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滕王閣序》中的洛陽典故|| 「跨界明星」杜武庫

《滕王閣序》中的洛陽典故|| 「跨界明星」杜武庫

原標題:《滕王閣序》中的洛陽典故|| 「跨界明星」杜武庫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武庫」,一方面指武器庫,一方面也可指杜武庫,即西晉時的杜預。


杜預是陝西西安人,出身名門望族。杜預博學廣識,且酷愛《左傳》,時常去洛陽東市買了燈油,夜裡為其一字一句地做注。司馬昭上台後,為了拉攏這位當世奇才,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別看杜預手不能射箭、身不會騎馬,但他在理政、制律、軍事、文學上建樹頗多,似乎擁有強大的可應對各種「戰場」的武器庫,遂被人送了雅號--杜武庫。別人問他咋這麼厲害?他笑笑說:「我不敢企及德性有多高,若是立功、立言啥的,恐怕就是小意思了。」可見杜預自信心爆棚。而事實亦是如此。


在我國歷史上,國家法典的注釋本與法典具有等同效力的,恐怕只有西晉的《張杜律》了。


晉武帝司馬炎執政初期,杜預在京師洛陽的河南尹擔任主官。其間,他參與制定了《晉律》,且與法律專家張斐一起逐條為其注釋,形成了簡潔、明了、易行的註解版《張杜律》,從而使《晉律》《張杜律》成為中國古代法典中化繁為簡的分水嶺。二律是兩晉南北朝時期唯一頒行全國的法典,也是這一時期影響最大、行世最久的法典之一,對隋唐乃至以後的法典制定影響巨大。

司馬炎的一大功績便是以滅吳為標誌的統一全國。而最終促使司馬炎啟動滅吳計劃的恰是杜預。


當時杜預出任鎮南大將軍,統領荊州駐軍。他專門訓練了一支精幹的特戰隊,突襲了東吳要地西陵。東吳大將張政匆匆敗下陣去,損失巨大。張政為逃避處罰,竟將戰損打折後報給吳主孫皓。這個機會卻被杜預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為了趕走張政這員悍將,就寫了一份戰利品清單讓被俘的東吳士兵帶了回去。孫皓看後大怒,果然將張政調回南京,派了一位監軍接替。


東吳臨陣換帥,軍事重地等同無守。杜預急報司馬炎,建議趕緊發起渡江戰役。司馬炎猶豫不決。


一天午後,司馬炎與大臣張華正在後花園的石桌上下圍棋,杜預的第二份急報就到了洛陽。司馬炎看後仍是沉默不語。張華接過報告看過,把眼前的棋盤一推,拱手說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東吳可輕易取之呀!」


司馬炎聞聽,才決定渡江滅吳。

杜預還在黃河上建成了一座橋。


杜預見孟津的渡口水流湍急,渡船會有顛覆的危險,就建議在其東北水勢平緩的富平津上修一座浮橋。這時有人反對說,商、周時期均建都於此,咋都沒在這兒建座結實的橋呢?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杜預立馬懟道:「那時的人們也說『以舟為梁』,知道這是啥意思嗎?他們說的就是浮橋嘛。」


於是橋建成了,這就是富平津浮橋,是我國古代黃河上最早、最長的浮橋,也是洛陽京畿內黃河上的第一座浮橋。

杜預64歲時被朝廷召回,任命為司隸校尉,不幸在回洛途中的南陽鄧縣去世,薄葬於洛陽偃師。如今新區亦有「杜預街」,以為洛陽人的感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河洛 的精彩文章:

探尋戲曲中的河洛人文|| 《北魏孝文帝》:拓跋遷都來洛陽
《滕王閣序》中的洛陽典故||張華秘尋「牛斗之墟」

TAG:人文河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