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安,開普勒:NASA向開普勒探測器發出最後指令

晚安,開普勒:NASA向開普勒探測器發出最後指令


開普勒探測器收到「晚安」指令的時間,恰好是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逝世388周年的日子。

  開普勒探測器收到「晚安」指令的時間,恰好是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逝世388周年的日子。


這是第一台在銀河系內搜尋行星的探測器,多年來,它的觀測證實了超過260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其中許多可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這是第一台在銀河系內搜尋行星的探測器,多年來,它的觀測證實了超過260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其中許多可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開普勒-186f行星的藝術概念圖,這是第一顆已知具有類似地球體積並且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開普勒-186f行星的藝術概念圖,這是第一顆已知具有類似地球體積並且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開普勒團隊關閉了探測器的安全模式,使其不會在無意間重啟系統。他們還關閉了信號發射器,從而切斷了探測器的通訊。

  開普勒團隊關閉了探測器的安全模式,使其不會在無意間重啟系統。他們還關閉了信號發射器,從而切斷了探測器的通訊。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終向開普勒探測器發出了結束工作的指令,這個發現了眾多新行星的探測器將進入「沉睡」狀態。


  11月5日,NASA證實開普勒探測器收到了最後一組指令,內容是斷開與地球的通訊聯繫。不知不覺間,距離這台探測器發射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九年。這組「晚安」指令意味著開普勒探測器的退休成為定局。早在10月30日,NASA就宣布開普勒探測器已經耗盡燃料,無法再繼續進行科學探索。


  開普勒探測器收到「晚安」指令的時間,恰好是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逝世388周年的日子。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於1630年11月5日去世。


  開普勒探測器的控制中心位於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大氣與太空物理實驗室(LASP),從這裡,控制團隊利用NASA的深空網路(Deep Space Network)向開普勒探測器發出了最後指令。LASP代表NASA和波爾航空航天技術公司(Ball Aerospace &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負責開普勒探測器任務的運行。


  開普勒團隊關閉了探測器的安全模式,使其不會在無意間重啟系統。他們還關閉了信號發射器,從而切斷了探測器的通訊。由於探測器處於緩慢旋轉的狀態,開普勒團隊必須很注意發送指令的時間,從而使探測器在通訊可用的時段里收到指令。


  開普勒團隊將繼續監控探測器,確保指令得到正確執行。目前,開普勒探測器正在安全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距離地球約1.46億公里。


  開普勒探測器於2009年發射。按任務團隊的話說,這台小小的探測器可以實現並超越NASA對它的期待。這是第一台在銀河系內搜尋行星的探測器,多年來,它的觀測證實了超過260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其中許多可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在開普勒探測器之前,我們還從未在太陽系以外發現過行星。「作為NASA的第一個行星搜尋任務,開普勒探測器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並且為我們在太陽系內外尋找生命鋪平了道路,」NASA科學任務委員會副主管托馬斯·祖伯臣(Thomas Zurbuchen)說,「它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可能存在著多少顆行星,而且啟發了一整個全新而活躍的研究領域。這個領域在科學界引起了轟動。」


  「它的發現使我們對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新的認識,並且照亮了群星之間令人神往的各種謎團和可能性。」開普勒探測器的數據表明,宇宙中存在的行星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得多。NASA稱,行星的數量可能超過了恆星。


  今年10月初,開普勒探測器將最後一批觀測數據傳回地球。據開普勒團隊介紹,現在所有的觀測數據都已經建檔並向公眾開放。也正是在這段所謂的「深空網路」時間,即開普勒探測器對準地球進行數據傳輸的時候,任務團隊了解到探測器已經轉入了無燃料可用的休眠模式。在評估了原因和接下來可能採取的措施之後,任務團隊做出結論,是時候讓開普勒探測器正式退休了。


  在長達9年的任務運行階段,開普勒探測器取得了「驚人的成就」。NASA下一階段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任務科學家帕迪·博伊德(Padi Boyd)說,開普勒探測器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了行星的銀河系,「而我們下一步就準備去探索這些行星」。TESS任務將成為開普勒任務的接班者。


  「它徹底改變了我們對自身在宇宙中所處地位的認知,」NASA天體物理學主管保羅·赫茨(Paul Hertz)說,「通過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及其科學任務,我們現在知道,行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比恆星更常見。」


  開普勒探測器在發射四年後遇到了麻煩,機械故障使它暫時停止了工作。


  當時,探測器已經完成了任務的初步目標。任務團隊通過大約每3個月移動一次視野的方法,使探測器恢復了運行,繼續下一階段的任務,即所謂的「K2」。


  開普勒探測器繼續尋找圍繞著恆星運轉的行星,尋找這些行星經過恆星時引起的亮度下降。最初領導開普勒科學團隊的NASA退休科學家威廉·博魯奇(William Boruk)說:「這就像試圖尋找爬過汽車車燈的一隻跳蚤,而這輛汽車處於100英里之外。」


  開普勒探測器在K2階段開始之後完成了18項科學任務。NASA稱,開普勒探測器在「退休」之前已經「充分發揮了潛力」,它進行了多次觀測活動並發現了數千顆行星。


  NASA將利用「第19次觀測」——開普勒探測器的最後一次觀測——的數據,來補充於今年4月發射的TESS任務的數據。而且,考慮到開普勒探測器多年來已經獲得的大量數據,任務團隊表示,在它的遺產中還可以了解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我們知道,開普勒探測器的退休並不意味著它的發現已經終結,」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開普勒項目科學家傑西·多森(Jessie Dotson)說,「我對還未從數據中獲得的眾多發現,以及在開普勒探測結果基礎上如何開展未來的任務感到非常興奮。」


  開普勒探測器的5大發現


  在2009年發射之後,開普勒探測器已經幫助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眾多行星。它主要尋找的是類地行星,即這些行星由岩石構成,圍繞其母恆星運行的距離適中,正好位於適居帶內。


  如果一顆行星位於適居帶內,意味著它的表面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使液態水得以存在。液態水正是生命能夠出現的重要條件之一。在8年的任務中,開普勒探測器發現了數千顆系外新星,其中有5個發現格外令人矚目。


  「地球2.0」


2014年,開普勒探測器取得了其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它發現了Kepler-452b,即所謂的「地球2.0」。

2014年,開普勒探測器取得了其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它發現了Kepler-452b,即所謂的「地球2.0」。


  2014年,開普勒探測器取得了其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它發現了Kepler-452b,即所謂的「地球2.0」。這顆行星具有許多與地球相似的特徵,儘管它遠在1400光年之外。


  Kepler-452b的軌道與地球相似,其接收到的恆星輻射量與地球大致相當,一年的時間長度也差不多。天文學家並不確定這顆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但表示如果地球上的植物能移栽到那裡,那應該可以很好地存活。


  第一顆圍繞兩顆恆星運轉的行星

系外行星開普勒-1625b的藝術想像圖,它可能擁有一顆衛星。

系外行星開普勒-1625b的藝術想像圖,它可能擁有一顆衛星。


  2011年,開普勒探測器發現了一顆圍繞著雙星系統運轉的行星。這顆行星被稱為「開普勒-16b」,距離地球大約200光年。研究人員將這顆行星比作《星球大戰4:新希望》中的塔圖因行星(Tatooine),認為它的天空中也會出現兩個太陽。


  發現太陽系以外第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


  2011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開普勒-22b」,這是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第一顆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這似乎是一顆體積很大的岩石行星,其表面溫度大約為22攝氏度,與地球春天時的溫度差不多。


  發現第一顆「超級地球」


  開普勒探測器在2017年4月發現了第一顆「超級地球」——LHS 1140b。該行星圍繞著一顆距離地球約4000萬光年的恆星運轉,科學家認為,它上面具有巨大的岩漿海洋。


  發現Trappist-1恆星系統


Trappist-1恆星系統擁有多達7顆類地行星,是2017年最大的天文發現之一。

Trappist-1恆星系統擁有多達7顆類地行星,是2017年最大的天文發現之一。

  Trappist-1恆星系統擁有多達7顆類地行星,是2017年最大的天文發現之一。這些行星都圍繞著一顆距離地球約3900萬光年的紅矮星運轉,它們表面可能都具有液態水。科學家認為,其中3顆行星可能具有很好的自然條件,甚至可能已經演化出了生命。開普勒探測器在2016年發現了這一系統,但科學家直到今年2月才在一系列論文中披露了這一發現。(任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百歲老人能規避重大疾病:原來是這個基因在起作用
三類益智玩具均無效!家長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