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招聯金融再增資:行業競爭加劇

招聯金融再增資:行業競爭加劇

11月12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向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金融」)增資人民幣10億元。若這一增資計劃獲得監管批複,招聯金融的註冊資本將從28.6億元增至38.6億元。

事實上,這已是招聯金融在今年第二次增資。如若此次增資獲批,招聯金融的註冊資本升至國內第三。對於今年的頻繁增資出於何種考量,截至發稿,招聯金融表示不便回復。

快速擴張

今年1月,原深圳銀監局下發批複,同意招聯金融的註冊資本由20億元增至28.59億元。其中招商銀行方與中國聯通同比例增資,持股比例保持各50%。

本次10億元的增資則為招商銀行單方發出公告,截至發稿前中國聯通尚未發聲,這意味著招聯金融的股權或將發生改變。據了解,此次增資若或批複,招聯金融註冊資本將達到38.6億元,其將超過中郵消金位列第三。

頻繁的增資原因為何?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招聯金融發去採訪函,但對方表示暫不方便回應。

通常,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規模受制於資本規模,監管規定公司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0.5%,因此在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公司可能會有增資的需求。

中國聯通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招聯消費金融總資產規模達到607.74億元,較期初大幅上升29.74%,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了30.4億元和6.04億元,同比增幅為32.3%和11.6%。

除招聯金融外,今年也有多家持牌消金公司進行了增資,據記者統計,今年業內的增資金額已達60億元,若算上去年年底和擬進行的增資,金額可超過100億元,涉及近半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該現象與近年消費金融業務的高速增長有關,公司旨在通過增資擴大資金規模以匹配業務的增長。另外,除增加註冊資本外,也有公司會通過發行金融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來豐富資金來源。

關於增資帶來的好處,該業內人士認為,增加的資金一是可以作為擴大業務規模的投入,使公司快速成長,利用牌照優勢增加品牌效應;二是也可用以增強公司自身風控、運營能力,在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做好壞賬率、貸前調查等一系列的風險把控。

「增資潮」的現象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市場對消費金融的看好。此外,我國的消費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和升級,互聯網消費也逐漸獲得市場認可,消費金融的發展潛力巨大。數據顯示,互聯網消費金融從2013年到2016年交易規模從60億元增長到43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17.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業存在一個共通的難題:「多頭共債」。無法掌握借款人全面的負債情況是消費金融業務層面長時間以來面臨的主要難題。

缺乏場景

不過,雖然消費金融行業的潛力較大,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競爭也已越來越激烈。

據了解,今年已有2家消費金融公司相繼獲批開業或籌建,其分別為首家兩岸合資以及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而距離上一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開業,已經相隔1年多,目前,牌照審批有提速跡象。這背後的原因是金融業正加速對外開放。今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了多項金融開放重要措施,其中包括鼓勵在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此外,銀保監會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鼓勵發展消費金融、消費信貸。

面對增加的市場主體和多元化的股東背景,消費金融公司唯有進行差異化發展才能提升競爭力,而消費金融的核心競爭力為消費場景、風控能力、資金成本,這可作為公司差異化競爭的突破口。

具體來看,現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股東主要可分為三類:銀行系、產業系和集團系。

其中銀行系公司資金來源會更加穩定、充足,風控模型及徵信數據也更完備,其可以利用風控、額度優勢推廣自身產品。不過,銀行缺乏消費場景,獲客成本會更高,因此,與一些流量平台進行合作或是彌補這一不足的方法。

產業系公司可直接在股東自身擁有的線上現下平台獲客,從場景獲取的客源資料更完全,可降低欺詐風險,同時也有助於產品的針對性設計。公司可以在未來通過掌握更多消費場景來佔領市場份額,也可將自身場景下沉至二三線城市甚至鄉鎮等擴大客源。

而集團系公司則同時擁有充足資金及資金來源,又可依靠外部合作和品牌合作等消費場景獲得更多客源。未來其也可以通過覆蓋更細化的消費場景從而加大自身競爭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小額資產為什麼風險更可控?
大洗牌背景下,部分網貸平台重啟IPO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