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范仲淹為何治住了西夏人?王安石變法失敗搞亡國是怎麼回事?

范仲淹為何治住了西夏人?王安石變法失敗搞亡國是怎麼回事?

一場慶曆新政,雖敗猶榮,為其後王安石 變法拉開序幕,後人知其為政治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流傳,為後世文人立下處世之標準,後人知其為文學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范仲淹 還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其軍事成就也並不遜色。

仁宗任命夏竦為前線主帥,又依韓琦的意見調范仲淹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尹洙同行。

范仲淹為何治住了西夏人?王安石變法失敗搞亡國是怎麼回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慶曆元年(1041)正月,宋軍大敗於西夏。十六名將領陣亡,萬餘人慘死沙場。歸途之中,陣亡將兵家屬數千者夾道痛哭,韓琦掩面而泣。他不是佞臣,只不過才不堪其任,能不勝其位。

范仲淹採取種世衡的建議,築延北城。然後封堵夏宋邊境,以堡寨相連,相互聯繫,形成一條嚴密的封鎖線。精兵去冗,從當地獵戶中挑選身強力壯之人,裁汰內地老弱冗兵,最終選出一萬八千人,分六部,每部三千,成為邊防軍主力。改革更戍法,取締按軍階高低先後出陣的機械臨陣體系。以各個將領統率各部,使將兵之間形成穩定的關係,增強凝聚力。臨陣按情況出戰,便於將領靈活指揮,應對多變的軍情。尤為可貴的是,對待邊疆少數民族,范仲淹坦誠相待,慷慨優惠,嚴明賞罰,使其歸順宋朝以孤立西夏,從而鞏固了邊防。

慶曆二年(1042),范仲淹令長子純佑與蕃將趙明引兵襲西夏軍,奪回馬鋪寨。與此同時,他本人率軍深入西夏軍防地,就地築城,僅十天便築成新城。這便是鍥入宋夏邊境的著名孤城——大順城。西夏來攻之時發現,宋軍已形成以大順為中心與堡寨相呼應的堅固體系。西夏軍無功而返,自此,范仲淹被譽為「胸中有數萬甲兵」。

王安石不貪色、不愛財。中國傳統思想中,一個大壞官,無非這兩條,可是他一條都不粘。這樣一個道德高尚、百毒不侵的人,勤勤懇懇、日以繼夜地把國家搞亡掉了,你怎麼評價他?所以說,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是一個特別需要警惕的人。

「找不到一篇記述王安石生平的行狀、墓誌和神道碑之類的文字,不但見不到全篇,連片段的甚至三言兩語的引證也看不到。」

他還是個非常能幹的幹吏,很懂財經之道,當官不靠後台,科舉出身,從縣一級干起,當過知縣、通判,一直干到中央。他對所有的行政關節非常嫻熟,誰都騙不了他。

從此以後,王安石成為了主流意識形態中無可爭議的大改革家,進入民國乃至1949年之後,王的聲望越來越高。郭沫若認為,秦漢之後第一個大政治家就屬王安石,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中推崇的兩位改革家,一是商鞅,一是王安石。

面對這樣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和歷史事件,若我們將之放在中央集權制度的兩千年演進史中進行觀察,也許會得出一些稍稍清晰的結論。

「王安石變法」,與之前的「管仲變法」、「商鞅變法」、「桑弘羊變法」、「王莽變法」乃至「劉晏變法」一脈相連,是歷代治國者在經濟集權政策上的一次大試驗。就如同桑弘羊欣賞商鞅,劉晏鍾情桑弘羊一樣,王安石對桑、劉兩人也十分推崇,他在與司馬光的論戰中認定,用國有專營政策來抑制兼并、均和貧富是古代賢君的治國之正道,後世只有桑、劉「粗合此意」。由此可見,歷代「變法」衍續的是同一邏輯。

一個特別嚴重的後果是,「王安石變法」的失敗給後來的治國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一位如此才華卓著的財經大師,在工商經濟如何發達的宏觀環境中,進行一場如此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卻造成如此慘烈的失敗結局,這令所有的後來者對激進式變革望而卻步。

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性的,表明基礎於法家戰略和儒家倫理的治國手段在經濟改革領域已經無路可走,進不可得,退亦不可得。自北宋之後,南宋、明清歷代治國者基本放棄了體制內的制度創新,開始用更加嚴酷的管制方式來維持統治,其經濟策略越來越謹小慎微、趨向保守,最終走進了閉關鎖國的死胡同。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原文】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昨夜讀《三國志》不禁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權謀機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細一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象劉伶,喝他個酩酊大醉。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少年時癲狂無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貴百萬,試問誰能躲過老冉冉將至。

范仲淹為何治住了西夏人?王安石變法失敗搞亡國是怎麼回事?


【作品鑒賞】

賞析一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是詞人因政治改革徒勞無功而極度苦悶之心境的一個雪泥鴻爪式的記錄

上片大意是:昨天夜裡讀《三國志》,不禁笑話起曹操、孫權、劉備來。他們用盡權謀機巧,不過是枉費心力,只鬧了個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與其像這樣瞎折騰,還不如什麼也別干,索性和劉伶一塊兒喝他個醺醺大醉呢。下片則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詞》的詩意,人生一世,總沒有活到一百歲的。

小的時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間一點點青年時代最可寶貴,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呢!就算作到了一品大官、百萬富翁,難辭白髮老年將至的命運!全篇純用口語寫成,筆調很詼諧,似乎是赤裸裸宣揚消極無為的歷史觀、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和一派頹廢情緒。實際上它是詞人因政治改革徒勞無功而極度苦悶之心境的一個雪泥鴻爪式的記錄。胸中塊壘難去,故須用酒澆之。憤激之際,酒酣耳熱,對老友發牢騷、說醉話,頗有雪芹「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難言況味。

賞析二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的副題是「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可見范仲淹和歐陽修志同道合、同仇敵愾

此詞副題是「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范仲淹為什麼要向歐陽修傾吐衷腸呢?原來歐陽修早就是范仲淹政治上的知音。仁宗時「景祐黨爭」,歐陽修就堅定的站在范仲淹一邊。時以吏部員外郎任開封府的范仲淹耿介正直,容不得權相呂夷簡擅權市恩,便向仁宗上《百官圖》,又上《帝王好尚論》等四論,批評朝政。切中要害的疏論激怒了呂夷簡。他反訴仲淹「越權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寵信呂相的仁宗將仲淹貶黜出京,當時余靖等正直朝臣上疏替范仲淹申辯,而諫官高若訥卻討好呂夷簡,說范應當貶官。

歐陽修痛恨諫官高若訥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竟不分是非,行為卑鄙,於是寫了《與高司諫書》,斥其一味迎合權相是落井下石,是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歐陽修也因此被貶夷陵。政治上的風雨磨難,高尚人格的互相吸引,革新朝政的共同追求,使范歐二人最終成為相濡以沫的盟友。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反對者攻擊改革派引用朋黨。此時已奉調回京的歐陽修任諫官,為了回擊反對派的無端指責,支持慶曆新政,又寫下了著名的《朋黨論》。可見范仲淹和歐陽修志同道合、同仇敵愾。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范仲淹和歐陽修新政失敗,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情,使他們自然產生相似的感受

此詞大約寫於這幾年二人在朝共事同受打擊之時。新政失敗,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情,使他們自然產生相似的感受。弄清了這一點,再來讀這首詞,讀者就恍然大悟了:原來,它是詞人因畢生為之奮鬥的政治理想破滅之後極度失望、苦悶乃至沮喪的反映。在心頭鬱積已久的憤懣總得找個宣洩的出口吧?於是,憤激之時,酒酣耳熱,對著同遭厄運的老朋友發發牢騷,說說醉話,有何不可?

其實,這首詞固然宣洩了詞人的憤懣,但也折射出了他內心時不我待的焦灼。這與李白那首著名的《將進酒》非常相似。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被「賜金放還」後八年仍未找到出路,於是在此詩中借題發揮,盡情傾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李白的恃酒放曠並不說明他就此沉淪,即便是這首詩亦流露了施展抱負的願望,「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其自信!但人生苦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現實無情徒喚奈何。范仲淹同樣如此,「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 ,能夠干一番大事的年華太少了,哪裡禁得起幾番蹉跎?於是,借酒澆愁,抒發其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情就很自然了。


范仲淹為何治住了西夏人?王安石變法失敗搞亡國是怎麼回事?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中范仲淹身處逆境,失意惆悵乃至發牢騷,並不意味著他永久的消沉

從思想上來說,范仲淹的這種感情是有其深刻淵源的。儒家的積極用世是其思想主流,不僅如此,他還出入佛老,精研三教經典,力求會通而經世致用。這種海納百川的學術視野,使其作品博大精深,異彩紛呈,而老莊清凈無為、隨遇而安的思想也是他迭遭打擊時能夠舒緩壓力的精神避難所。在這點上,李、范二人是相似的。再說,在當時,文人們普遍認為詞是娛情遣興的「小道」、「末技」,范仲淹有時亦未能例外,與老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時,就不免戲作小詞了。應該說,這幾句亦真亦幻的牢騷話倒顯示了他作為一個平常人的本色,使得他可親可近。

當然,范仲淹身處逆境,失意惆悵乃至發牢騷,並不意味著他永久的消沉。慶曆六年,貶謫到鄧州,擺脫了朝黨紛爭,暫時卸去了煩瑣的朝政和邊防重任的范仲淹,度過了三年難得的愜意時光,他營造百花洲,重修覽秀亭,始終把關懷民生疾苦放在首位,贏得了鄧州人民的衷心愛戴。同時,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創作高潮,千古傑作《岳陽樓記》及許多著名詩文都寫於此時。這表明,范仲淹已經走出了苦悶、沮喪的陰影,已經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始終是他畢生的追求。這才是立體的、全面的范仲淹。

作者介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 本 名
  • 范仲淹
  • 別 稱
  • 朱說、范履霜、范文正公
  • 字 號
  • 字希文
  • 所處時代
  • 北宋
  • 民族族群
  • 漢人
  • 出生地
  • 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
  • 出生時間
  • 989年8月29日
  • 去世時間
  • 1052年5月20日
  • 主要作品
  • 《范文正公文集》
  • 主要成就
  • 慶曆新政、戍邊禦敵、執教興學
  • 官 職
  • 參知政事,徐州知州
  • 追 贈
  • 兵部尚書、楚國公
  • 謚 號
  • 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