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一些父母總是想著給孩子最好的,給孩子最全面的保護,殊不知越全面的保護,對孩子以後的獨立自主越不利。

在生活中,有些問題只能自己面對,他人是無法幫忙的,就像餓了吃飯一樣,需要自己去吃,而不是別人幫你吃,別人吃再多自己還是餓的。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家人受到傷害之後會變得很自責,自責的原因在於:面對讓家人受傷害的力量時自己顯得無能為力。自責自己面對暴力時沒有強大的力量、面對困難時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等等。

其實,這些外界力量對人們身體的影響遠遠小於對心理的影響,在身體上的疼痛會慢慢緩解、傷口通過藥物會慢慢癒合,而心理上的「疼痛」、「傷口」卻不像身體上的那麼明顯與覺察,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人對心理知識的匱乏。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只是關注事件本身,而不是關注因事件引起的心理問題,就算知道自己心情不好,也不會去在意,也不會去尋求幫助。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心理上的傷害與身體上的傷害相比,心理傷害是影響時間最長、「最致命」的,事件可以隨著時間的遠去而記憶模糊,但事件造成的心理傷害卻會一直存在,如果不能好好的處理,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明顯。

對於一件事,可以兩個人一起面對、一起承擔,但事件給自己心理上造成的壓力卻只能自己去面對,別人無法去幫你面對,諮詢師的作用就是幫你強大自己,去戰勝心理挫折和壓力。

這個過程就像是打擂台一樣,對手是事件引起的心理創傷、壓力、焦慮等等,內在的自己在與它們的戰鬥中慢慢的成長,如果對手過於強大,打的自己無法還手,只能四處尋找能夠保護自己的安全地方,並躲在裡面不敢出去面對。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比如:強烈的外在事件打擊,形成了心理創傷。在內在擂台上,因為內在自我與對手強烈外在事件帶來的打擊相比較弱小,無法戰勝,所以只能躲藏起來,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即使內在自我變強大了也不敢再去觸碰,因為在以前的記憶中對方強大的形象依然存在。

內在自我在與對手戰鬥的時候,別人是無法直接幫助的,外界合適幫助的作用體現在讓內在自我短暫的充滿力量,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給予合適的幫助,更有甚者會強大對手的力量。如:社會上很常見的現象之一就是,道德綁架、傷口撒鹽、嘲笑、謾罵等等。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像:一些有自殺想法或者行為的人們,他們在內心深處一直和外界事件帶來的挫折、壓力作鬥爭,可能已經鬥爭了很長時間了,雙方處於不相上下的狀態,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給予合適、有效的幫助,就會讓內在的自我力量增強,壓過對方,從而想要去獲得生的希望,在之後慢慢的恢復力量徹底戰勝對手。

如果,這個時候的不理解、以及責備,就會無形中增加對手的力量,使得一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成為壓倒人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

這個內心深處戰鬥的過程,參與者只有兩個,一是:自己;二是:自己遇到的挫折、壓力。其他人只是進行「吶喊助威」,不過,很多人都在無形中幫助了挫折與壓力。

孩子並不是拴住愛情的繩子
心理學家:如何改變內向的性格,消除與他人的交流障礙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