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內心越是強大,越有這兩個習慣,事業越做越順!
文史
11-21
人生於世,孑然而來,孑然而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是一個「厲害的人」?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能洞察、了解別人的人算是有智慧,能夠了解、明晰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一個戰勝別人的人算是有力的,能夠戰勝、超越自己的才算是強大。
一個人,內心越是強大,越有這兩個習慣,事業越做越順!
一、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公事
去除心中的私慾,處理公事才能公平。
心底無私天地寬。王安石曾說:「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修心是為政的前提和關鍵,應當既去私心,又懷公心。
公私分明養正氣。解放戰爭攻打榆林時,彭德懷渾身上下沒有一件完好的「行頭」。一次,有人給彭德懷送來一件鴨絨被,既輕便又暖和。可彭德懷斷然拒絕,他說:「一切繳獲要歸公,這是我軍的三大紀律之一,任何人不能破壞這個紀律。」
二、先平己見,而後可以聽人言
去除心中的成見,才能聽得進別人的忠言。
當我們心中充滿了自私與清高時,便聽不進別人意見而獨斷專行。實則,與貪腐之人沒什麼兩樣。貪腐,是被別人打點;自私與清高,是自己為自己行賄。
人一旦有了成見,就相當於設了一道拒絕外界的門,它不但會妨礙人的進步,還會使人產生偏頗的知心。所以,要想接受新的事物和公正的看待一些事物,我們必須首先去除自己的成見心理。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巧合,巧合到讓人不敢相信!最詭異的巧合在明朝
※越是興旺的家庭,越有這兩個特質
TAG:秘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