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美色丹島宛若人間仙境,蘇聯和日本當年軍事遺迹今猶在

大美色丹島宛若人間仙境,蘇聯和日本當年軍事遺迹今猶在

在太平洋的西北部,有一座非常美麗的島嶼,它就是色丹島。色丹島面積有2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00多人。由於此處地廣人稀,空氣濕潤,環境幾乎沒有遭到破壞,風景宜人宛若人間仙境,因此很多人來到這裡,都會驚嘆它是如此的壯美。

而在2018年11月19日,一位俄羅斯博主發布了海量色丹島的照片。這裡雖然人跡罕至,但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不少蘇聯和日本當時的歷史遺迹。圖為一輛蘇軍在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坦克,周邊的野草已經長得鬱鬱蔥蔥,非常肥美。

圖為蘇聯坦克炮進行實彈射擊時留下的彈坑,綠油油的水草通過野蠻的生長來宣示它們的存在。彈坑中的一汪清水像閃動著的眸子,在海灣整個背景的襯托之下,顯得格外有意境。

蘇聯在色丹島部署的坦克,主要是IS-2型和IS-3型。由於該島的海拔高度為412米,海岸和水面的交界處有大量猶如刀削斧砍的岩壁,對於抗登陸部隊來說,這是天然的屏障,對於登陸部隊來說,則意味著絞肉機和死亡。

在色丹島部署的IS-2和IS-3型坦克,主要是被用作固定炮台,這樣可以確保更高的射擊精度,並很好的隱蔽自己。當然,如果一些區域告急,它們同樣可以實施機動提供增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坦克在蘇軍撤離後被留在那裡,已經變成廢鐵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軍根據雅爾塔協定進駐南千島群島,而作為其中之一,色丹島也進行了固防。但考慮到此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靠前,美軍在日本有大量的駐軍,因此該基地的防禦工事都不是永久性的。

蘇聯解體後,很多邊遠地區的軍隊村都被撤走一空,留下孤零零的建築和殘骸。在色丹島的地面防禦工事上,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遺迹。此處應該是有個油庫,可看到大量廢氣的油罐,海岸邊停靠著一些老舊的船隻,大多都是扔掉不管的。

在懸崖峭壁之上,蘇軍構築了大量的戰壕,並且有壕溝通往後方。前線主要由步兵部隊進行防守,後方陣地則包括坦克和火炮。這樣的地形是非常適合抗登陸部隊的,大家還記得諾曼底火炮和機槍的死亡咆哮吧。

雖然色丹島的人數比較少,但是俄羅斯仍然在當地保留有一定的駐軍。在這座島上,有一個優良的避風港,俄羅斯的小型巡邏艦和導彈艇有時會前往這裡。根據筆者查閱的資料顯示,這裡至少有5艘俄羅斯邊防部隊的巡邏艦。

為了防止過往船隻因周邊複雜的地形而發生觸礁和沉沒等事故,冷戰時期的蘇聯在此修建了一座燈塔。不過該地的現狀不是很好,可以看到很多金屬制的設施長滿鐵鏽。俄羅斯現在的主要精力並不在西太平洋,地中海和波羅的海方向才是其關乎的重點。

這座燈塔是日本在被趕出色丹島之前遺留下來的。該燈塔採用鋼筋混凝土製造,厚度很大,應該可以抵禦普通步槍彈和機槍的掃射,具備一定軍事防禦用途。

如果沒有蘇聯留下了的一些殘存設施,以及車輛前來造成的壓痕,讓外界很懷疑這裡曾經有人來過。

在色丹島上,有一座小村莊,居民大多住在此地。2006年時,這座島上的人口不到千人,而如今已經增加到2000多人。在俄羅斯人口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這倒是一個特例。

由於遠離發達地區,我們可以看到這座小村莊里的路面甚至還沒有打水泥和瀝青。而小村莊旁邊則是一個海灣,被島嶼環保在其中,只有一個寬闊的出口,可以起到很好的抵禦風浪的效果。港灣之內,停靠著大大小小的船隻,且有一些執法船。

海岸邊一艘廢棄的漁船。要是在人口多的區域,回收成本不高,它早就被切割得稀巴爛,然後賣錢送去回爐了。但沒人來處理,只能靜靜地躺在這裡。

這艘漁船的狀況更加糟糕,已經全部生鏽。海水清澈透明,甚至能非常明晰地看到漁船下方豐茂的水草。

一艘小艇斜躺在岸邊,帶著某種凄涼。

在海灣裡面,可以看到大量的廢棄船隻。天空陰沉沉的,這裡濕潤的空氣讓那些舊居城市的人們非常羨慕和嚮往。

最後再來一張遠景照片,整座島嶼被非常低的雲層覆蓋著。就連拍攝這組照片的俄羅斯攝影師也說,它簡直是太美了,以至於找不到足夠好的詞來形容這個美麗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俄裝甲洪流遍布草原氣勢衝天,讓人感嘆亞歐最強陸軍回歸
俄羅斯最新巡邏艦因引擎故障趴窩,中國柴油機或被更換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