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獎 |清朝皇帝賣萌給你看

有獎 |清朝皇帝賣萌給你看

原標題:有獎 |清朝皇帝賣萌給你看



清朝皇帝的奏摺批複的有多搞笑,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那你知道康熙、雍正、乾隆他們誰的字寫得丑嗎?


清朝歷代皇帝的教育都抓得很緊,故而毛筆字都寫的極好。皇帝們的書法,最經常的一個展示平台,就是在大臣的奏摺或奏章上寫硃批。不同的皇帝寫的批語也不盡相同,有些還展示了皇帝的真性情。


康熙自幼登基,在臣子面前威信極高,他寫硃批也都是端著架子,基本都是以嚴肅的口吻,有事說事,從不胡扯別的。


李煦擔任江寧織造時,經常以請安折的名義,向康熙彙報江南的情況,甚至詢問康熙的打算和行蹤。


有一次李煦聽說康熙想要南巡,因為南巡需要準備海量的銀錢,他便在奏摺中試探性地詢問。


康熙對親信的大臣倒也不故弄玄虛,他批示:「朕體甚安, 爾不必來。明春朕欲南方走走, 未定。倘有疑難之事, 可以密折請旨。」


對一些不務正業、溜須拍馬的,康熙絲毫不假情面。有位叫黃秉中的浙江巡撫,動不動學滿洲臣子寫些無關痛癢的請安折上去。


康熙不留情面的批評:「知道了。凡督撫許上摺子, 原為蜜(密) 知地方情形, 四季民生、雨露如何, 米價貴賤、 盜案多少等事, 爾並不奏這等關係民生的事, 請安何用? 甚屬不合! 」黃秉中鬧了老大一個沒趣。


當然,對於一些臣子的真情流露,他也偶爾報之以慈悲心腸。江南提督趙柏曾向康熙上了摺子說,皇帝批過的摺子按例都要收繳回去,但臣子們一心想永久保存一份聖批,以作傳家之寶,請皇上額外開恩准予留存。


康熙一向注意硃批的保密性,此時竟也大度地批示:「若不關蜜( 密)事無妨。」


雍正在硃批中耍寶是出了名的。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勝仗,他興奮地批示:「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


田文鏡辦事合了雍正的心意,雍正寫下了那條廣為流傳的硃批:「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而同樣是面對請安折,雍正表現出了與康熙截然不同的畫風。喀爾喀副將軍策旺扎布等人上奏問候皇帝平安的奏摺。


雍正批示:「爾等如此使朕暢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癒。朕之親切寶貝爾等俱好么」。這句「親切寶貝」叫得真是肉麻無比,從中也可看出雍正的真性情。


有一次他看了一個摺子,或許是感到那位臣子實在過於緊張小心,便寫了一大段硃批。說京中有個到處吹牛皮的道士,竟然忽悠到了怡親王允祥的頭上,皇帝與怡親王一直把這事當笑話看。


這段硃批洋洋洒洒數百字,沒有一字涉及政務,令人摸不著頭腦。文末雍正寫道:「大家大笑一回,閑寫來令你一笑。」原來只是講個笑話,緩和一下那位大臣的心情。


可見,有時雍正並不像民間傳說的那麼嚴苛,他的性格還是很立體、很多元的。


乾隆皇帝的性格比乃祖乃父更複雜,大概是對雍正動不動「漢子」「寶貝」的批語有點反感,他不愛表露自己的內心活動。


但批語也很詳細,以確保臣子能充分領會他的意圖。據有關統計,乾隆時期關於文字獄的400件奏摺,乾隆在其中100多件上先是批了「知道了」,而後又寫上大段評論,表達自己的態度。



這樣寫,他也放心,臣子們讀起來也省心,不用再費勁去猜度皇帝的心機。


總體來說,清朝皇帝的硃批,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代,硃批動輒幾百字,批語也大多比較白話,從中能體現出這些皇帝的高度自信以及與大臣融洽的感情,這也是政治運作比較良好的一個表現。


而到了道光、咸豐之後,皇帝硃批就越來越簡短,甚至像平定捻亂的摺子,也只簡單批一個「該部知道」,背後則代表著清朝統治逐漸弱化、君臣關係也漸漸疏遠。


你還知道哪些皇帝批奏摺的趣事


故宮出版社的


【天子的寫真】



上周中獎名單


【慧慧】【野原新之助】


【宓】【小灰灰】


PS:


【周周有獎】活動從每周二開始


截止到下周二早上8:00


每周一早上8:00會公布部分中獎名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叫你一聲「國慶」,你敢答應嗎!
他們和馬雲一樣大權在握,為何最後卻選擇激流勇退?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