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

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

疲厭也是障礙大家修行的一種常見情況。沒有恆心耐心,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新鮮勁兒一過去馬上就厭煩了,學佛也是這樣。

此外,平時作息沒有規律,生活無節制,四大不調,氣脈不通,坐下來聽法修法不到片刻便腰酸腿疼,根本坐不下去,勉強為之,則煩惱叢生。

所以,要解決疲厭的問題,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調節,另一方面是不斷鞏固對佛法的希求之心和堅持學習的恆心。

記得喇榮五明佛學院初建時,人不多,每天上課前,我們一群學生便捧著經夾等在經堂外,心裡有些激動地等待法王如意寶到來。雖然是每天都上課,都見到上師,但每天這時候,我心裡還是會緊張、激動。

法王如意寶總是一邊念著麥彭仁波切的一個長咒,一邊光著腳「咚咚咚」一路走過來。我們紛紛彎腰行禮,簇擁著上師進入經堂,圍坐在上師法座的三面。

那個小小的法座靠近窗戶,法王如意寶便在窗前給我們授課。當時真是沒有條件,什麼都簡陋,很多年裡我們都沒能為上師再做一個更莊嚴、更舒服一些的法座。陽光從法王如意寶背後照進來,他散發著光輝的剪影深深印在我腦海里。

後來學院聽課的人多起來,每逢法王如意寶上課,經堂容不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坐到外面去,我自己也經常是在露天里聽課,夏天就坐在烈日下,冬天就坐在風雪裡,下雨也不打傘(實際上也沒有傘,那時傘是高級物品,沒幾個人有)。不光我這樣,大家都是這樣。

儘管我們那時沒有寬敞的經堂、舒服的坐墊,但所有人都踴躍歡喜,覺得自己遇到像法王如意寶這樣的具德上師,能有聽聞甚深教言的機會,是無數劫積累資糧的善果,心裡高興還來不及,哪裡會在乎一點點日晒雨淋。

再後來,我們有了新的大經堂,不用再坐到外面去聽課,可是每天上課大家都要提前去搶著坐經堂中間的天井,哪怕在冬天這意味著在結冰的水泥地上頭頂鵝毛大雪,大家也要搶著坐,因為在那裡能看見在三樓講課的上師法王如意寶。

法王如意寶少年時期從家鄉色達步行五百多公里到石渠江瑪佛學院拜見托嘎如意寶,沿途靠乞食維生,翻山越嶺,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難。之後在上師座下全面聽受顯密教法,年紀雖小,卻也能和其他大人一樣忍受千辛萬苦而絲毫不動搖精進學法的決心。

那時,法王如意寶父母雙亡,沒有人供養他在外求學所需的衣食,他便常年靠江瑪佛學院定期配給僧眾的少量酸奶維生。他住的草坯房狹小簡陋,四壁透風。每當秋冬來臨,沒有足夠禦寒的衣服,便在屋裡挖一個坑,裡面填滿乾草,每天便坐在坑裡看書,以此取暖。晚上總是徹夜用功,累了就靠在坑壁上休息一會兒。

法王如意寶常常用無垢光尊者依止上師革瑪燃匝的故事來鼓勵自己。無垢光尊者在最貧困的時候,曾經靠區區三藏升糌粑粉維持了兩個月的生活,每當下雪就鑽進一個牛毛口袋裡取暖。這個口袋既做蓋被又當褥墊。

儘管生活艱難,無垢光尊者仍然堅持在上師面前恭聽了諸多法要。後來尊者也被人們稱為「住在牛毛口袋裡的全知者」。

我想,無始以來我們流轉輪迴,必定都吃過很多苦,然而那些苦想來大多是白受的。今生為求正法受苦卻是不同,這一回,苦不會白受,我們在菩提路上每一分辛苦、每一分付出都是成佛的資糧,就像祖師大德們示現的那樣。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以寬宏的心態積極的面對人生
原來,我們一直誤會了慈悲……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