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冷月隨筆:賞詞淺析(五)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風格之論,詩詞兼容。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中將詩詞風格分為八種類型(八體說):「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風格構成無外形式與內容,以外在標誌呈現內在特徵。為風格鑒賞之便,以「表層風格,內在風格,整體風格」分而論之。

一、表層風格

節奏、修辭、體式、結構是詩詞外在形式之具體表現,對風格形成具有不同程度影響。節奏主要由音節、用韻、平仄、雙聲、疊韻等因素構成,依附於語言而存在,缺少自身獨立意義與功能;語言修辭取決於內容表達之需,語言風格一般隱含於總體風格之中,或與內在風格融合併現;體式對風格亦有制約性,所謂「詩庄詞媚,詞雅曲俗」,「古體勁而質,近體婉而妍」(劉熙載《藝概·詩概》),即針對體式風格而言;結構作為形式構成因素,亦隱含於整體風格之內,其功能弱於語言,強於節奏、體式,如李白詩詞常取開放性結構,豪放飄逸,奇偉俊秀,杜甫詩歌多取封閉性結構,凝重深邃,沉鬱莊嚴。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委曲」、「縝密」兩品即側重結構特點為覆蓋標識。

表層風格就藝術形式而言,分為含蓄、婉轉、凝練、頓挫四種。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1、 含蓄

「含蓄者,意不淺露,語不窮盡(沈祥龍《論詞隨筆》)」。作者之情、志、意不直白道出,蘊涵於形象、意境之中,或寄意言外,借人事、景物之描寫,引發讀者聯想,即為含蓄。其特徵體現於「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兩個方面。陸時雍《詩境總論》云:「善言情者,吞吐深淺,欲藏還露,便覺此衷無限」,司空圖《詩品》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實為含蓄風格之真髓。言在意外,是指詩詞之語義與語符產生一定的「偏離效應」,以致詩詞內蘊之意超越字面含意,滋生言外效應。詠物之作,比興、寄託,借物言志,亦具有意在言外的藝術效果。含蓄之美,無論含而不露或是意在言外,均能激發讀者之想像與聯想,具有「言近旨遠」、「言有盡意無窮」之妙處。

2、婉轉

婉轉亦稱委婉、委曲,主要表現為三種方式---

(1)、對面著筆即藉助想像推測對方情形,表達自身情感。多用於懷人之作。如白居易《江樓月》:「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思君時」,柳永《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顒望,……」等。

(2)、層層轉折詞意層接,逐層深入,一波三折。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一轉一深,一深一妙,此騷人三味」,如張炎《高陽台·西湖春感》:「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凄然,萬綠西冷,一抹荒煙」。納蘭容若《浪淘沙》:「瀟瀟已是不堪聽,那更西風偏著意,做盡秋聲」。詞之結穴,翻轉折進,餘韻悠然,發人深思……

(3)、透過一層 擯棄正面描寫,運思委曲,折意婉轉,使欲述之意透過一層。如劉皂《旅次朔方》:「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李覯《鄉思》: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3、凝練

凝練作為一種語言風格,指以簡約精練之語言表現豐富充實之內容,以達高度藝術之概括。詩詞以凝練簡約為尚,被歷代詩文大家刻意追逐,以求詩詞盡境。其特點主要體現在:省略具體鋪敘與細緻描繪,多層詞義聯結遞進,高度概括,刪繁就簡,意余於辭。如秦觀《水龍吟》、蘇軾《永遇樂》等長調慢詞,均為詞壇凝練簡約之傑作。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4、頓挫

頓挫風格之形成,與章法、句法和聲調、節奏密切相關,作品呈現波瀾迭起、千迴百折之文勢,富於奇巧不平之壯美。具體體現在—-

(1)、章法、句法的頓斷轉折

方東樹《昭昧詹言》曰:文法,以斷為貴。斷愈多,愈便用奇,愈斬峭,愈見筆力。斷而後接,用橫,用對面,用逆,用離,用側,用遙接。劉勰《文心雕龍》云:效奇之法,必顛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辭而外出。可達語峻體健之效。

(2)、聲調節奏的跌宕起伏

就聲調與用韻而言,節奏的跌宕變化主要體現在詞之仄韻(律詩之拗體)與非韻腳字上、去、入三聲的間隔運用(律詩平仄韻錯綜遞用)。

表層風格注重作品外在形式,為風格鑒賞提供直觀形式,具有「平面性」特點。

二、內在風格

詩詞內在風格,蘊涵於語言文字之內,主要體現在情感、氣勢、意象、意境四個方面。

情感性質類型不同,風格迥異。增力情感表現為沉鬱、悲壯、激越,減力情感則表現為凄婉、哀怨、纏綿。觀蘇(軾)辛(棄疾)與秦(觀)李(清照)之詞,不難分見。氣勢作為一種風格基調,是古典詩詞以剛柔分類之主要依據。「氣有清濁厚薄,格有高低雅俗」(劉熙載《藝概·詩概》)。氣勢充沛盛大者,為陽剛型,表現為雄渾、豪放、粗獷等,氣勢柔和平緩者,屬陰柔型,表現為閑適、婉約、沖淡等。意象是表現情感、氣勢的基本意義單位,意境由意象擴展而成,具有構成作品風格的獨立意義。意境常與風格(如清空、纖穠、幽雅等)對應,其特點直接反映作品風格特徵。

內在風格就其表現形式,分為沉鬱、雄渾、悲慨、清空四種。

1、沉鬱

沉鬱,作為一種情感型風格,感情表達深沉凝重、濃厚悲抑。以憂憤深痛為底色,體民生、憂國運,情感內潛,抒情達意遵循儒家傳統詩教「怨而不怒」的忠厚之旨,蘊情感於敘述,寓褒貶於情事,怨憤斂抑,執著專一。屈原當為鼻祖。

2、雄渾

雄渾,作為一種剛美型風格,壯志凌雲,氣吞宇宙,恢宏豁達。氣勢豪邁磅礴,境界高大渾茫,力量充沛雄勁,蘊涵拔山倒海、不可屈曲之力度。如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筆力千鈞,氣壯山河。

3、悲慨

悲慨,即悲壯慷慨。悲慨與雄渾、沉鬱相近,亦不同。雄渾重在氣勢,豪邁而豁達;沉鬱重在情感,凝重而低抑;悲慨則兼融氣勢、情感,必雄渾悲憤凄愴,較沉鬱慷慨多氣。悲中有慨,慨中有悲,慨當以慷,長歌當哭。「蕭蕭落葉,感秋而悲;漏雨蒼苔,對此生慨;大風卷水,聲不可聞;林木為摧,感且益慨」(楊廷芝《二十四詩品淺解》)。生命的悲劇意識,英雄失路的悲痛慨嘆,演繹出帶有濃厚悲劇意識的悲慨風格。如鮑照《擬行路難》:「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氣盛情悲,志深筆長。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4、清空

清空,清遠空靈。屬於一種風格基質,可構成清澹、清曠、清麗、清遠、清幽、清秀、清冷、清潤、清雄、清奇、清適……等多種風格。主體的襟懷、氣格、操守之清與空靈虛靜的境界相融合,便構成清空的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襟懷操守與境界兩個方面。

(1)、襟懷操守的清俊高潔

溫潤高潔、洒脫超逸為清空風格基石。孫磷趾《詞徑》曰:「天之氣清,人之品格高者,出筆必清。」如韋應物《灃上對月》:「思懷在雲闕,泊素守中林。」蘇軾《夜起對月》:「江月照我心,夜氣清漫漫。」等,極盡淡泊之思。

(2)、空靈虛靜的境界

空靈虛靜,即指主體的心理狀態,亦之作品所表現的藝術境界。「空者,不著色相。清則麗,空則靈,林月之曙,如氣之秋(沈祥龍《論詞隨筆》)。」空常與靜、虛相聯,空靜澄碧,虛處取神。如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筆墨空靈含婉,情韻綿邈。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三、整體風格

整體風格是作品內外因素融合顯現之特點,具有綜合性與多向性。

1、豪放

將豪放引入詞之創作與評價,蘇軾當為第一人。豪放詞人大多具有雄勁曠放之個性,豪邁奔放的增力型情感。筆觸亦多採擷雄奇壯偉之景觀描寫。形式特點突破音律束縛,運筆粗獷奔越,美感特質以動態、氣勢、粗獷為要。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岳飛《滿江紅》,賀鑄《六州歌頭》等。

2、婉約

婉約,婉轉嫵媚,纏綿柔美。張炎《詞源》云:「顛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於詩。」前人論及詩詞體性「庄媚、直婉、剛柔」之別,多針對婉約詞體而發。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靈的意境……,造就婉約之風。

婉約詞風格特點主要體現在--

(1)、顛弄風月之艷

詞為「艷科」,意指詞之特長在乎描摹世間男女風月之懷、傷春怨別的頑艷之情。王世貞《藝苑卮言》曰:「詞須宛轉綿麗,一語之艷,令人魂絕,一字之工,令人色飛,乃為貴耳。」詞之香艷,世代相承,鮮為遷變。

(2)、抒寫心曲之婉

婉約詞大多採用委曲婉轉手法,描摹心底微瀾。「如深岩曲徑,叢蕕幽花,源幾折而始流,橋獨木而方度,非具騷情賦骨者未易染指(清沈雄《柳塘詞話》)。」

(3)、杏花春雨之美

賞詞淺析(五)——詩詞風格

杏花春雨,即詞之陰柔之美。繆鉞《詞論》述及詞之物象曰:詞中所用,尤必取其輕靈細巧。是以言天象,則「微雨、斷雲、疏星、淡月;」言地理,則「遠峰、曲岸、煙渚、漁汀;」言鳥獸,則「海燕、流鶯、涼蟬、新雁;」言草木,則「殘紅、飛絮、芳草、垂楊;」言居室,則「藻井、畫堂、綺疏、雕檻;」言器物,則「銀釭、金鴨、鳳屏、玉鍾;」言衣飾,則「彩袖、羅衣、瑤簪、翠鈿;」言情緒,則「閑愁、芳思、俊賞、幽懷……」風亭月榭,必具清美之境,柳昏花暝,必顯幽約之思。浪漫、婉麗,委艷、淡遠,曲盡柔美之情態。

2、 平淡

平淡屬優美型風格。平中見奇,淡中取味,用樸素自然之語,表達沖和淡泊的人格襟懷與閑靜淡遠的藝術境界,深厚含蘊,耐人尋味。《貴耳集》云:「鍊句精巧易,平淡入調難(宋張瑞義)。」平淡,是一種至高的藝術風格,為詞家成熟標識。對「平淡風格」作品的欣賞,當澄心凈慮,潛乎其內,細心體會,於平淡中見奇崛,樸素中見美艷,淡泊中得至味,咀嚼慢咽,獲無窮回味之佳享。

風格,是作家思想與藝術特點的集中體現,從創作角度而言,是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標。就鑒賞而言,對作品風格的準確把握,則是鑒賞的終極目的,實非一日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東魏正書碑刻《禪靜寺剎前銘敬使君之碑》
先天之炁與後天之氣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