榕樹上做文章, 氣根叢錯, 干根一體, 樹榦搖曳多姿, 風格古淡。

中國盆景追求古拙之趣, 不是病態, 它通過古拙要表現世界的真實。宋人戴盆梅詩中有「 剝盡皮毛真實在」 的詩句, 剝鑿梅枝, 剝去的是一個表面上華麗的喧囂的表象, 它不是世界的本相。盆景藝術是要刊落浮華, 直擊本相, 由幻及真。不是盆景藝術家獨愛老根, 在盆景藝術的形成期, 藝術家就深知, 要從根本上反映世界的秘密, 在幾乎死寂的形式中說新生, 說一個生生世界的真實相。

竹冷秋窗凈, 石瘦盆池清, 盤曲古梅影, 悠然扣我心。好的盆景給人心靈的寧定, 一縷案頭的清芬,可以斥退外在的滾滾風煙。其實我們在現代盆景藝術家周瘦鵑的盆景中, 就能感受到這種凜凜清氣。

南宋蕭東之《古梅》詩云:「 百千年蘚著枯樹,一兩點春供老枝。」 正像本文前面所舉的那位法國學者所說的, 中國盆景常常是幾片嫩綠鵝黃的葉,與蒼老虯曲的古枝形成強烈的對比。枝愈枯愈好, 葉愈嫩愈佳。幾片葉是當下的鮮嫩, 枯朽枝是百千年的老枝, 古淡和秀潤就這樣結合到一起, 將當下的鮮活揉進了歷史的幽深中, 從而寄寓人們獨特的歷史感、宇宙感和人生感。體現了中國人對生命的認識。

中國哲學有一陽來複的觀念, 無往不復, 循環不已, 這就是「 天地之心」 ——— 宇宙生命的核心精神。程頤說:「生意闖然, 具此全美。」 所謂「 闖」 , 就是枯楊生華, 於沉寂中的躍起, 體現強烈的生命力, 洵為宇宙中至美之物。中國藝術於枯拙中追求新生的觀念, 正受到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

中國人欣賞古拙, 並非是欣賞反常的美。在中國美學看來, 體現出生生之意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就盆景來說, 我們可以想像, 紫色的鈞窯瓷盆里有湖石几許, 一枝古梅盤旋, 展現其婉轉而流麗的身姿, 虯曲的枝頭, 但見得幾朵粉白色的梅花淺斟慢酌, 散發出淡淡的幽香, 這香氣如同一團輕霧在葉間徘徊, 又像是在你的心中輕輕地打開一幀畫卷。難道這樣的景緻和氣象就只能以「 丑」 來概括, 什麼是美, 美難道就必須如牡丹一樣艷綽、芍藥一樣芊綿?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往期精彩內容回放

點擊閱讀》》》

(下拉查看內容)

人物篇

知識篇

鴻江故事篇

視頻篇

一場關於盆景界的革命行動即將打響!

盆友們請加以下微信備用。

商務合作、投稿、諮詢請長按識別鴻江盆景客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老張的屋頂盆景園
古代佛像之美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