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因一匹馬和一句讖語決定賜死武則天,武則天這樣做逃過一劫

唐太宗因一匹馬和一句讖語決定賜死武則天,武則天這樣做逃過一劫

原標題:唐太宗因一匹馬和一句讖語決定賜死武則天,武則天這樣做逃過一劫


自古以來,皇帝的身邊都算不得是一個安全之地,朝堂之上的臣子們總是懸著一顆心,後宮之中的妃子們也整天須得小心謹慎,他們總害怕自己不小心說錯話或是辦錯了事情被治罪。在從這一點上來看,唐太宗就十分難得了,他能辨奸忠,明白何種臣子才是有利於江山社稷的。因為這樣,唐太宗才很清楚魏徵是一位耿介的大臣,魏徵直言勸諫,即便他經常會頂撞唐太宗,也從未因此受到懲罰。魏徵與唐太宗經常作為賢能之臣與聖明君主的典範出現在後世的評價之中,而這一切,還是得益於唐太宗識人之能。


唐太宗五十二歲的時候,重病之下,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了。趁著自己還有一點力氣,唐太宗決定做兩件事。他先是將宰相李績貶離京城,然後將太子李治叫到自己的身邊,告訴他等到順利繼位之後,便將李績官復原職,這樣便能夠得到李績的全力輔佐。李世民向李治交代完後,又命人將武則天喊來,要將她賜死,這件事關乎整個大唐的存亡,因此極其重要。可是,武則天的父親為李淵反隋立下大功,既然是功臣之後,唐太宗為什麼還要除掉她呢?這還得從以前的一件事說起。



藩屬國曾向大唐進獻了一匹獅子驄,這匹馬剛烈彪悍,就連皇宮中專門的馴馬師都不能將其馴服。唐太宗於是感到十分好奇,便帶著武則天前去瞧了瞧這匹烈性馬兒,唐太宗很是感慨,直言自己從未見過這般烈馬,若是十年前,自己或許還有能力馴服此馬,但是現在肯定無法將其馴服。


而一旁的武則天卻很是自信,她對唐太宗說自己能夠馴服這匹馬,但是需要有三個東西,一個是鐵鞭,一個是鐵楇,還有一個是匕首。先用鐵鞭打它,若是無法馴服,便用鐵楇擊它的頭,如果還是無法馴服,就將其喉嚨用匕首割斷。武則天此言,便是說明不管一匹馬有多難馴養,在她手裡都必須聽話,若是不聽話,就將其殺掉。


唐太宗聽罷武則天之言,雖然表面上對其大加稱讚,實際上在他心裡卻另有一番擔心。武則天這番話實在是狠辣,這等手段與西漢呂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是不除,只怕會造成大禍患。這件事之後,唐太宗便漸漸與武則天疏遠了。


後來,長安城又傳出一條讖語,說唐三代後,女主武王。唐太宗聽說後,便立刻命人前去調查,然後發現李君羨無論是封號還是官職都帶有一個「武」字,而且他的乳名恰好叫做「五娘子」,於是唐太宗便尋機處死了李君羨。


不過,唐太宗並未就此放心,他又懷疑武則天是應兆之人,於是又決定把她也賜死。不過,因為武則天年輕貌美,唐太宗心中有些不舍,便試探武則天,問她今後將何去何從。武則天自然猜到了唐太宗弦外之音,立馬跪下回答道「吃齋念佛,了卻此生」,於是,唐太宗便留下了武則天的性命,讓她出家為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過客 的精彩文章:

她走過半生終於如願成為張學良之妻,為何要在婚禮結束後這樣做?
慈禧為何在倉皇西逃時還要將珍妃推入井中?原因簡單到讓人憤恨

TAG:歷史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