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臨證用藥需知其性

臨證用藥需知其性

左振素是山東省臨沂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東省名中醫,國家重點中醫專科、山東省重點中醫專科風濕病專科學科帶頭人。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其內容包括理、法、方、葯四個方面。臨證診病,確定治法自然重要,但遣葯組方更直接關係到療效。選方用藥,猶如臨陣調兵遣將,要有的放矢,方能獲效。左振素臨床辨證仔細,組方周密,選葯謹慎。筆者有幸跟師,今將老師臨證用藥經驗整理如下。

用藥熟知特性

臨床用藥時,左振素強調要通曉藥性,熟記功能,尤其要記住藥物的特點、特性,才能更準確地用好每味葯。

中藥學教材一般都以功能分類中藥,同一類藥物,其性能和主治有共同之處,但每味藥物又有各自的特點與專長,組方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如當歸、川芎、丹參均為活血化瘀之品,但川芎性溫燥,善走竄,上達巔頂,下行血海,外徹皮毛,旁通四肢,能行氣散風,為血中氣葯,血瘀氣滯,有寒兼有風邪或風濕者最適宜;當歸甘補辛散,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故血瘀兼血虛或大便秘結者最適合用當歸;丹參性偏涼,能涼血、清熱、安神,血熱瘀滯或兼見心煩失眠者用之為宜。附子、乾薑、吳茱萸、川椒均為熱性葯,但熱各有特點,附子辛熱有毒,回陽救逆,逐寒燥濕,溫補腎陽;乾薑辛熱,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健脾陽;吳茱萸辛、苦、熱,有小毒,溫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腎治疝;川椒辛、熱,有小毒,溫中散寒,下氣殺蟲。石膏、黃連、生地黃同是寒性葯,但各有不同,石膏辛寒清火,止渴退熱,主入氣分;黃連苦寒,瀉心涼肝,清熱解毒,主入血分;生地黃甘寒,涼血清熱,滋陰補腎。又如羌活、葛根、柴胡、細辛均能解表治頭痛,但羌活溫散,善治太陽經頭痛;葛根辛涼,善治陽明經頭痛;柴胡善治少陽頭痛;細辛善治少陰頭痛。還有,同一種藥物生品與熟品功效不同,用量不同功效也不同。如肉豆蔻有潤腸通便作用,煨豆蔻則能澀便止瀉。又如桑葉小劑量有散風清熱、發汗的作用,大劑量卻有斂陰止汗之功;紅花小劑量養血,大劑量破血。白朮能健脾利濕,為治療脾虛泄瀉之首選葯,而在《傷寒論》174條雲「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即桂枝附子湯去桂枝四兩加白朮四兩)便硬加白朮,說明白朮有通便作用。有研究顯示白朮通便應且大量生用。掌握每味葯的特點和特性就能斟酌用量,準確配伍。

選葯講究配伍

方劑中藥物配伍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治療效果。例如麻黃本為發汗藥,但如配用適量生石膏,則可減少它的發汗作用而發揮其宣肺平喘、開肺利水的作用;荊芥為解表葯,如配防風、紫蘇葉則為辛溫解表葯,配薄荷、菊花則為辛涼解表葯;防風可以治頭痛,配白芷則偏於治前頭痛,配羌活則偏於治後頭痛,配柴胡則治兩側頭痛。有人對茵陳蒿湯做了動物實驗研究,發現把茵陳、梔子、大黃分開單用,只有膽汁水樣部分的排泄增加,但把三葯合起來使用時,才見到膽汁排泄大量增加,並且是排便次數與排便量同時增多,這體現了中藥配伍的神奇及重要。

臨床處方的療效與藥物配伍密切相關,而與單純增加藥物劑量無關。方劑的配伍古有「七方(大、小、緩、急、奇、偶、復)」之稱,七方皆有「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又有藥物用量輕重之別。大方、急方藥味劑量要重,小方、緩方藥味劑量要輕。清代醫家吳鞠通有「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的觀點,對臨床用藥有指導意義。《傷寒論》中的方劑組方嚴謹,如桂枝湯,桂枝和白芍的用量相等,就有和營衛解肌的作用;桂枝加芍藥湯中,白芍的用量比桂枝加重一倍,就成為治太陽病誤下,轉屬太陰,里氣不和,因而腹滿時痛的方子;小建中湯中,白芍比桂枝的用量多一倍,又配用飴糖,就為溫建中焦、止腹中痛的方劑了。再如,厚補三物湯、小承氣湯,厚朴大黃湯,三個藥方都是厚朴、枳實、大黃三味葯組成,因三葯的用量各方不同,方名就不同,治證有異。厚朴三物湯,厚朴八兩、枳實五枚、大黃四兩,功能行氣瀉滿,主治腹部「痛而閉」;小承氣湯,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三枚,功能瀉熱除結,主治「潮熱大便難」;厚朴大黃湯,厚朴一兩、大黃六兩、枳實四枚,功能調氣泄飲,除胸滿,主治「支飲胸滿」。當今,有些醫生善用大方,認為大方治大病,其實不然,療效的關鍵還是組方配伍和用量。

左振素臨證強調配伍用藥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重視患者體質。體質強弱不同,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傳統用藥的習慣是,兒童和老年人用藥量當輕於壯年,婦女用藥量當輕於男子。壯實之人用量宜重,體弱之人用量當輕。《素問·五常政大論》曰:「能毒者以厚葯,不勝毒者以薄葯。」這說明用藥劑量與體質有關。②根據病情斟酌劑量。病之輕重虛實有別,一般病輕者用藥量要輕,病重者用藥量要重。藥力太過必傷正氣,病重葯輕,則不足以祛病。正虛者需調補,邪實者當重用祛邪。藥量當根據病情隨證調整。

左振素常說,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具有自我調節與祛邪抗病的本能。臨證治病,不能獨以戕伐,而需考慮用平和之葯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生理功能儘快恢復,以驅除外邪。

熟知炮製影響

中藥的炮製歷史悠久,方法不斷改進,經過炮製的中藥藥效有很大變化。例如:生薑發散風寒、和中止嘔;乾薑則暖脾胃,回陽救逆;炮姜則溫經止血,治小腹部寒痛;煨姜則主要用於和中止嘔,不如生薑辛散,不如乾薑溫燥。再如:當歸酒洗後適用於行血活血,炒炭後則適合於止血。還有石膏生用則清熱瀉火,熟用則斂肌止癢。地黃生用甘寒涼血,養陰清熱,熟用則甘溫補腎,滋陰填精。薏苡仁生用偏於利濕,炒用則偏於健脾。大黃生用瀉力最大,適於急下存陰,蒸熟則瀉力緩,適於年老、體衰者,大黃炭則瀉力很小卻能止大便下血。荊芥生用為散風解表葯,炒灰則成為治產後血暈及子宮出血的有效藥物。牡蠣生用,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消癥積,煅用則斂汗,止白帶。生白朮重用長於健脾通便(用於通便量宜大,可用至30克,並常與枳實同用),炒白朮善於燥濕,焦白朮以溫化寒濕、收斂止瀉為優,土炒白朮則健脾和胃、止瀉止嘔等。實驗證明這些中藥經過不同方法炮製後,其理化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左振素強調,作為一名中醫必須掌握藥物生用與制用在效能上的區別,掌握各種炮製方法對藥物的影響,這樣在處方時才能靈活運用。

重視煎服方法

《醫學源流論》曰:「煎藥之法,最宜深究,葯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大部發散及芳香之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盪;補益滋膩之葯,宜久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總訣也,故方葯雖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葯必無效。」一般來說,解表葯宜急火,煎煮時間不要太長(15~20分鐘),2~4小時服藥1次,病好了則停服;補益葯宜慢火久煎(30~40分鐘),每日早晚各服1次,可較長期服用;攻下藥宜空腹服;治上焦病的葯宜飯後服;治下焦病的葯宜飯前服;治中焦病的葯宜在兩頓飯之間服。急救服藥,以快速為主不必拘泥時間。

左振素強調,煎服方法非常重要,應該根據病症的具體情況而定。前人對煎藥服藥的方法非常講究,《傷寒論》中幾乎每個方子都有詳細而具體的煎服方法。雖不必拘泥照搬,但方法思路必須學習。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症並治上》述桂枝湯方及其方後有:「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傷寒論》桂枝湯方後所註明確揭示了中藥的煎服法,以及飲食宜忌。《傷寒論》共有113方,其中以桂枝為名的類方有27方,而這些方後大多都是「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中醫用藥治病除講究藥味配伍外,也不可忽視用藥劑量、服用方法的重要性,要緊扣病情,適量用藥,對於危重疑難病,要根據情況增加服藥的次數或服用量。醫生臨床處方時應注意辨證運用,隨證加減,不可拘泥,做到知其性而用其葯,方可取效。(易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傅青主脈診特色
國醫大師裴永清:談普濟消毒飲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