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了凡四訓》三句金玉良言,改善命運,越早受益越好!

《了凡四訓》三句金玉良言,改善命運,越早受益越好!

大家好!萬分有幸能和諸位一起學習國學經典!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改命善書《了凡四訓》中的三句金玉良言,一旦讀懂了,可以讓你改善命運,越早受益越好!

古語云: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就是說,知道命運規律的人,能心存敬畏,不會埋怨天命;能認識自己的人,坦然面對現實,不會埋怨別人。可見,能夠知命是人生一種很大的福氣,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也能接受不能改變的,會少走許多彎路。而在現今社會,不難發現,有很多人總是怨天尤人,很少會主動承認自身的過錯,若是連自己都沒認清,那人生更多的將是艱難險阻。

說到要認知命運規律,那麼必讀的一本智慧之書便是《了凡四訓》,此書是明朝進士袁了凡先生所著,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講述了如何改造命運,讓人生盡善盡美。自從這本書廣行於世,即被許多書香門第奉為「傳家之寶」,其中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就是對此書推崇至極,告誡他的子侄:《了凡四訓》為人生必讀之書,閱覽三百遍也不足為過矣!由此可見這本書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在《了凡四訓》中有這三句發人省思的金玉良言,越早受益越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01、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這句話是勸誡我們:為人要懂得時時反躬自思,檢視不足,只有嚴於律己,自己的德行和本領才能日日增長。古時的賢者,都有一個品質,那就是「吾日三省吾身」,每個人都有可能犯下過錯,這是有目共識的,根據史料記載,古往及今從未犯過錯的,也就只有「顏回」一人矣,更何況我們絕大部分人,都離聖賢人境界差之甚遠,所以,我們只有時常的反省,檢點自身,這樣才能少犯錯甚至是無錯可犯。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就是說,經常反思自身的不足,而少去責備別人,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而在如今,很多人都並非如此,有了功勞就獨享其成,犯了過錯就怨天尤人,這就是不懂得反觀自身,以後往往要吃大虧。我們要日日知非,這樣才能日日有所得,常懷律己之心,謙虛謹慎的待人處事,從而不斷實現人生價值。

02、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即是不要只著眼於一隅,眼前的好景未必就能長久,還要多為未來著想。在處事上,很多人都是「事後諸葛」,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沒有提前做出準備,如今只能悔不當初。每個人來到世間,雖然各自的福報都不盡相同,但卻都有共通之處,即便是福報再深厚的人,若是不懂得行善惜福,終究也會使得福氣消耗殆盡。

有時多培養自己的謙卑之心,對以後多做思考,人生會大有裨益。就好比一個人起初身體很健康,但若肆意放縱,虧空身體,那麼大病很快就會來到,反之,如果本來身體就很健康,但卻能當成身體有大病,細心照料,則能延年益壽。

03、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了凡四訓》這句話告誡我們:一個人禍福的降臨,與他是作惡還是行善,有著莫大的關係,所謂「行善福臨,作惡招禍」,就是此理,只要肯改過遷善,人生終會有後福的。

古語云:「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就是在說,災禍和福運,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感召來的,行好事就會得善報,做惡事就要自食惡果。而如果我們想要得到福澤避開災禍,首要的並不是做善事,而是要從懺悔改過做起,能改過,就是一種至高的善,那麼以後做事也能甄於純善。

以上就是《了凡四訓》中的三句金玉良言,堪稱我輩修身的金科玉律,其實《了凡四訓》的用意所在,就是勸告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做的好事越多,得到相應的回報就越大,命運因此也會越來越好。願與君共勉!

不知道您對《了凡四訓》中闡述的三句金玉良言有何見教?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感悟!若您想繼續學習更多國學經典的話,可以「關注」我!願諸君六時吉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屋不打烊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三句智慧箴言,時刻銘記,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圍爐夜話》四句經典名言,人生的好福氣,往往都藏在裡面!

TAG:書屋不打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