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內心中的「毒液」,正是我們修真的力量

內心中的「毒液」,正是我們修真的力量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陰陽與善惡的共生體。(資料圖)

這只是一部幻想類的影片,若從道學角度觀察,會發現影片講述的內容正是人們修真的方法。

道教以陰陽作為世間萬物的根基,萬物有陰有陽、有內有外、有善也有惡,但陰陽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且涇渭分明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陰陽與善惡的共生體。

如果把這部電影中人類的角色作為陽來看,那寄生其內的毒液便是陰的代表,若把人類與毒液相互剝離,即是對陰陽一體共生的分裂,那麼二者誰也不可能完成最後的大舉。

毒液與人類的角色本是善惡一體,二者相互影響並相互成就的過程,象徵的正是宗教修行之去惡存善的本質。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具有內在的「惡」,道教保留的諸多修行法門,意在使你我一介凡人內心中可以萌生一絲善念,進而把這份慈心與悲憫施加於萬事萬物,從而達到「常與善人」的合道之舉。

修真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在於修自我,而不是用自以為的善惡是非去判斷他人的對錯。(資料圖)

向善自古以來便是道教的宗教主題之一。在大眾的理解中,勸善便是勸導人們做好事,以此去積累個人的功德。這只是對道教之「善」淺層次的解讀。

道教之「善」,首先出於每個人對自我的客觀認知,即先要明白自身其實是善與惡的綜合體,既能夠看得清自己所能施予的善念善行的力度和多寡,又能夠知曉內心中的惡念究竟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被激發。

只有清楚了界限在哪裡,才不會被一己執念操控,更可以避免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審視他人。

修真的最初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在於修自我,而不是用自以為的善惡、是非去判斷他人的對錯。

一旦被執念捆綁,最終的結果便只會如同影片中的反派一樣,看似滿口都是仁義道德,卻只是把自我凌駕於眾生之上,忘卻了「以百姓心為心」才是道法自然的根本出發點。

「真」之所以需要去修,正在於每一個人其實都已經被後天的體制困束。(資料圖)

每個人都是善惡的共生體,也就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去正視並審視身中之惡。

惡,並非專指對他人產生傷害的言行,其在廣泛意義上更指向於被名色財欲而沾染了的內心。

心中一念起,便已經是萬善、萬惡的開端了。修行中尤為強調靜心,即放下所有對善惡的執著,讓內心回歸於最原始的平靜,只有在此時才能內觀到真實的自我是什麼模樣。

正如道祖所言水之德性,其在平靜的時候才可以把所有的雜質沉澱下去,從而反照到每一種世間光景的本然之相。

靜心以修真,以清靜之態反照到每個人的內心,唯當忘卻善惡與執念,才能發現自我的本真。

「真」之所以需要去修,正在於每一個人其實都已經被後天的體制困束,我們表現出來的一言一行都是利益思考之後的產物。

而一旦加以思考,便難以逃脫對是非曲直的誤讀,這實為脫離了道之自然的範疇。

只有能夠「忘」掉自我,才能真正與萬物同塵、與道合真。(資料圖)

因善而修真,還要再強調一個字,即曰「忘」。首先要忘卻人間的是非,讓一切行為始發於自己的初心;其次要忘卻自我,讓一切行為都與自身的執念沒有關係。

《毒液》電影最後有一個場景,是在講人類與毒液合體之後對便利店搶劫事件進行拯救,這時的善則變成了他們的習慣使然,而非是出於思考之後的利益抉擇。

為善,不是為了求名、求功德,而是出於一顆慈愛眾生的心。

若把為善變成了與功德利益的交換,從修行上講,這依然是被自身的慾望控制,那麼這樣的善在本質上其實是惡的另一種表現。

道教修行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即是去欲,去掉個人的慾望,返歸天地大道的本然。只有能夠「忘」掉自我,才能真正與萬物同塵、與道合真。

電影中的毒液雖然是從外星來的生物,但代表著另一個自我的「毒液」始終存在於你我內心深處。

修行,要做的是正視自己的內在,不論其究竟偏向於善、還是偏向於惡,它都是最真實的存在。而只有在正視、內觀且自省的基礎上不斷精進,才可以把內在與外顯合二為一。

修行是要從紅塵中實現超越,從做一個內功外行兼具的上善之人開始,使日常的一言一行都附加上修真的要義,待到撥清人間迷霧,方悟我道之真究竟為何!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度人無量,保延國祚:羅天大醮度人壇法事小記
道家劍仙:莫笑紅塵無道義,仙中自有俠客行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