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為何不能真正地反省二戰?

日本人為何不能真正地反省二戰?

作者:疏桐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作為軸心國的主力,向周邊國家大量用兵,造成了慘痛驚人的人口傷亡和物質損失。

戰後,德、日兩國都謀求成為地區乃至世界性大國,然而要達成這一目標,他們必須對自己曾犯下的戰爭罪行有一個清醒地認識,並能勇敢地承擔責任,積極地擔負起國家賠償等國際義務,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風範。

同為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對這一點的認識大相徑庭,在某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德國客服重重阻力,隨著檔案解密和深入調查,在歷史的真相逐漸揭開後,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反省戰爭、祈求原諒的道路。

戰後德國

同樣面對罪行的日本,至今仍有很多人翹舌雌黃地辯解,否認歷史,推卸責任。為什麼會這樣?

政治成熟差異

從最直接的原因看,戰勝國對日本和對德國改造的不同導致了目前兩國對歷史認識的不同。德國是被盟國徹底打敗並被肢解後由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分別佔領和統治的,德國的法西斯國家機器被全部摧毀。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冷戰開始後,1949年形成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但新政權已經與過去的法西斯政權沒有絲毫的聯繫。德國人從納粹統治轉變為民主憲政,參加政權的人幾乎都是過去反對納粹暴政或遭受納粹迫害的人。

民德與民智的變化,使德國政治上迅速成熟,能夠徹底否定過去的侵略戰爭,不但嚴厲地追究法西斯戰爭罪犯,而且教育自己的國民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德國給世界帶來的災難和痛苦。

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下跪的一幕,無聲地表達了德國人對過去歷史的深刻反省,至今仍然被世人所稱道。

下跪的德國總理勃蘭特

相比之下,日本政治體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這樣就不可能產生面對過去的成熟態度。必須先有政治變革,接著才會有心態改變。日本是在盟軍還未進入日本本土時就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其國家機器並未被徹底摧毀。

美軍對日本實行了單獨佔領,實施間接統治,即通過日本政府來統治日本。戰後初期,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進行戰爭的國家機構,整肅了一部分戰爭罪犯,剷除了一部分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

東京審判

但是,不久後的冷戰卻使這一進程遭到了破壞。美國為遏制蘇聯和中國,對日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開始扶植和復興日本,停止了對日本戰爭罪行進行清算。最終的結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過去舊政權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重新進入政府,甚至有些人還擔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職務。

因此,日本不可能對自我進行徹底否定,因為執政的一些人與過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們還不斷地「失言」,否認日本的侵略戰爭歷史,實際上就反映了整個日本對歷史認識缺乏應有的正確態度。

戰後長期以來,日本在對國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對歷史的正確認識,總是試圖淡化這段歷史,有時甚至歪曲歷史。不斷發生的歷史教科書問題就反映了這一事實。

戰敗的日本兵

民族性格差異

從更深層次的原因來看,還可以在德國和日本兩個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傳統中發現這種不同。

德意志民族是一個理性的民族,其哲學思想深厚,善於思辨和反思,悠久的歷史文化使其有足夠的自信否定自己的某一段歷史,而日本民族卻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獨特燦爛的歷史文化,使其沒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較「輝煌」的歷史。

在德國,宣揚「法西斯主義」活動根本就是違法,他們有著強烈的「罪文化」;而日本的右翼集團在街頭公然集會宣揚「軍國主義」,只要不擾亂社會秩序,可以不受懲罰。

另外,兩個民族對國家的認識也有不同。德國人認為國家是國民的,政府可以改變,因此否定一屆政府並不會因此而否定國家。

但日本人卻認為國家與政府難以分割,國家是永恆不變的,尤其是日本作為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是天皇一家所謂「萬世一系」地流傳下來,如果否定了歷史,也就否定了整個日本,這樣日本就永遠難以在國際社會站立起來。

現任天皇明仁

除去這些原因之外,德日兩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不同,也導致了兩國的不同。德國身處歐洲,這裡的國家不論從歷史、文化傳統,還是從政治、經濟的發展水平來看,都有非常大的同一性和相互融合性。

長期以來歐洲統一的思想和戰後歐洲共同體的發展使德國很快融進了歐洲國際社會,德國的發展已經與其他歐洲國家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因此,德國很容易甩掉歷史的包袱,對過去的歷史進行徹底清算。

日本所處的亞洲地區,國家之間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多元性,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遠不能夠與歐洲國家相比。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的原因,日本顯得更加孤立。這種狀態又進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願意否定自我。

道德觀念差異

德國戰後在道歉和悔罪道路上處理到位,是因為對國家之罪和歷史非正義有了一個更好的認識,他們認為在新的國際人權道德環境下,加害者對受害者所作的正式道歉是一種必需的道德義務。

日本人有種心理,極端崇拜強者鄙視弱者,日本人認為是美國一家之力打敗了日本,那些英國、中國、蘇聯、韓國都是沾了美國人的光才獲得勝利的,事實上美國人確實出力最多,對於二戰迅速結束產生最重要的影響。

日本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但是,其他國家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能說靠美國一國之力。例如中國戰場上就拖住了大部分的日本陸軍,日本本土只有一個陸戰防禦師在防守,其餘大部分在中國戰場,也為美國人的海空戰勝利奠定了一定的前提和基礎。

二戰結束後,由於美國需要遏制親蘇的中國,對日本經濟大力扶持,日本人本來就瞧不起除自己之外的亞洲人,於是更加有恃無恐。

由於日本人的勤勞苦幹,日本戰後很快成為除美國之外,世界經濟第二強國,實現了經濟的騰飛,而亞洲其他國家很多還處於貧困之中,日本就覺得自己作為強者,永遠是正確的。弱者,不論付出多麼大的代價,也不論為了維護自身的什麼利益,通通都是錯誤的

這樣的扭曲心理加上本身的驕傲自大共同形成日本對二戰的態度,那就是否認侵略、美化歷史,甚至不願承認南京大屠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金川只有數千兵馬,國力鼎盛的大清為何用了近三十年才蕩平?

TAG:冷熱軍事史 |