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NVIDIA主流顯卡征戰《戰地V》:舊世界的新大門 GTX 1060足矣

NVIDIA主流顯卡征戰《戰地V》:舊世界的新大門 GTX 1060足矣

相比發生在似乎有些遙遠的二十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奠定目前世界基本秩序與格局的二戰顯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是歐洲戰場、北非戰場、東亞/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你肯定多多少少都知道些經典的戰鬥。另一方面來說,就以娛樂傳媒的角度來說,二戰作為主要舞台的作品應該是除現代戰爭之外最能吸引觀眾的,《榮譽勳章》就是經典的例子(上帝保佑它)。所以在夏天的時候,當EA DICE宣布新作《戰地V》的主要舞台是我們熟悉的二戰後,我們的感覺都是感到怪異、驚訝,因為當時看到跟我們想像當中激烈、殘忍、充滿金屬與火藥的二戰並不完全貼合,因為……畢竟二戰是一場無數人付出慘重的犧牲、無數的鮮血換來的正義但代價高昂的勝利,但是之前看預告的時候感覺這是一場輕鬆的、以二戰為主題的變裝舞會。當然後來隨著遊戲的正式公布,越來越多的信息披露後,殘垣斷壁、硝煙與烈火讓遊戲變得更加容易接受,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相信隨著本文的發布,已經有不少關注《戰地V》的玩家早已開始戰局,並且已經熟門熟路、身經百戰。

在遊戲本身來說,首先我感覺要比之前的Open Beta階段流暢、容易上手很多,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遊戲的標記系統。不要誤會,大家傳統認知的標記系統還是沒有的,但是某種程度上說正式發售的《戰地V》存在一種替代的形式,比如說你在瞄準河對面的一名敵人,但是若干道點射後還沒有完全擊斃他,他很快躲在牆壁或是圍欄的後面,這是他的頭頂就會有紅色的菱形圖標標記他的移動位置,或者這名敵人的附近有你的隊友目擊後者的位置,同樣會有這種圖標,雖然說這是我的觀察並不一定對,但感覺很好。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好像正式解鎖遊戲後,遇到的玩家都好像……並不是很強的樣子,不像以前玩《戰地4》,或是玩《戰地V》Open Beta的時候,感覺遇到的都是久經戰陣、老奸巨猾、陰險狡詐、擁有超凡位置感跟空間感的老兵,就算你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但是戰鬥力最多才六千,然而對手至少有一萬以上,那巴跟貝吉塔之間的差距是很難靠彌補的。

可愛的隊友們

但是在上周開始慢慢體驗後,就感覺好像遇到的玩家都很……溫和,完全沒有之前那種呲牙咧嘴嗷嗷叫的兇狠,都很好說話,隨便就能放倒,當然話是這麼說,我還是不知道怎麼玩V-1火箭,看到別人一炮下去就能讓前方一大片廣闊的範圍內完全安靜下來,真的是感覺超級爽。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點擊這裡可以看到演示V-1爆炸效果的GIF,不過體積高達18.2MB,懾於流量炸彈的威力這裡就不直接放出來。

V-1火箭的威力

自兩年前的《戰地1》開始,高度成熟的寒霜引擎已經變得多變、鮮艷、精細而且優化相當好,比以前《戰地:叛逆連隊》時期的寒霜引擎相比已經完全是天和地的區別,尤其是那種熱烈跟精細交雜在一起的畫面感,看來至少在EA DICE的手中,說寒霜引擎是目前表現力最優的遊戲引擎應該不會有太多異議的,無論是單人戰役當中的挪威充滿極光的夜晚,還是多人戰役當中的充滿生機的田野,還是硝煙厚重的教堂,都非常有質感,這種畫面感、身臨其境感是《戰地》系列長期積累的優勢。

破壞效果依然出眾

大家注意看這裡槍支的磨損情況

重新部署後就是新的

測試平台及測試細節:主角是Core i9-9900K、RTX 2080 Ti

我們這次測試選擇的地點跟之前的Open Beta測試相同,都是選擇多人模式的鹿特丹地圖,左側E點部署點附近靠近軸心國出生點的位置,這邊有輛破舊的黃色電車,我們從這裡一直往前跑,終點就是E點中心那輛老款的轎車,這段過程大致是25秒左右。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絕對數字來看DirectX 12 API能夠帶來稍高的幀率,但是會有不可避免的卡頓問題,這點在Open Beta階段就出現過,雖然程度已經減輕很多,但是依然不鼓勵大家使用,所以我們都是在DirectX 11 API測試,而且切記打開未來幀渲染功能,能夠讓遊戲流暢不少。

硬體方面,我們是選擇圍繞目前最新且最強大的Core i9-9900K處理器搭建平台,全核負載4.7GHz,簡直讓人流口水。主板是來自微星的Z390 MPG Gaming Edge Pro,內存是兩條來自芝奇的幻光戟內存,兩條組成容量為16GB的雙通道,這裡要注意,經過我的測試,如果你是用8GB內存的話很有可能不夠打開GeForce RTX光線追蹤。顯卡部分則全部來自七彩虹的iGame軍團,從最高端的RTX 2080 Ti,到玩家存有量非常高的GTX 1060 6GB都應用盡有,另外還有兩張來自英偉達的創始人公版顯卡,軟體部分,系統已經升級到最新的Windows 10 October 2018 Update,OS Build 17763.134,驅動是最新的GeForce 416.94,因為必須要這樣才能打開GeForce RTX光線追蹤效果。

顯卡性能測試:GTX 1060性能有富餘,4K遊戲需要RTX 2070

我們首先來看看最主流的1080p性能測試,跟之前測試的《戰地1》類似,性能優化非常好,或許之前你在玩《戰地4》的時候還沒有這種感覺,可是現在在2018年眼看著就要過去的時候,一款甜點級別的GTX 1060 6GB顯卡就能背著最高畫質跑出77.62FPS,這就是相當讓人欣慰的表現,而兩年前的次旗艦、性價比頗為突出的GTX 1070接近能夠跑出三位數的幀率,足夠擁有G-Sync顯示器的玩家暢玩一番,所以總得來說如果你擁有一款GTX 1060,那麼《戰地V》在你面前真的不算什麼問題。

再來看看更高階的2560*1440解析度,其實GTX 1060 6GB顯卡依然能夠跑出56FPS的幀率,還是比較流暢的,稍微妥協就能夠滿足到60Hz。GTX 1070的幀率就只剩72FPS,而如果你打算瞄準G-Sync輸出的話你就需要RTX 2070往上的顯卡,這就需要不低的門檻。

最後來看看4K解析度,它的嚴苛不用多說,至少都需要RTX 2070級別的顯卡才能摸到60FPS的門檻,要求可見一斑,不過最穩定的還是RTX 2080 Ti,4K解析度都能跑出90.54FPS的幀率,大核心不愧是大核心。

GeForce RTX光線追蹤效果很好,但是門檻不低

如果你按照我們所說的,準備好一張GeForce RTX顯卡,然後系統已經升級到最新的Windows 10 October 2018 Update,OS Build 17763.134,驅動是最新的GeForce 416.94,那麼你就可以成為少數能夠體驗光線追蹤效果的用戶。在效果方面,效果最明顯的就是車輛的表面,還有路邊的玻璃,無論是晴天還是陰雨天,你在車輛邊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在車輛表面形成的反射效果,還有對周圍建築、樓房、路燈的反射效果看的都很明顯,而如果關閉的話,基本你就只能看到很單調的陰影而已。

另外效果最突出的就是玻璃對周邊景色的反射,弔橋、樓房、路燈都可以投影地非常清楚,就好像是真實世界的效果,而其他諸如地面的積水的話效果就並不明顯,因為就算關係光線追蹤效果,地面積水的反射依然沒多少區別,主要其實就是金屬跟玻璃。

不過光線追蹤目前需要的性能確實很高,就算是「低」效的光線追蹤,RTX 2070都只能在1080p解析度跑到70FPS左右的幀率,但是現在《戰地V》的性能還有些優化問題,在「低」效之上的「中」、「高」、「特高」其實都是一樣的性能,這說明性能其實還有優化的空間。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就算不開啟光線追蹤,《戰地V》本身的光影效果在眾多遊戲當中還是非常出色的,這點是不容質疑的。

總結:優秀的戰鬥體驗、但說到優化就很矛盾

總得來說,《戰地V》是一款戰鬥體驗相當好,性能優化相當棒的遊戲,而且畫面相當出色,它繼承《戰地1》以來精緻、鮮艷且風格多變的畫面風格,但是優化依然出色,甜點級別的GTX 1060都依然可以提供足夠優秀的幀率,1080p解析度可以提供超過70FPS的幀率,從這方面說《戰地V》的性能是很親民的,它的門檻並不高。

但如果你說到光線追蹤性能的話,只能說作為目前首款支持光線追蹤的主流大型作品,雖然GeForce RTX能夠提供足夠明顯的效果,而且跟以往的反射效果高下立判,但是對性能的需求是不能忽視的,如果你想要好一些的效果,那可能只能選擇價格高昂的RTX 2080級別的顯卡,從這方面來說,光線追蹤目前還是很奢侈的技術,或者是EA DICE還有很高的優化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1.3萬元的華為Mate 20 RS保時捷版售罄,明天繼續搶
三星發布Galaxy Note手機進化史,獨不見被召回的Note 7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