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治理「走捷徑」,濰坊圍灘河撒葯治污,4000多萬元工程未見成效

治理「走捷徑」,濰坊圍灘河撒葯治污,4000多萬元工程未見成效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花了近一年時間,耗資4700餘萬元的河道治污工程基本未見成效。生態環境部11月20日通報,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對山東濰坊市濱海開發區圍灘河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檢查發現,濰坊市及濱海開發區為快速完成整改任務,主要依賴投放藥劑治污,整改流於表面。

圍灘河是濱海開發區重要的城區排澇和景觀河道。近年來,由於化工企業大量排污和城區管網建設滯後等原因,圍灘河受到嚴重污染;加上日常監管不力,河道垃圾遍布、臭氣熏天,水質長期處於劣Ⅴ類,基本喪失河流水環境功能。

山東省整改方案明確提出,持續改善圍灘河河流入海口水質,實施河流生態修復工程。2018年年底前,確保實現圍灘河水質達標,消除劣Ⅴ類水體。

但現場督察發現,當地在圍灘河污染源排查和成因分析時,未經充分研究論證,即於2018年3月委託相關企業,把圍灘河攔河築壩分為幾段,分別投加藥劑並曝氣沉澱的措施進行治污。該治污工程工期不足4個月,在短期水質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即於7月對工程予以驗收通過。但省市整改方案明確要求的濕地建設等生態修復工程毫無進展,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入河排污口全面清查、河道堆存工業原料清理、底泥清淤等控源截污措施進展遲緩。

督察還發現,圍灘河在「撒葯治污」後,水質短期有所改善,但在今年8月後,水質又開始惡化,無法穩定達標;至11月,督察組現場對沿線13個點位進行採樣監測,水質均為劣Ⅴ類,其中氨氮濃度最高達到44.2毫克/升,超標21倍。治理「走捷徑」,驗收後水質又逐步回到「撒葯治污」前的水平,4700萬元的治污資金沒有發揮應有效果。

據統計,圍灘河沿線共有城鄉居民近8萬人,每天產生生活污水約1.4萬噸,由於污水管網不完善,每天超過1萬噸生活污水排入圍灘河。由於現有污水管網為雨污合流,雨天時大量污水隨雨水溢流環境,該問題至今未得到有效解決。此外,河道兩岸堆存大量化工廢料,環境污染嚴重。其中濰坊海化集團鹼渣堆場緊鄰圍灘河,雨污分流設施不完善,大量鹼渣污水未經處理入河排放;山東神州化學公司被取締後,大量化工廢料仍在河道旁露天堆存,存在環境風險隱患。

生態環境部表示,濱海開發區等在圍灘河綜合整治中急功近利,避難就易,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督察組將對存在失職失責的,要求地方查處問責到位。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左常睿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宇宙最強物質比鋼硬100億倍;納米積木搭起超結構「大廈」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