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又一部高分真人秀,故宮為啥怎麼拍都好看?

又一部高分真人秀,故宮為啥怎麼拍都好看?

本刊記者 毛晨鈺/文

沈佳音/編輯

9月25日,寧壽宮花園最北端,倦勤齋。

塵封許久的門被打開,演員鄧倫探進去一個腦袋,打量一圈。他沒想到眼前這個昏暗、不大的空間會是一代帝王乾隆為自己修建的退隱之所。

他和演員蔡少芬穿著灰色工作服,各執一個手電筒。光束過處,有玉片泛出溫潤的光。「滿屋子都是和田玉」,倦勤齋內有2600多塊和田玉,鄧倫拿著手電筒,照了照說,「跟塑料一樣」。

這是鄧倫第一次走進故宮。和他同行的還有蔡少芬、故宮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和珠寶設計師鍾華。

這個看起來有些奇怪的組合包藏了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的所有野心。在每一期節目中,鄧倫、周一圍等明星嘉賓將在故宮專家的帶領下走進故宮探尋那些隱秘歷史。在每期節目開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會通過視頻向嘉賓提供探訪的線索或地點。不僅嘉賓要以此為指路標,參與節目的設計師還要從中挑選出故宮元素進行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作為節目出品方之一的故宮為了這檔節目的錄製,慷慨敞開大門。總導演毛嘉說:「這是在1987年《末代皇帝》之後,故宮第一次如此深度對外開放拍攝。」以倦勤齋為例,2008年,它結束了為期六年的修復,但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它只是「有限開放」,也叫「特殊開放」,只用來接待特殊的客人。

鄧倫是幸運的。初進宮,就能在故宮專家的帶領下將這些未開放區域一一走過。能夠跟著明星一起探訪故宮那些不輕易示人的角落也成了觀眾對這檔節目的最大期待。

鄧倫對傳說中的「金磚」相當好奇。走進保和殿後,他蹲下摸了摸金磚,才知道金磚里沒有金子。行至太和殿外的石階,他會問專家:「皇帝到底是走左邊還是右邊?還是踏著中間的龍走上去的?」皇帝踏龍而上這一幕曾在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如懿傳》中出現。專家的回答是:「皇帝永遠不會走過去,都是坐轎上去的。」

被故宮震撼的鄧倫恨不得鑽進這座皇城的每一處細枝末節,他覺得:「通過幾代皇帝用過的物品和其他細節,有一種相隔幾百年『在一起』的感覺。」

隨行出鏡的祝勇卻是「全程特別緊張」。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在故宮拍攝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就是怕出事兒」。

步步驚心

一入紫禁城,便沒了退路。身在玲瓏的倦勤齋,更是步步驚心。

倦勤齋在網路上被視為紫禁城中最奢華的宮殿。愛江南的乾隆向來會玩。乾隆37年(1772年),乾隆改建寧壽宮時,划出一塊南北長160米,東西寬約40米的狹長地段建花園。這就是後來被稱為乾隆秘密花園的寧壽宮花園。

乾隆花園是個四進院落,地方不大,卻次第鋪陳開了27座建築,裡頭藏了乾隆關於江南的一切美好印象,比如園林、戲台和雕欄玉砌。其中最負盛名的是一幅佔滿四間房牆壁的通景畫。這幅畫作就在乾隆花園一角的倦勤齋。

倦勤齋取自「耄期倦於勤」之意,原本是乾隆打算自己退休後居住的場所,然而他最終也沒能在這裡住過一天。

在毛嘉的印象中,乾隆有個「怪癖」,「他很喜歡那種超小的格子間」。傾注了乾隆趣致的倦勤齋更是如此。逼仄的空間不便於進行拍攝,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損害文物。

在進入倦勤齋之前,所有人都要「補課」。故宮的工作人員要求大家:不能動、不能摸、不能拍照、不能後退,盡量保持慢動作。

前期踩點時,祝勇就給攝製組專門開會聲明過這些規定。為了盡量降低工作人員在文物中的存在感,所有人都是輕裝上陣。有了經驗後,大家進宮「基本連包都不帶,就是一個對講機揣兜里」。

攝影師們幾乎從未遇到過這麼「苛刻」的拍攝環境——所有人都被迫調整自己的拍攝習慣。攝製組的所有器材都需要經過故宮古建部、宮廷部等部門的嚴格審核,設備都需要用海綿包裹。就連一盞燈,都要測試亮度和用電強度是否會對文物造成影響。進了宮,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為了一個好鏡頭,無所不用其極」。毛嘉說,有一條「鐵的原則」,就是「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因為後退時很難顧及周遭環境,而那裡「一步一景都是文物」。那些平時恨不得爬樹上房的攝影師一到故宮地界,都進入了慢動作模式,「比平時的速度要放慢三四倍」。

而且只有不超過9個人被允許同時進入倦勤齋。這就已經讓祝勇的心時刻懸著了。當人行走在倦勤齋時,他時不時提醒,不要後退,注意低頭。

即便是到了室外,拍攝工作也有多方掣肘。

10月的一天,一輛消防車來到午門外,隨後高達五十米的雲梯升起。層層攀升的梯子將上面的人送到更高處,逐漸縮小,依稀只能看到他扛著機器,孤獨地出現在雲端。他不是消防員,而是攝影師。

因為種種安全考慮,故宮不能航拍。為了拍到故宮的大全景,毛嘉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用風箏和氫氣球帶著鏡頭拍攝。但是故宮怕火,氫氣球肯定行不通。最後,他們想出了把雲梯當做「巨型搖臂」的法子。

就這樣,被升至雲梯最高點的攝影師拍下了故宮的第一個「航拍」畫面。

左手想像,右手史實

「原來好像是在街邊掃了一眼的感覺,這次我是真的爬進了櫥窗里,成為了櫥窗里的人。」周一圍說。

他小時候隨父母到北京旅遊,被抱著背著,走馬觀花遊了一遍故宮。搬到北京之後,他時常會帶著朋友到故宮參觀,但是「從沒有像這次一樣,對它有真正的印象」。

拍攝第一天,他走過午門,在太和門廣場駐足,他依照道家的方式,說了聲「莫擾」,然後喚醒了一個雙面乾隆。

當周一圍站在保和殿廣場上四顧,四周一片開闊,能一眼望到遠處的大褲衩。那一瞬間,他彷彿能感受到一兩分帝王心理:這裡就是皇帝們每天上下班要經過的地方,他們也許會在這裡觀天象看朝霞。「不站在那裡就不知道什麼叫皇家氣象。」

移步換的不只是景,還有看風景的人。

在乾隆花園的符望閣,周一圍見到的是有著玲瓏心的弘曆。閣內被分隔成多個空間,行走其中極易迷失,所以也被稱為「迷樓」。不大的庭院里有樓中樓、戲台和曲折迴廊。登上符望閣遠眺,周一圍覺得,此刻的北京對乾隆來說,也許不再那麼恢弘,反倒有了內斂。

在此之前,周一圍對乾隆的印象是「平面的」。這回,他在乾隆生活過的地方走過,看到了一個立體的人,一面君王,一面尋常。

周一圍最終把這樣的雙面乾隆用他擅長的表演呈現了出來。這也是《上新了·故宮》中的重要環節:請今人去尋找歷史人物的「前世記憶」。

透過倦勤齋盡頭的兩扇鏡子,周一圍扮演的乾隆皇帝看到了鏡中的另一個自己:很像王羲之的乾隆。乾隆最喜歡的書法家就是王羲之。祝勇認為,在乾隆的內心,其實嚮往能像王羲之一樣自在瀟洒。

作為節目的總編劇,祝勇和毛嘉商量如何表現乾隆的內心世界。倦勤齋的戲台給了祝勇靈感,讓乾隆一面看戲,一面唱戲,就很能表現人物的兩面性。於是就有了周一圍坐在寶座床上看戲的場景。

然而,這樣的想像到底是否真的合理?觀眾各有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認為這種現代與古代的交錯充滿奇思妙想,也有人認為這個小劇場的設置「特別尷尬,特別戲劇化,並沒有讓人靠近乾隆,看到的還是影視劇里的乾隆」。

祝勇卻覺得這樣的解讀很有必要,因為「咱不能跟百度百科或是到此一游似的。必須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這樣節目就更有層次、深度」。在他看來,「真正的隱秘角落其實就是人物內心」。

相比起一般影視劇,《上新了·故宮》的想像都有著某種程度的合理性。創作團隊左手想像,右手史實。

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演員表演時使用的戲台和龍椅其實都是按照原樣複製的。祝勇說:「除了地面能踩以外,其他文物都不許身體接觸。」不過,祝勇覺得節目的情景再現得不錯,不僅因為周一圍演技好,還在於導演組準備了嚴絲合縫的道具。

節目首播後,有觀眾在彈幕里吐槽周一圍穿戴的衣帽像是太監造型。毛嘉解釋說,這才是符合歷史的裝扮。儘管看起來跟影視劇中大臣或太監的裝扮很像,但皇帝的帽子用的是紅絨結頂,袍子下擺也是只有宗室才能用的四開裾。甚至有故宮專家跟毛嘉打趣道,「要不是材料有所差別,道具團隊都能去干文物修復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群少年被污名化多年,仍一心只想為國爭光
貧窮、迷信又可憐的都市女孩們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