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她撐起中國電影半壁江山,自己的感情史卻比電影更傳奇

她撐起中國電影半壁江山,自己的感情史卻比電影更傳奇

作者:程翠

來源:靈魂有香氣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

就在上周,女作家嚴歌苓靜悄悄過完了她的60歲生日。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有句名言:「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嚴歌苓顯然不在此之列。

作為華人第一女編劇,她撐起中國電影半壁江山,從《天浴》、《少女小漁》、《梅蘭芳》到《金陵十三釵》、《芳華》;

電影《芳華》劇照

從《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史詩》到《幸福來敲門》,眾多作品被搬上銀屏,不僅斬獲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一批青年女演員也因她的作品而嶄露頭角、大放光彩。

電視劇《小姨多鶴》劇照

作為備受歡迎的暢銷書作家,在40多年創作生涯中,她拿遍海外所有華文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英國BBC推薦為「睡前一本書」。

長篇小說《扶桑》的英文譯本,更登上《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16年前就入選美國十大暢銷書榜。

從嚴格意義上說,嚴歌苓並非一個特別幸運的女人,一路跌跌撞撞,從舞蹈家轉行作家、輾轉海外求學、情路不順、健康一度欠佳……

但她卻以超出常人的刻苦、堅韌、自律,把所有經歷都化成自己成長的養料,活出了比電影更傳奇的一生。

她的人生在自己的軌道里飛馳又相對均速,很多人好奇她是如何掌控命運?今天我們來分享她關於逆境求生的三個斷舍離心法。活學活用,你也會抵達自己的幸福終點站。

捨棄情緒化的抱怨,

用實力去掙得體面自尊

1958年,嚴歌苓出生於上海的一家書香門第。

她的祖父嚴恩春是個天才,25歲就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翻譯出《德伯家的苔絲》中文版。她的父親嚴敦勛,筆名蕭馬,更是個全才。畫油畫、拉小提琴、做建築設計行行精通,更寫出著名小說《鐵梨花》。

嚴歌苓和父親

可就是在這樣優渥的家庭背景下,她也沒能迅速脫穎而出,成為別人眼中的白天鵝。

嚴歌苓在12歲那年,就考入成都軍區文工團成為一名跳芭蕾舞的女兵。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練功,腳擱在最高的窗欞上,兩腿撕成一條線,哪怕寫信也保持這個姿勢。但即便如此勤奮,她也沒能如願成為領舞。

此後,嚴歌苓迷上了文學,可身為作家的父親一開始卻並不看好。從轉行當前線記者,到參加寫作研修班;從輾轉異國求學,到走上漫長的創作之旅……能吃的、不能吃的苦她全扛下來了。

當戰地記者的嚴歌苓(一排最左)和戰友

為寫好《小姨多鶴》,她曾帶著記者先後三次去日本鄉村採訪;為寫好《金陵十三釵》,她翻遍南京大屠殺歷史資料,走訪多人,收集大量一手資料。一本小說從她發掘、儲藏和調查,創作時間可能長達20年。

嚴歌苓的一生有三個突破:第一是作為中文作家,她30歲到美國學慣用英文寫作、並拿到學位;第二個突破是成為好萊塢編劇,用英文寫劇本;第三個突破是直接用英文寫小說,進入美國正規商業出版渠道。

有誰會知道當年她破釜沉舟,硬是花了一年零七個月,從零基礎學起,硬是考過托福研究生線的不易?又有誰知道她初入異國為了籌集學費,打過數不清的看護、洗盤子、兼職保姆等黑工的艱辛?

嚴歌苓曾說:「如果人的一生註定要吃苦頭,我會選擇早點吃苦。因為它會讓你早點對人生做一些準備。我成為一個作家應該和早年的不順利有很大關係。」

強者從不抱怨困境,因為她們知道抱怨改變不了任何現狀,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產能的情緒消耗上,不如採取積極的行動,用實力去真正排解那些不滿的情緒。

捨棄愛情完美主義,

敢於試錯更能不斷新生

查閱嚴歌苓的資料,鮮少提及她父母的婚姻。但透過嚴歌苓的作品,倒覺得這對母女有幾分相似。

當年嚴歌苓的母親賈琳,曾是紅極一時的劇團名角,一心追求當時身為歌劇團副團長的父親,雖然最終如願,可這段婚姻並不完美。後來,嚴歌苓的父親遇到著名演員俞平,最終與嚴歌苓的母親離婚。

嚴歌苓和母親

嚴歌苓初戀也是女追男,愛上的是一個年輕軍官。可對方見異思遷後來不僅背叛她,還公開她的情書去上級檢舉她。這導致她三年沒能跳舞,一度羞愧委屈到想自殺。小說《灰舞鞋》和《芳華》就是由此創作。

此後成為作家的她,又結緣同樣搞文學的李克威,這段婚姻維繫了三年,便收到對方的一紙離婚書。甚至當時因為她已經小有名氣,離婚一事屢被傳聞成前夫出軌閨蜜的狗血劇情。

嚴歌苓前夫李克威是著名劇作家李凖的兒子

但嚴歌苓提及這段感情至今依然坦蕩大度:

「一個人給出去的感情應該是非常濃烈、非常深的。雖然我們的這段婚姻以失敗告終,但我對他至今難以忘懷,畢竟他陪我度過了曾經青春的8年。」

在散文集《波西米亞樓》,嚴歌苓詳述了自己和現任丈夫勞倫斯的愛情故事。

因為是外交官,他們的戀情一度讓嚴歌苓不堪FBI調查之擾,最終為了保護愛人寧靜的生活,勞倫斯選擇了離職。

老實巴交又其貌不揚的他,竟然義無反顧將外交部的門禁卡剪成4塊,裝在信封里交還給上司。

嚴歌苓和丈夫勞倫斯

愛情之如嚴歌苓,如同生命,是會成長與成熟的。試想有幾個女人一生沒遇到過渣男?他們教會我們擦亮眼睛;又有幾個女人能找到絕對完美的理想伴侶?白馬王子婚後的故事我們誰都不知道,而我們自己也並非完美。

就像初戀失敗,曾讓她常年靠安眠藥維持睡眠,以致三次流產,她沒有鑽牛角尖,而是平和的在落差中尋找解決方案。這才讓她後來得以與丈夫遇到如今領養的乖巧女兒,同樣體驗到為人母的幸福。

有時候,人在戀愛時一味追求完美,很可能讓你錯過比喜歡更適合的人。

這就像人生,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而那些不討厭自己、不自暴自棄的人,才是真的強大,不會輕易折斷。

捨棄盲目的虛榮心,

用踏實的生活寵愛自己

中國有句俗話:人只要有一點兒得勢得意,馬上就要把日子過給別人看。

嚴歌苓也曾毫不掩飾自己愛錢。當年小說剛炙手可熱,她就豪擲三部電影版權費,給母親在南京買了套房子。直至今天她依然保持一個習慣,就是在每本書寫完後帶上全家去旅行,在一個城市住上很久。

可嚴歌苓並不是為了要活給誰看。在她看來,錢只不過能讓女人在愛情中更自由,在生活中更體面;而只有不受世俗困擾,她才能潛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嚴歌苓說:

「我聽一些女朋友講她們女朋友的故事,我覺得所有悲劇的根源就是在於經濟不獨立、思想不自由。問人家討任何東西,心裡都是不舒服的,自己掙自己花,你的享受才是最甜美的……

我覺得我花的錢和我所享受的時間必須是自己掙來的,包括愛情,我並沒有平白無故地得到什麼。」

每天晨起喝一杯咖啡,便開始寫稿。寫到下午一兩點,吃點東西,游泳運動,然後花大把的時間讀書。餘下的3/4時間,她做飯、遛狗、讀書,輔導女兒功課與體操。女兒睡後,她與丈夫邊喝紅酒聽音樂邊閑聊。

在信息時代,她一直堅持用筆書寫;對於生活,她始終持有自己的態度。

她說心太軟的人不容易快樂,因為處處要討人喜歡自己就會受累。正因為不盲從不攀比,她才能拎得清慾望與需求的真正分量。

嚴歌苓與好友陳冲年輕時

在她眼裡,漂亮和美麗是兩回事。一雙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麗。一副不夠標誌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和舉止。這都在於一個靈魂讀過多少書,有多豐富多坦蕩。

有人說曾經當過13年兵的嚴歌苓,她的硬橋硬馬,都藏在骨子裡,浸染在性格上。一如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哪怕面對悲劇也依然從容,永遠透露著一股「熬到頭就有希望」的信念。

在這個女人同樣要面對社會競爭、生活壓力、職業夢想的時代,活得漂亮並不容易,但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為了能擁有更多,不如先學會捨棄吧!

我為那個勇敢的你點贊。

作者介紹:程翠,十年電視人,寫作新青年。關注女性成長,喜歡藝術分享。一直在成長的路上與自己較勁,痛並快樂著。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30歲後突破婚姻困境的女人,都是怎麼做的?
《紅樓夢》女子的悲哀,從相信「征服男人才能征服世界」開始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