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文化期制玉傳承了舊石器時代的制石工藝——磨製,發展了舊石器時代的制石工藝——把「擊打」發展成「切割」;所以,文化期琢玉有個無法逾越的特徵,就是——推磨。

文化期琢玉的推磨工藝大約經歷了三千年、走過了三階段:

(一)早期的打窪階段

文化期制玉早期的打窪工藝是從舊石器磨製工藝傳承而來的。

舊石器時代的製造工藝擊打成型後,主要靠磨製,這就是文化期早期制玉的打窪工藝的淵源,這樣的打窪工藝在紅山文化玉器中比比皆是(圖1)。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圖1-1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1-2a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1-2b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1-3a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1-3b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平面磨製發展到晚期的打窪——像瓦楞的形狀,所以又形象地稱為瓦楞紋,這種瓦楞紋是制石(玉)工藝上的巨大躍進,這是由工具的進步決定的工藝的發展。一種觀點認為:這種瓦楞溝槽是用寬而扁的圓邊砣推磨而形成的,是可以採信的。雖然對於砣具的產生至今仍有不同看法,但是眾多出土古玉實物證明了文化期砣具的發明和使用(參見《古玉學步(61):紅山鏤空砣切磨桯孔薄刃似旋渦》)。

通過長期推磨瓦楞槽發現,相對於瓦楞凹下去的而凸起的部分也很美,所以就推磨出凸起的弦紋(圖2)。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2

文化期制玉的弦紋與瓦楞槽紋是已兩面,但仍然是有區別的,前者工藝注重打窪,而後者工藝卻是注重起弦,兩者做工目的不同,所表現的重點(視覺效果)就不同。

(二)中期的起棱階段

弦紋工藝的發展,是推磨起棱。打窪和弦紋是在加工面上平均分配紋飾結構,會造成紋飾的局限;而起棱則是根據需要推磨出圖形,比較而言實用而又實際,所以起棱工藝在大部分琢磨領域裡替代了打窪和弦紋。起棱工藝琢磨的物像更具像、更加接近自然生態,所以也就得到廣泛的應用(圖3)。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3-1a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3-1b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3-2黃玉鷹形佩敖漢旗博物館藏


(三)晚期的出真陽階段

起棱的視覺效果是實實在在的凸起,根據不同需要而推磨成這樣的凸起——制玉最初的陽線產生了,這樣通過推磨方法產生的陽線是真陽線,具有非常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推磨起陽是實實在在的推磨掉底子(與後來的剔地在工藝程序上有本質區別),所以文化期古人制玉是花的真功夫(圖4)。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4-1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4-2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4-3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4-4

推磨產生真陽線的工藝從文化期晚期一直延續到商代,後來才被雙陰起陽的相對陽線所取代(圖5)。

古玉學步(129):打窪起棱出真陽 如琢如磨見真章

圖5


推磨工藝,從打窪——到推弦——到起棱——到出陽線,是一個連續的工藝發展過程。

這三種工藝相對而言有先後之分,實質上是互相疊加的,不是簡單的分段延續。早期打窪與起棱方法同時並用,後期起棱與出真陽又兩者並存。如果說,在舊石器磨製工藝的基礎上不斷摸索出了打窪工藝,後在打窪工藝的基礎上又摸索出來起棱工藝,再後又在起棱工藝的基礎上探索出了出真陽工藝,這樣的遞進關係是符合制玉工藝的發展進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