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解決蝗災旱災,皇帝居然打算去自焚?這到底是史實還是在作秀?

為解決蝗災旱災,皇帝居然打算去自焚?這到底是史實還是在作秀?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地位一直都是凌駕於眾人之上的,如果非要說誰比皇帝更大的話,我想只有上天了。畢竟在古人的眼裡,皇帝是上天派來的,所以皇帝也被稱為天子,可能只有上天才能夠左右皇帝的行為吧。

在宋朝時期,就出現過一次皇帝和上天的交鋒,不過最終的結局還是皇帝贏了,他就是宋朝的宋太宗。我們都知道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死的非常離奇,而且他死後皇位也沒有傳到兒子的手裡,而是被兄弟趙光義繼承了。

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天大的謎,沒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趙光義在登上皇位之後,知道自己的皇位的來路不能夠說服眾人,於是他把朝廷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外部,頻繁地對外作戰,想要徹底地一統天下。

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宋太宗做過很多事情,不過仍然無法贏得大臣們的心。這就導致了趙光義做出了一些令人驚嘆的舉動。他當上皇帝沒多久,天下就發生了大規模的蝗災,許多百姓都餓的吃不上飯了,雖然趙光義一直在向上天祈禱,但是沒有任何的用處。

不僅如此,伴隨著蝗災的還有旱災,許多地區已經好久沒有下雨了。古代的 天災,向來都是和皇帝的行為聯繫在一起的,這種說法叫做天人感應。如果皇帝的品行不端正,老天就會降下災難作為警示,等到他改正了錯誤,災難自然也就會離開了。

剛當了皇帝就遇到了罕見的旱災和蝗災,趙光義也很無奈,在祈禱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任何作用之後,他下了一道短短的旨意,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三天之後蝗災旱災還沒停,他就會舉火自焚,以求天下的安定。

這聽起來是一個非常荒唐的做法,但是史書上確實有所記載,雖然內容不長,但是記錄很明確。最巧的是,第一天下發了這一指令,第二天蝗災就過去了,而且災區還降下了大雨。那麼這到底是一個巧合,還是真的有天人感應這種說法呢?

其實在我看來,這完全就是宋太宗和大臣們聯合起來導演的一場戲,在他寫下旨意的三天前, 他還在宮裡遊玩,期間還外出打過獵,只要是腦子沒問題,就不會突然做出這種舉動。不過這也可能是他樹立形象的一種手段。

他知道皇帝是最大的,就算他提出這樣的想法,大臣們也不可能照做,因為國家不能沒有君王。這時候大臣們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自己撒個謊,反正大家也都沒有見過天,就算作弊他們也不知道,所以趙光義自焚,只不過是一個鬧劇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涼小蠻腰 的精彩文章:

他是南宋的蟋蟀宰相,把從政比喻成賭博,居然還得到了皇帝的青睞
山海經到底是不是故事書?有人發現了這一秘密,證明它是地理書!

TAG:西涼小蠻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