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啥意思?後面兩句更是精彩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啥意思?後面兩句更是精彩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啥意思?後面兩句更是精彩

一本小說將三國時期的故事描述的妙趣生輝,也讓這個時期的人物被全世界的人熟知。其實,三國時期的故事之所以這麼受歡迎,除了小說的推動作用之外,還在於這個時期確實有很多能人異士,傳奇故事。

要說三國里的人物就不得不提到"小霸王"孫策了。當年孫策的勇猛與項羽比肩,但是他卻和項羽不一樣,用別人的話來說就是他屬於有勇無謀型的,而且按照他的性格和腦子以後一定會死在匹夫手裡。果然,孫策沒有聽進去他人的勸告,最後死於暗殺。

但是關於孫策是被何人暗殺的,但現在也沒有確定,只是人們一般都把暗殺他的人成為許貢三門客。這樣說是因為許貢曾是江東的大族,孫策在平定江東時將許貢也一併剷除了,而暗殺孫策的人很可能是許貢當年的門客,現如今來為主人報仇了。不過到底這種說法是不是真的,我們也無法知道。

除了這個說法,還有人猜測是曹操的人乾的,更有人說是他的弟弟派人殺的他,眾說紛紜,無法辨別。但是孫策確實是死了。他死後將江東基業交給了他的弟弟,並囑咐他內事拿不準問張昭,外事拿不準問周瑜。這句話事實上就是他將孫權也一併交給了這兩個人輔佐。

張昭和周瑜都是孫策的得力助手,他們輔佐孫權後,孫權也十分信任他們。後來曹操率兵攻打江東,東吳內部分為兩派,意見不合,孫權拿不定主意就去問周瑜,周瑜當時就只說了一個字"打",孫權於是派兵,結果就贏了。

而張昭雖然比起周瑜名氣要小一點,但是他也為孫權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建議,這兩個人為江東作出了無數的貢獻。只可惜的是周瑜活得不長,在36歲時就去世了。

周瑜死後,魯肅就挑起了大任。魯肅也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在他任職期間,做了許多對江東發展好的大事,並且他也是個識大體的人,他促進了孫劉聯盟,這才成就了江東後來的輝煌。

他的能力,江東人民有目共睹,民間更是有傳言說,在能守住陸地的領土,只有魯肅能辦到。能在水裡作戰,只有周瑜能行。要有兩位的合作,孫權的江東才能太平。可是,周瑜已經死了,這水上作戰的還能有誰呢?其實還有一個人,他就是甘寧。

甘寧也算是能代替周瑜的不二人選了,尤其是合肥之戰後,孫權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他能有甘寧這樣的人才,此生可以無憂了!所以後來民間都說,當年孫策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後面還應該接一句"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甘寧",這才妙絕啊。下聯才是真的精彩之處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憑啥建立大明?除劉伯溫等,還有他的這位上司給了強勢助攻
縣太爺上聯:「小孩童,抱屋柱,團團打轉」神童下聯讓他仰頭大笑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