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末代皇帝溥儀的妹妹為什麼稱「格格」,不能稱「公主」?

末代皇帝溥儀的妹妹為什麼稱「格格」,不能稱「公主」?

我們都知道,溥儀是清朝的末代皇帝。雖然1912年大清滅亡,但是在紫禁城內的那個小天地里,他這個皇帝還是做到了1924年,滿打滿算,有16個年頭呢。

溥儀的父親是第二代醇親王載灃,他有三個弟弟(其中二弟幼年夭折)、七個妹妹。今天咱們就說說溥儀的妹妹們。她們分別是:韞媖(1909年-1925年),韞龢(1911年-2001年),韞穎(1913年-1992年),韞嫻(1914年-2003年),韞馨(1917年-1998年),韞娛(1919年-1982年),韞歡(1921年-2004年)。

溥儀的大妹妹韞媖。

有一個歷史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溥儀身為皇帝,他的妹妹難道不應該是公主嗎?而實際上,他的這些妹妹個個都是格格,大格格、二格格、三格格……依次排下去。

其實這跟清朝皇宮裡的體制緊密相關。清朝行政法大全《大清會典》明確規定:「皇女由中宮出者,封固倫公主;由妃嬪出者,封和碩公主。」

也就是說,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封為公主,皇后所生封固倫公主、嬪妃所生封和碩公主。「固倫」和「和碩」兩詞都是滿語,前者有「國家」之意,後者有「一方」之意。兩種封號,強調了嫡庶之別。

溥儀的三妹韞穎。

話說回來,溥儀兄妹的父親是醇親王載灃,那親王的女兒就是「和碩格格」,只能封郡主。在此等級之下,郡王的女兒稱「多羅格格」,封縣主;貝勒的女兒亦稱「多羅格格」,封郡君;貝子的女兒稱「固山格格」,封縣君;鎮國公、輔國公的女兒稱「格格」,封鄉君。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大清會典》還規定:「如中宮撫宗室女,下嫁亦封和碩公主。」上述那幾種格格,由皇后撫養長大的,可以封為和碩公主。

溥儀和他的兄弟姐妹。

晚清時期,慈禧太后把恭親王奕訢的長女接入宮中撫養,破格封為「榮壽固倫公主」(即溥儀的堂姑媽)。溥儀的妹妹既然沒有哪個皇后撫養,也就沒有被封為公主的資格。哪怕兄長做了皇帝,也只能安安穩穩做格格。

再說了,溥儀能登基稱帝,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作為親王的兒子,光緒帝駕崩後,按說他是繼承不了皇位的,但是慈禧看中他的出身(道光帝旻寧的曾孫、自己妹妹的孫子),讓他「承繼同治、兼祧光緒」,同時做了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嗣子,從而獲得了做皇帝的機會。

溥儀與父親載灃、弟弟妹妹在一起。

溥儀做了皇帝,固然讓妹妹們有了榮光,不過已沒有辦法給她們以奉贈。當然了,大清滅亡之後,這些名號、封號也已不重要,誰還會在乎呢?

另外有一事應當澄清。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德齡公主」這個人。她在1903年-1905年間曾在頤和園陪伴慈禧太后,出國後自稱被慈禧封為「公主」(有時候說是「郡主」)。

事實上,清宮沒有留下任何有關封德齡為公主或郡主的記錄。德齡屬於漢軍旗人,與皇室沒有任何血源關係,慈禧再任性,也不會荒唐到封皇室之外的女子為公主的。

參考資料:《欽定大清會典卷一·宗人府》,胡漢君《中國最後兩位公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時代老照片:社會上層生活洋氣 底層跟清朝沒區別
清朝重現「人殉」陋俗,朝廷變相鼓勵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