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導彈燃料耗盡後會墜毀傷人嗎?設計之初早有措施,不必多慮

導彈燃料耗盡後會墜毀傷人嗎?設計之初早有措施,不必多慮

原標題:導彈燃料耗盡後會墜毀傷人嗎?設計之初早有措施,不必多慮



資料圖

防空導彈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後,為了更加有效的攔截攜帶原子彈的轟炸機,除了研發高空高速的攔截機以外,防空導彈也成為許多國家取代高射炮的對空火力最佳選擇。這個發展趨勢不僅影響到地面防空需求,也逐漸延伸到水面艦艇的防空作戰上。然而任何武器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有效,防空導彈也不是百發百中,那麼就有一個疑問——加入錯過目標的導彈燃料耗盡墜毀會不會傷及無辜?其實在防空導彈問世之初設計者就有考慮這一問題,大家其實不必多慮。



資料圖


戰爭歷史上早期的防空火力主要為各種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交替組成,防空部隊普遍給炮彈裝備了定時引信,飛達預計目標將飛過的空域引爆。相較於碰炸引信引爆的炮彈射擊空中目標則要炮彈直接擊中目標才能發揮效果。然而從以地面為參考系,空中的飛機體積細小,移動速度極快,命中是極之困難的事。只有對付低空低速目標的速射高炮使用撞擊引信。

而歷史上大部分的高射炮是使用定時引信引爆,炮彈破片的殺傷半徑普遍有五十米左右,而且在戰鬥中無論是高射火炮還是地面火炮都是靠殺傷半徑進行打擊,而不是直接命中。所以對於更加難命中的空中目標,事先準確計算或預測目標的高度,使用高度或計時引爆炮彈,在目標可能經過的地方造成一個彈幕。在提高擊殺比的同時杜絕了傷及無辜的可能,因為炮彈都在空中引爆。


二戰末期美國開始在炮彈上加裝了無線電近炸引信,即炮彈從目標旁邊掠過也能觸發引信,傳統的炮彈結合的防空模式的效率達到了頂峰,同時基本上杜絕了炮彈傷及無辜的可能。使用近炸引信,在炮彈接近目標,二者距離低於信管內的設定限度時,炮彈便會自動引爆,此舉提高對口射擊命中效率,同時為了防止動能耗盡,未命中炮彈落下傷及無辜,同時也提高了炮彈的破片殺傷效率。



資料圖


二戰末期的德國飽受空襲之苦,率先開始了防空導彈的研製,防空導彈和美國後期的防空彈原理一樣,擁有雙保險,只不過將定時引信換為了燃料耗盡後自毀的程序,而近炸引信繼承了下來。德國的防空導彈方案在戰後為美蘇提供了極好的參考樣本。

在現代空戰中導彈的命中率越來越高,紅外、雷達雙重製導成為標配,加上近炸引信的加成,殺傷效率非常高。而就算導彈沒有命中目標也會保持飛行狀態,不會一頭扎向地面造成平民傷亡,直到燃料耗盡在高空引爆導彈。所以,防空導彈如果打不到飛機只有一種處理方式——自毀,既保證了不傷及無辜,又保證了完整的導彈被敵方俘獲破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武堂1 的精彩文章:

美國闖下大禍了!遭到國際社會一致譴責,這一次,中國態度很關鍵
德國消失潛艇到哪裡去了?大部分沉入深海,再也無法尋找蹤跡

TAG:強武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