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則天殺兒殺孫為讓武氏繼位 為何又傳位於李顯?原因只有2個字

武則天殺兒殺孫為讓武氏繼位 為何又傳位於李顯?原因只有2個字

(說歷史的女人——第494期)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曾經權勢通天,天下沒有她辦不到的事情。她為了掌控朝廷,幾乎什麼事請都能做得出來。她殺女兒,殺兒子,甚至殺孫子,幾乎殺光所有李氏皇族的男丁,終於當上了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了。但她在晚年選繼承人的時候,出現了意外。就是說,武則天殺了那麼多李氏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親生子女,目的就是想讓武氏繼承大統,讓江山永遠傳給她武氏家族,可為何到頭來她又傳位給了李氏?而且是傳給了她的三子李顯,而不是曾經被她改姓武的四子李旦?為此,史家給予了很多解釋和猜測,但答案最終在一代名臣狄仁傑的一席話里出現,事實上其中原因只有2個字便可以概括。這兩個字當然狄仁傑並未明確說出來,但這兩個字輻射出的極大的威力,使武則天永遠不可以抗衡的,所以她只有敗下陣來,乖乖地還政於李唐。那麼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欲知詳情,本回分解。

性格決定人生。先看武則天的性格。不能不承認,武則天是位極具個性的人,是不能以一般的女性來定論的。她十四歲時入宮,因舉止不俗被唐太宗封為五品才人,被賜號「武媚」。不管唐太宗對武則天的性格是否認可,但可以說他一直對武則天的氣質是頗為欣賞的。相傳李世民曾有匹叫獅子驄的名馬,長得很肥壯,但性格很暴烈,沒有人能馴服它。武則天見到那匹馬後就自信地對李世民說:「只要你給我三件東西,我就能制服它!」李世民很好奇,就問她要哪三樣東西。她說,「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對於野性難訓的馬,得以暴制暴。先用鐵鞭抽打它,如它不服,則用鐵棍敲它的腦袋;若還不馴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

李世民聽後,頗為欣賞武則天的氣魄。但武則天並未因此而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她只是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原因有許多,但有一條,做為武將出身的李世民雖然欣賞武則天身上的勇武之氣,或者說是男子漢氣魄,但她不足夠溫柔。而對於男人來說,越是威猛,越是有男子漢氣魄的,也許越喜歡溫柔的女性。比如楚霸王項羽,她的虞姬可足夠溫柔。與之相反,不太具有男子漢氣魄的劉邦,才會喜歡霸氣而彪悍的呂后,這也許就是陰陽互補理論。不過李世民不喜歡武則天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也許有一種預感,武則天這人性格太強,或者太有志向,如果太抬舉她,她以後會不會稱霸後宮?甚至會不會幹涉朝政?會不會擾亂朝綱?所以李世民始終沒有提高她的地位是可以理解的。

可李世民儘管沒有給武則天什麼機會,但也沒有打壓她,這就等於給了她機會。因為對於想幹事情的人來說,機會都是自己找的。於是在李世民生病期間,武則天找機會跟太子李治套近乎,搞不定皇帝,就打太子的注意,這也是有遠見啊,呵呵。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按照慣例,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被送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她沒有忘掉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當然李治怎麼能忘掉她?這也許正是武則天的高明處,當李世民的皇后可以榮耀一時,但老頭子死了以後怎麼辦?她瞄準的是李世民的下一代,搞定李治才可以榮耀一世!

果然在兩年以後,武則天就被李治重新納入宮中了。往事如煙,武則天的人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可以說,她能二次進宮,已經成功了一半。前途儘管充滿未知,但只要邁過這個坎,一切將重新洗牌,就意味著什麼都可能發生。武則天抓住了這個機會。她很快競爭掉幾乎所有的對手,包括王皇后和蕭淑妃等。當然她也是有一張牌的,就是她在第二次進宮前就已經懷孕。因為在她被送入感業寺為尼的第二年,李治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時,到感業寺進香,曾與她見了一面。當時兩人互訴離別之情,不用說,皇帝就把她,或者說,她抓住良機被皇帝臨幸了。這一招很高明。所以她再次進宮不久便為李治生了後代,而且,她運氣超好,第一胎就是兒子,就是後來的太子李弘。這李治怎能不高興?很快,武則天便被拜為二品昭儀。

這第一步就凸顯出武則天的高明。不過這也顯出了她的負面的一面。因為這畢竟是違反人倫道德的事情,豈能以一人之身而侍父子二人?如果李治足夠有眼光,應該像他父親李世民那樣,疏離武則天。但李治畢竟不是李世民,不是千古一帝,他陷入了武則天的圈套。武則天開始實施她的計劃。她為了徹底搞掉王皇后,不惜殺害自己親生女兒。她生下李弘之後,過了兩年又生下一個女孩即安定思公主。可這個女娃娃還不知道公主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就做為武則天的棋子被利用而犧牲掉了。

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後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望,逗弄公主玩。當王皇后出去後,武則天趁沒人將女兒掐死,又蓋上被子掩飾。正好李治來到,武則天假裝歡笑,打開被子一同看孩子,發現女兒已經死了,武則天大哭。李治問身邊的人誰曾經來過,身邊的人都說皇后剛剛來過。於是李治勃然大怒,並懷疑是王皇后暗殺了他的女兒。武則天於是趁機哭泣著訴說王皇后的罪過。從此王皇后在李治心中徹底被抹去,最終導致廢后。

為了扳倒第一個敵人王皇后,武則天殺了自己的女兒。第二步接著走,就是殺兒子了。唐高宗李治立的太子是李弘,即武則天長子。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內外讚譽,並深得父親李治的寵愛和器重。因為高宗李治後期多病,所以很有可能禪位李弘。這當然成為他母親武則天的一個大敵。於是武則天就第二次下狠手,殺子!據《新唐書》和《唐會要》記載,李弘是被武則天鴆殺的,也就是毒死的。武則天殺兒子李弘還有別的原因。就是李弘曾經為他的兩個姐姐即蕭淑妃的兩個女兒求情。李弘留在長安監國時,發現宮中幽禁著兩位異母姐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倆人因母蕭淑妃獲罪,年齡很大了仍不能出嫁。李弘懷著悲憫之心奏請父皇恩准她們出嫁,這當然違背了武后的旨意,因為蕭淑妃也是武則天的敵人。

武則天跟兒子李弘還有個矛盾是,太子選妃未能如武則天之願。武則天最初選擇的太子妃是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但定下婚期後楊氏竟被武則天的外甥賀蘭敏之姦汙,婚事被破壞。這就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和疏離。有這些矛盾,再加上李弘是自己潛在的最大政敵,所以武則天就毒死了兒子。不過關於李弘的死,歷來有所爭議,據司馬光等後世學者研究,認為李弘因體弱多病,最終得了肺結核病死的。總之,武則天的又一個強大的政敵太子李弘活了23歲就死了。而此時的武則天51歲,政治生涯開始進入黃金期,前途一片光明。

李弘早逝後,高宗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此時的武則天可能會後悔,至少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一方面她因自己能生孩子和會生孩子而成功,她共生了6個孩子,竟然有4個兒子,並且不像前朝許多妃嬪一樣,生的兒子總有傻的,他的兒子一個比一個聰明,深得皇帝喜愛;另一方面她會為自己生了那麼多政敵而後悔。她的次子李賢也很能幹,他做太子期間多次監國,得到朝野內外稱讚。按說,自己的兒子越能幹,當媽的越高興才對,可是,武則天不,兒子越優秀,她越恐慌。毫無疑問,次子李賢依舊是自己潛在的政敵。咋辦?接著殺唄。但這時她陷入了猶豫。自己已經殺了一子、一女了,接著弄,會不會讓別人起疑?那個李治也不是傻子啊。得想個新的辦法,先把他趕走,再做打算,不能著急。

於是她找了個機會。當時有個術士叫明崇儼,深得高宗和武后喜歡,他曾經在皇帝和武后面前說過李賢的壞話,說他不堪繼承大統,使李賢很討厭這個術士。這本就增加了武則天和李賢之間的矛盾。後來這個明崇儼被強盜刺殺,一時抓不到兇手,武則天就懷疑是李賢殺的。這時正好有個叫趙道生的人,他之前是李賢的男寵,他承認說術士是李賢派他殺的。於是武則天藉機突然搜查李賢的住處,發現有兇器之類的東西,就要求皇帝李治以謀反罪嚴厲處置李賢。就這樣李治把李賢廢為庶人,流放巴州。但武則天還不死心,4年之後,即684年,高宗李治剛去世一年時,她又派遣酷吏丘神勣赴巴州,拘禁李賢,逼迫他自盡,李賢29歲而亡。

李賢被廢后,李治又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為太子。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武則天真是後悔自己兒子太多了。怎麼辦?俗話說,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總不能接著害兒子吧。但是,不整他們咋辦?還得接著搞。三子李顯被立太子後,過了三年,高宗李治駕崩,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但高宗臨終有遺詔:凡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這給了武則天很大的權力。事實上武則天在高宗去世後就把持了朝政。但她沒有滿足,她的目的是稱帝。就還得把三子搞下去。接著找機會。

李顯剛當了一年皇帝後,就被武則天廢了。在684年2月,中宗李顯想扶植自己的外戚,就打算任命韋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大臣裴炎力諫,認為不妥。李顯生氣地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這口氣太大了點,你以為你是誰啊? 武則天以此為借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李旦還小,當然武則天臨朝稱制,完全控制了朝政。

至此,朝廷基本都是武則天一個人的了。她想廢皇帝就廢皇帝,想立皇帝就立皇帝,這天下還有比這更大的權力嗎?但她還不滿足。畢竟名義上還是他李唐江山。我要另起爐灶,打造我的武氏江山!那自己的四子,如今的皇帝睿宗怎麼處置?殺掉?不行,殺戮太多,會遭報應的,武則天也明白這些。再說,四子李旦已完全成了一個傀儡,根本對自己構不成威脅。那乾脆再廢掉他算了。不再裝了,這點比後來的慈禧太后爽快,慈禧掌握朝中大權幾十年,都沒有稱帝,那是在裝。武則天倒是直率。

於是,690年武則天廢掉睿宗李旦,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正式建立武周王朝。武則天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成了皇帝。武則天這人雖然心狠手辣,但相對於皇帝這個職業,她還算稱職。不管怎麼說,唐朝也罷,周朝也罷,江山依然穩固,社會繼續向前平穩發展。但武則天稱帝時已經67歲,再能幹也是會死的,她不得不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這時擺在她前面有兩條路。一是讓自己的親生孩子繼位,這個順理成章。但這裡面有個問題,自己好不容易當了皇帝,建立個新朝代,即周朝,如果自己的兒子繼位,再把我辛辛苦苦搞成的周朝改回唐朝怎麼辦?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所以得想辦法把我的周朝傳下去。

如果把武周江山傳下去,就得由姓武的人來繼位。可自己的孩子都姓李。這是個麻煩事。她突發奇想,事都是人辦的,只要權力大,啥事不能辦?改個姓不就完了!於是他乾脆就把四子李旦的姓氏給改了,讓其姓自己的武姓,李旦從此叫武旦。武則天就立武旦為太子。不過這有點像演戲。戲台上也確實有一角色叫「武旦」。你說讓他改,他就改了?好,他現在怕你,可以改成武旦,到你倆眼一閉,往土裡一鑽,他還聽你的話嗎?他難道不會再改過來嗎?到時候他又變成李旦,恢復李唐江山,咋辦?不中,這個不保險。於是武則天在大臣王慶之等的攛掇下又在她武氏家族裡物色接班人。

跟武則天血統最近的有兩個人,即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武承嗣跟王慶之等人關係好,就攛掇王慶之在女皇面前推薦立他為太子。但武則天本人卻喜歡武三思,想讓武三思繼位。這哥倆又發生了內部戰爭。武則天猶豫不決。按說,武三思這人很有手段,為武則天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武則天喜歡他。但武三思這人人品太差,陰險毒辣,他大權在握,殺害了不少朝中大臣,大家都比較恨他。相對來說,武承嗣這人雖然也不是個好貨,不過比武三思稍微強了一點點。關鍵是武承嗣會拉攏人,他拉攏不少大臣支持他。所以,晚年的武則天就陷入了矛盾中,一時不能定奪。

武承嗣和武三思一交戰,倒是給李旦或者武旦帶來了機會。其實武則天對於自己接班人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她還有個女兒,即她的次女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繼承了其母不少基因,也是比較有個性有能力的人,甚至也有野心,按說武則天也可以考慮她做為繼承人,但她首先否決了太平公主,為何?這個問題後面再說。當武則天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甚至在傾向於讓武氏家族繼承大統的時候,有一個人出現了。

歷史往往在走到一個關鍵點的時候,就會有一個關鍵人物出現,而這個關鍵人物就能改變歷史走向。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狄仁傑,武則天的重臣之一。當武則天再次打算立武氏家族的人為太子時,狄仁傑站了出來。他說,「不可!」

武則天說為什麼?於是狄仁傑就說了一番改變歷史的話。這番話直接擊中了武則天的軟肋。只要是人,不管他多麼強大都有軟肋,即便是金庸筆下武功超絕的大俠都有軟肋。狄仁傑說完這番話,徹底打消了武則天立武氏為繼承人的想法,決定傳位於李氏家族,並且,沒有傳位於李旦(或者武旦),沒有傳位於太平公主,而是傳給了她的三子,已經被她廢掉的、成了廬陵王的李顯。狄仁傑說了什麼話呢?就是咱們今天討論的中心話題,就是題目上說的兩個字。是這兩個字發出了極大的武則天不可抗拒的威力,把她最終擊倒,還政於李唐。

狄仁傑說,「陛下與武氏兄弟是姑侄關係,與廬陵王(李顯)是母子關係,侄子和兒子,你說哪個更親呢?當然是兒子更親了!陛下若立兒子為太子,等陛下千秋萬歲之後,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入太廟,與先皇共享世代香火祭祀;但若陛下立侄子為太子,您聽說過自古以來,有皇帝在太廟供奉姑母的嗎?」

這番話直擊要害,點中了武則天的軟肋,使她放棄了立武氏繼承人的念想。為何?因為狄仁傑拋出了兩個字,這兩個字無疑像一重磅顆炸彈,讓女皇不可抵制。因為,儘管武則天當上了九五之尊,達到權力的巔峰,也可以說是完全擺脫了他丈夫李治的陰影,擺脫了一個男人的控制,但是,她擺脫不了一群男人的控制,她仍然無可奈何地活在一個被男權控制的社會裡。狄仁傑的那番話其實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夫權」!

一句話,權勢通天的武則天,可以上天入地的武則天,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命名為「曌」的武則天,被人們成為「大聖皇帝」的武則天,永遠不能擺脫夫權的控制!

夫權早在數千年前,已經被中華民族的聖人孔子設計好了,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妻為夫綱的儒家信條,武則天抗拒不了。她逃不出儒家文化的終極設計。所以她只有認命,必須承認她是李治的妻子,是李氏家族的媳婦。所以她不可傳位於武氏,而且,不可傳位於李旦,不僅因為李旦被他改為武旦,還因為李旦並沒有被他丈夫李治生前立為太子。太子之位有且只有一個選項,就是李顯!很簡單,她武則天必須服從於夫權,必須先考慮丈夫曾經選定的接班人,此人唯三子李顯莫屬。這也就同時解釋了武則天不能立太平公主為接班人的理由,在一個男權的社會,一個夫權的社會,只能立男,不可立女。

對夫權的無奈,或者對夫權的妥協,這其實就是武則天的軟肋和局限性。縱觀武則天一生,她儘管當了天下的老大,滿足了自己的權力欲,但你細想想,她可為女權運動出過什麼力?在本質上,她仍然是輕視婦女的,並非因為她做為女人當了皇帝而提高了女人的地位。所以武則天就不足夠偉大。假設說,武則天真的傳位於太平公主,把女皇的位置傳下去,也就是說自她開始,中國可以由女人當皇帝了,打破了只有男人才能當皇帝的傳統了,就像英國或者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把女皇做為一種正常現象,才能說明她武則天是擺脫了夫權的,那麼她才足以偉大。可惜,她不能。

所以,武則天儘管為了稱帝,為了傳位,不惜殺子,殺女,甚至殺孫子,她曾鞭殺了自己的孫子,即次子李賢的兩個兒子,還曾殺死南安王李穎,逼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等自殺,唐朝宗室被她幾乎殺戮殆盡,但最終還是還政於李唐,原因只有2個字即可概括,即她永遠也擺脫不了:夫權。(文/一米暖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自古山東出好漢!水滸10大山東好漢排行榜 宋江第2 論作用此人第1
中國古代士的歸隱,到底隱含著怎樣的真相?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