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翟玉忠:《本經陰符七術》是縱橫家的心法

翟玉忠:《本經陰符七術》是縱橫家的心法

中華道統——內聖外王一以貫之。

戰國諸子教人,未有講外王之術而不講內聖之道者。何以故?因為內聖修養為本,外王事功為末,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有機體,缺一不可。本末合一,唯如此,方能達及體用兼備,圓融無礙的境界。

《鬼谷子》言內聖之道,集中於《本經陰符七術》。

關於《本經陰符七術》的結構,台灣學者蕭登福認為:「文中分七個小標題論述遊說者內在涵養上所須具備的一些條件,偏重在內心的修鍊與精神力的運用上,顯然與前十二篇偏重在遊說技巧有別。七術之篇目依次如下:盛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前面盛神、養志、實意三篇,旨在說明如何去充實意志,涵養精神。後半的分威、散勢、轉圓、損兌諸篇,是告訴我們如何將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七術共分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屬於內練,一是屬於運用。」(轉引自許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中華書局,2009年,第195頁。)

許富宏先生認為,《本經陰符七術》「依據其內容,可分為三組:第一組以神、氣、心為核心,對神與氣,心與氣,心與神三者之間的關係作理論上的探討,形成盛神、養志、實意三篇;第二組專論神之作用,先言神之覆,次言神之使,對神之伏、神之動對人內心的影響,以及引起的一系列後果作了闡釋,形成了分威、散勢兩篇;第三組專論計謀與決斷,計謀無窮,然轉圓可得;決斷關乎安危,故損兌可用,形成轉圓、損兌兩篇。」(許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中華書局,2009年,第196~197頁。)

《本經陰符七術》不僅講內聖的修習,還細講內聖的外用機理——這在中國文化典籍中,顯得十分珍貴,值得學人特別注意。

(本文選自翟玉忠先生新著《說服天下:的中國溝通術》)

「新法家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話說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
這10首報國詩,激勵人心!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