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球上曾經滅絕的動物或者植物是否可以「復活」

地球上曾經滅絕的動物或者植物是否可以「復活」

曾經生活在地球遠古時代的許多物種都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但它們並沒有被遺忘。科學家認為,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以下一些已滅絕物種有可能「死而復生」,而它們的復生對我們人類來說將是幸事。

澳大利亞袋狼

1936年9月,澳大利亞最後一隻袋狼(也叫塔斯馬尼亞虎)在動物園死去。近年來,有許多目擊報告稱發現野生袋狼,但更確鑿翔實的證據如皮毛或足跡之類尚未發現。世界上一些博物館裡保存有許多袋狼的遺骸,包括成體標本和保存在甲醛溶液中的幼崽。確認可進行繁殖的袋狼DNA的研究正在進行之中,完整的袋狼基因組測序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完成。

歐洲野牛

人類飼養的牛為我們的餐桌提供了牛肉,但我們要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抗生素和生長激素的濫用正在污染著我們的地下水供應,而肉牛的標準化飼養可能會導致菜牛基因庫的衰竭,更容易產生瘋牛病及其他新的疾病。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回歸自然,將歐洲野牛重新引入到生態系統中來。

歐洲野牛是今天的家養牛的脾氣暴躁的祖先,是歐亞冰河時代的巨型動物,一直到中世紀後期,它們還生活在歐洲中部的偏遠地區。歐洲野牛還是許多舊石器時代壯觀洞穴壁畫上的「明星」形象。最後的純種野牛於1627年死於波蘭。

由於野牛是如今其活著後裔的祖先物種,應該有可能通過「逆向育種」的辦法,最終產生非常接近古代野牛的物種。事實上,上世紀20年代,德國動物園管理員黑恩茲和魯特茲·海克兩兄弟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嘗試,他們希望用馴養牛的後代復活歐洲野牛。如今世界上已經有約2000頭「海克牛」,生物學家正在繼續努力,希望培育出與巨型歐洲野牛體形相近的牛。

鄧氏魚

380萬年前,原始脊椎動物的祖先第一次試探性地來到陸地上。是什麼原因迫使這些早期原生兩棲類動物離開地球原始海洋溫暖的生存環境,冒險登上陸地的呢?鄧氏魚也許是迫使它們離開原先家園的原因。鄧氏魚長達10米,重約3噸半,擁有有史以來所有動物中最強大的咬合力,成為當時的「超級掠食動物」,在長達20億年的時間裡,鄧氏魚一直稱霸海洋。

隨著時間的推移,鄧氏魚的時代結束了,鄧氏魚不再是海洋里最為恐怖的強者。不過,今天或許到了讓鄧氏魚復甦的時候了。如果能夠讓海洋中的巨無霸鄧氏魚「死而復生」,結果會怎樣呢?

美國栗樹

一個世紀前,美國東部25%的林地上都聳立著高大的美國栗樹,從緬因州到密西西比州,生長著多達3億棵的栗樹,這些栗樹高達45米,樹圍達3米。然而,1904年,一個意外事件毀了這些栗樹,由空氣傳播的一場外來板栗枯萎病最先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動物園的樹木中被發現,接著迅速傳播開來,在短短十年間,美國的栗樹幾乎全體滅絕。

但美國栗樹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滅絕」,不到100棵的成熟樹木仍生存在先前的環境範圍內,19世紀開拓者和定居者在北美西部地區種植的栗樹仍然在茁壯成長,沒有受到栗樹疫病的感染。科學家正致力於研究如何提高美國栗樹的免疫力,以使這種植物重新生長在美國的大部分地方。

巨脈蜻蜓

石炭紀時期(距今2.86億年~3.6億年)的地球,一派鬱鬱蔥蔥,那時氣候溫暖,空氣成分也與現在不同,氧的含量較高。特別是後一個原因,適合幾種巨型昆蟲物種的生存和發展,包括巨脈蜻蜓在內。化石標本顯示,這種巨脈蜻蜓的翼展超過75厘米。據估計,它們的食物甚至還包括較小的兩棲動物。

如今大氣中沒有足夠的氧氣提供給巨脈蜻蜓生存,在今天的空氣中,它們很快就會窒息。至於讓巨脈蜻蜓復活的理由卻很充足。讓我們想一想,今天的蜻蜓是蚊子的大剋星。再考慮到蚊子傳播的疾病,以及這些疾病給人類造成的傷害,如果巨脈蜻蜓得以復活,對於給人類造成危害的蚊子而言,這就是滅頂之災。

劍齒虎

劍齒虎生存於距今大約2.5萬至1萬年前,在其鼎盛時期,它們是繼暴龍之後在北美和南美最致命的掠食動物。劍齒虎家族最可怕的成員是波普雷特劍齒虎,在拉丁語中的意思為「征服者劍齒虎」。劍齒虎身高1.22米,重達半噸左右。

在我們有生之年將見證野生獅子老虎數量急劇下降甚至滅絕,難道我們不應該盡最大努力保護好這些瀕危物種嗎?當然應該,瀕危的獅子老虎的剩下不多的種群數量仍在繼續萎縮之中。如果能讓劍齒虎復活,將成為地球上最雄偉貓科動物的最後絕唱。

無齒海牛

無齒海牛也叫斯特拉大海牛,於1741年被發現和命名,滅絕於1768年。人類只用了短短27年就滅絕了這個經歷無數個千年才進化發展起來的物種,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實!

無齒海牛沒有通常的齒系,只有平平的齒骨,性情十分馴良。一點也不害怕人類,儒艮和海牛都是其近親。這種性情溫良的生物的體形卻十分巨大,成年無齒海牛長度可達9米,重達10噸。如果生物學可以找到某種方式讓其作為一個物種復活,那就應該這麼去做。

尼安德特人

早在2009年,科學家完成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隨後的分析表明,非洲以外現代人類基因的1%-4%源自於尼安德特人。作為一個獨特的物種,尼安德特人已經滅絕,但是他或她仍然活在我們中間。要想尋找「洞穴人」,不妨嘗試在鏡子里看看自己的模樣,看有沒有相似之處。

就人類而言,「逆向育種」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復活穴居人的希望在於DNA。最後的尼安德特人行走在地球上的時間大約上在2.5萬年-3萬年前。能否利用DNA技術復活尼安德特人,將取決於未來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能否充分修復尼安德特人的DNA,然後下一步就是尋找願意生育小尼安德特人的代孕媽媽。

鱗木

鱗木,也叫巨石松,是一種原始維管植物,喬木狀,高可達30米,莖幹直徑可達1米,是石炭紀時期森林中的無可置辯的「巨人」。這種地球早期樹木生長繁盛,生長和倒伏交替迅速,平均壽命只有10-15年。地球上蘊量豐富的煤炭儲備要歸功於石炭紀時期巨石松頻繁的生死更替。

如果我們能夠讓鱗木這一物種復活,對地球能源資源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這裡不是說煤的產生,這畢竟要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才能形成,而是說將鱗木作為生物燃料。巨石松林可以建立在濕地和沼澤地區的邊緣,不佔用農業耕地。巨石松的生長和新舊更替都很快速,大約每10年即可砍伐收穫一次。更重要的是,這種古代森林還能幫助封存大量的碳,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復活的巨脈蜻蜓一定會喜歡上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只有人類這種動物才會有的一些「小習慣」
到了冬天,湖邊的水生動物該如何度過嚴酷的冬天?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